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南京最美的春天,全都藏在这几条巷子里了!

南京最美的春天,全都藏在这几条巷子里了!

2022-01-12 22:57:52

南京的巷子

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卫道

更是儿时的回忆

记载着人们习以为常、窸窸窣窣的生活

时光经由它们,留下刻痕

每一条巷子都那么不简单

糟坊巷位于长乐路中段北侧,南起长乐路,北至长生祠。糟坊,顾名思义,必与酒有关联。

相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酿酒的地方,此地也因此而得名。据传,当时此地所酿之酒以香味满溢而闻名全国,百里之内都能闻到糟坊所酿酒的香味。

糟坊现在已变成了糟坊巷小区,走进小区内,现代住宅楼掩去了昔日的喧嚣。很多居民在这里过着自己的生活,并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不知道是岁月的无情冲刷了他们心中的记忆,还是这里本来就没有故事。遥想当年在糟坊酿酒的酒工们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可曾想过几百年后在这里扎根的人们都不记得他们曾经酿造出来的传遍百里的酒香。

五福街本是老城南普通的一条小街巷,沿街餐饮店和其他地方的区别也不大。

但因为这里有很多让人吃过就忘不了的美食,大家早把五福街称为“南京硕果仅存的大型民间美食集散地”。

老瞻园面馆、常熟炒浇面馆、孙记牛肉锅贴、徐家鸭子、汪家馄饨,没有一样不让吃货们魂牵梦绕。

五福街养胖了整个来凤小区的居民,也让南京人对老城南有了新的印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诗句大家从小就会背,多少游客来夫子庙,只为一睹乌衣巷的真容。

走进这条古朴的巷子,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看似寻常的街巷曾发生过不寻常的故事,六朝繁盛已成过往,却在乌衣巷留下了怀古金陵的足迹。

图源@在南京旅行

作为曾经养过老虎的皇家动物园,如今这条巷子却显得有些落寞。

养虎巷本就是一个3米左右宽的小巷子,与其他南京的老巷没什么不同,但旁边的护城河、古城墙、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以及金陵制造局却给这条小巷子增添了许多风景。

从巷口顺着护城河和古城墙的方向一直走,慢慢经过了1865创意园、历经150年风雨岁月的金陵制造局、涅槃重生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一路走过了多少岁月呀!

一到夹竹桃的花期,红白夹竹桃花海包围的养虎巷站(应天大街1865对面),让养虎巷站一下子变成最美公交车站,惹人陶醉!

图源@小飞718

说起科巷,从西头到东头、从南边到北边,美味卧虎藏龙,令人眼花缭乱~这条号称南京最好吃的800米,口口都是传奇~

不同于新街口的高贵冷艳,夫子庙的古色古香,他最大的魅力在于接地气,整条巷子满满的烟火气。

科巷这条古老的巷子,狭窄的小路显得有点拥挤。居民家的晾衣架伸出窗外,菜场里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小店门口排了长队,生活不过如此。

明代罗廊巷专卖高档绫罗绸缎丝织品,做成衣服后被商家摆放在官廊上出售,所以有了罗廊巷这个名字。

几年前,这儿被叫做“鬼市”。在“鬼市”上,有人卖一些二手的老物件、古玩玉器、生活杂物,还有一些90年代的老唱片。这条巷子承载了一代人青春的回忆。

白天的罗廊巷变成了一条美食街,鱼留唇、第八仙鸭舌这样的网红店都集中在罗廊巷。

走在这条巷子里,随便拐进一个路口就能看到南京的老房子们。在这儿你能感受到老南京人随性惬意的生活。

多年前的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面的青石板厚薄不一。雨天行人们穿着木屐走在上面,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

如今青石小巷已经消失,变成了现在的琵琶街,浓厚的商业氛围早已没了从前的韵味。

琵琶小区住了好多老南京人,到了下午,小区门口三五成群的大爷大妈们,打牌的打牌,晒太阳的晒太阳,聊天的聊天,好不惬意。

羊皮巷是明代制售羊皮的中心。相传商人自羊市桥购入皮色优良羊群,驱赶至羊皮巷剥皮整理,制成衣物。

现在的羊皮巷藏在繁华的新街口背后,巷子不长却有很多美食,成了南京吃货们的集聚地。

图源@老头怕老太

桥头排骨、和风食堂、鸭血粉丝还有各种网红店都在这条巷子里,拥挤的小巷子多了许多烟火气。

三七八巷曾经是秦淮区最脏乱差的一条巷子,北边与长乐路交界的路口,在没有设立红绿灯之前,是非常难走的。

和夫子庙老门东那些南京特产美食相比,这里卖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老南京”,生长在城南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这里有所眷恋。

哑巴蛋饺、安庆馄饨、三七八巷熏鱼、骨汤砂锅,都是老南京人的专属小吃。

长乐路上尖锐的汽车鸣笛声从不停息,但时光偏爱在这里驻足,三七八巷的宁静生活也从未被打扰过。

三山街地铁附近的一条小巷子,不是刻意去找很难发现,万物复苏的时候,游走在狭长的巷弄里,走走看看,却也别有一番情趣。

南捕厅,只有300多米长,最初是南唐皇宫西牌楼遗址,曾被称为“西锦绣坊”。

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就在这里。

甘熙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南京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地。

头条巷很普通,是一条很多人都不熟悉的小街巷。他隐没在中山东路和常府街之间的老居民区里,只有三百多米。

图源@石头城记

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曾经在这长居,并且建了“散原精舍”。这里自然也是陈寅恪的家。

图源@石头城记

如今,在这个已经发生巨大变迁的巷子里,已经找不到陈寅恪先生的踪迹了。

图源@石头城记

南京的春天稍纵易逝,千万别辜负了

寻个周末,找个好天

去南京的老巷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