文:刘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有着无数辉煌的发明创造,农村改革的经验无一不是广大农民的首创。但就塑造财富神话的群体伟力而言,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三次大的发明创造,即拓展产业空间创造财富神话、拓展地域空间创造财富神话、拓展思维空间创造财富神话。
中国农民的三大发明:“三拓”创富神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第一大发明是拓展产业空间创造财富,即用卖粮的余钱由一产冲进二产三产创造财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民在土地承包后家庭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温饱问题很快解决,手里有了余钱,他们就开始经商办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勃发,形成一个个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片、专业市场,一度占据中国GDP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的兴旺发达,推进了城市国企改革,,乡镇企业的功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功不可没。这是中国农民的第一大发明,中国农民用这一发明创造了第一个财富神话。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县乡每年都召开大会表彰收入过万元的农户,更有一部分雄心勃勃的农民嘴里喊着“万元户不算富,十万元户刚起步,百万元户才算富”。
第二大发明是拓展地域空间创造财富,即进城务工经商,通过出售劳动创造财富。上世纪80代中期开始,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2.5亿农民用脚踹开了城门,走出土地务工经商,用最低廉的成本高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第三大发明是拓展思维,无中生有创造财富。有人戏称瑞士经济是“三无”经济:无烟工业(、手表)、无本(证券金融)、无中生有(旅游开发),旅游经济被称为是无中生有的经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依托乡村既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断探索旅游经济的全新模式。乡村旅游的核心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它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的吸引物,不光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多重功能,还具有传统“耕读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结合传统民居如福建土楼、广东碉楼、浙江诸葛八卦村、安徽宏村、安徽西递、湖南张谷英村等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剪纸、泥塑、木雕、乐器、演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极具美学价值和灵性的乡间大美图画,是活的、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多人次,营业收入2700亿元,带动2900多万受益。2014年,国内旅游已达36亿人次,是1984年的18倍多,其中乡村旅游已达12亿人次,增长势头迅猛。2015年底,乡村旅游又猛增到22亿人次。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36.77亿人次,增长15.1%;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5.9%。其中,城镇居民花费3.77万亿元,增长16.8%;有如此之众的人主动到乡村消费,市场前景相当看好。在城市未患病时,人们认为城市好,都往城里挤,当城市病愈演愈烈时,人们才发现,原来乡村最宜居,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第三大发明:乡村旅游的五大创富手段
一是反弹琵琶,以三产带动二产引领一产创造财富。农民前两次发明只在二产三产中打转转,作为第三次发明,乡村旅游则反向思维,以三产带动二产引领一产,使一二三产融为一体,种养加销结成环链,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产品,种养业为加工业提供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业共同为销售业提供产品,种、养、加、销又共同为无中生有的旅游业提供产品,各环节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互动合作,首尾相接,同舟共济,形成农业产业利益共同体,使产业价值得以整体提升。像安徽省石台县的“聚茶山”,将“农产品+休闲+原产地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将农产品背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展现给消费者,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在实现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同时,也提升了其自身的价值水平。
二是无中生有,激活闲置资源生发财富。乡村旅游激活了闲置的劳动力。把老人妇女这个农村低价残质劳动力群体,借助农技、农艺、农谚、农事及风光介绍和民俗表演、风味餐饮等,完成向高价高质的转变。西安兵马俑附近村子的外语热,让村民素质普遍提升,劳动价值普遍得到提高。乡村旅游激活了历史遗存的古迹、面临毁损的物质文化遗产,激活了民间世代传承的技艺、濒于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段溪流、一座断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陕西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深挖文化内涵,借朱鹮鸟的爱情忠贞,打造年轻人追求的婚姻圣殿,吸引全国各地年轻人到这里举行结婚仪式。乡村旅游还激活了闲散住房。人称农民工与房子的关系是两只老鼠,把自己在家盖的房子给老鼠住,到城里租住老鼠住的房子。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农村至少有几千万套闲置房,乡村旅游可以把农民给老鼠住的房子改造成给老板住的别墅。不仅如此,河湖岸畔的沙滩日光浴,日光可以卖钱;深山老林里的负氧离子呼吸,空气可以卖钱;清洁山溪的飞瀑流泉,水也可以卖钱。这些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之物都可以用来生财。
三是坐地生财,不需四个“千万”,招引财富。发展乡镇企业农民必须靠自己千山万水地跑、千方百计地销、千辛万苦地找、千言万语地聊。进城务工经商,农民远走他乡,寄人篱下,抛家别亲,妻离子散,鞭长莫及。一万打工钱,三代离别泪。湖南邵阳黄荆乡有132个孩子失母,被成为“无妈乡”,全国现有6100万留守儿童,3000多万流动儿童,还有难以计数的流浪儿童。开发乡村旅游,农民稳居自己家中依靠网络展示信息,等客上门,积累职业经验、积累人脉、积累市场、积累技能、积累自己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百年老店。同时,尽享家园红利,家园红利是农民最大的无形资产,在应急事务、资源配置、矛盾调处、互帮互助等方面,是农民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家园红利”的向心力、归属感使人们不致因外部的福利更优厚而轻易选择离开。浙江湖州市2014年接待乡村游客超过2300万人,经营总收入40亿,乡村旅游已覆盖全市25%的农村人口,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超过40%,农民足不出户,年人均旅游收入增加627元。
四是整体推进,提升文明,全方位凝聚财富。开发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物质条件的获取,还有利于精神文明的提升,凡乡村旅游发达的地方,经济社会都显出一片繁荣景象,文明程度与日俱增。首先,乡村旅游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发乡村旅游,把乡村优质资源留住,同时把城市文明引入乡村,今天是城市资本过剩的时代,城市资本到处寻找出口,乡村旅游把城市资本吸引到乡村,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内生性的物质基础。其次,乡村旅游还激活了群体精神状态 。
乡村旅游还激活了奄奄一息的风土民情,旱船、社火、龙灯、婚丧嫁娶、礼仪、禁忌等特色习俗,使乡村活力焕发,朝气蓬勃,稳定了村庄的保有量和农村人口的保有量。再者,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助于消解盛世的乡愁。
五是代际传递,为子孙积累财富。发展好乡村旅游,不仅为子孙后代打造了一个聚宝盆,世代受益,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村长期的生态环保问题。农村的一些地区,自然资源原本非常丰富,那里的农民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长期受社会冷落,长期远离经济增长中心,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即使拥有充裕的资源,却无法融入市场,资源难以转换成资本。
发展乡村旅游还是保育修复农村生态环境的最佳手段,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主题是“实施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将是一幅什么样的乡村发展图景?
古诗词、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我们通过一组“中国风”来了解一下中国乡村将要发生的变化。
乡村产业要兴旺
一号文件提出,,产业兴旺是重点。新时代的农业产业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推动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延伸,最终构建起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
如今,互联网+,休闲观光旅游,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正在让乡村迸发出新活力。,互联网+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农业增加值的14%;乡村旅游产业占到8.9%;新产业新业态对农业农村社会总产值的贡献率超过了20%。
新时代的乡村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到2020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到2050年,农业强的目标全面实现。
乡村要美 要宜居
一号文件提出,,生态宜居是关键。新时代的乡村自来水普及率已经提高到79%;通硬化路的村超过98%。不仅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曾经脏乱差的农村环境也在加速改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0.4%,65%的村对垃圾进行了处理。
新时代的乡村推进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村美的目标全面实现。
农民要更富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正在实施的战略,为中国6亿多农民的“钱袋子”提出新目标。
将创造40-50万亿的投资机会!
北京中财国信产业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江濡山撰文分析,毫无疑义,,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第一次全面深入地推动农村深层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政策效应。
此举----
意味着:中国后改革开放时期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正在由城市转向乡村;
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政策体系的重心将逐渐向深层破解“三农”问题转移;
意味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快;
意味着:国家财政及金融资本的投资“倾向”、投资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调整;
意味着: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四十多万亿的投资机会会逐渐“缓释”出来。
平台活动推荐
战略下
2018中国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峰会时间】 2018年3月24日—26日
【峰会地点】 中国●杭州
【参会资格】 文旅地产开发商及产业链董事长及核心高管 峰会规模400人
【报名电话】159 4120 1927 常经理(手机即微信号)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汗马研习社 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
【峰会特色】实操专家讲解+案例分析+模块总结+实地考察
议程安排
第一板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产业政策、产业趋势、申报审批及规划解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乔润令;
浔龙河艺术小镇——湖南浔龙河控股董事长—柳中辉
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季
第二板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运营模式创新及实践
众安控股高级合伙人--王龙江
国开行信贷局原局长—袁英华
有马温泉案例解读—如何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文旅小镇—金井启修(有马温泉 协会会长)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安华
第三版块:欢迎晚宴+创新IP项目资源链接会(圆桌对话、项目路演、洽谈合作、引荐交流)
第四版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IP打造、核心价值提炼及创新
蓝城集团执行总裁—傅林江
台湾百亿桐华祭项目操盘手—庄锦华
莫干山小镇:洋家乐是如何炼成的—杨国亮
第五板块: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 投融资创新模式及实践对接
袁家村乡村旅游实践-望峤
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李川
国际文旅,共享小镇-陈高峰
ppp模式如何助力特色小镇建设—谭志国
贵宾席专享
1:包含3个贵宾席午宴 1个晚宴
2:标杆项目实地考察研讨(无锡拈花湾、安吉天使小镇-田园鲁家。项目负责人全程陪同讲解、小型会议研讨)
3: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ppp模式私董会(财政部财政研究科学院教研中心主任-许安拓)
4: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土地问题融资问题新思路(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副理事长--乔润令)
5: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 创新项目路演及专家点评问诊(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季、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安华、台湾百亿桐华祭项目操盘手—庄锦华、民宿产业发展公司CEO—王龙江)
电话报名:常经理:15941201927(微信同步)
短信报名:编辑“咨询峰会”发送至 15941201927
备注:本峰会仅限相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级别参加,收取一定费用,请知悉!
文旅、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相关活动推荐
游学推荐:日本之旅 (4月15至4月21)-壹方城海外游学 日本休闲农业与田园综合体
游学推荐:台湾之旅(3月26至4月1) - 壹方城海外游学 台湾休闲农业与田园综合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