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正是吃枇杷的好时间
市场上全是卖枇杷的大爷大妈
可是贵呀
4块、5块、6块......
乐乐妹的收入也只能买个一两斤尝尝鲜
但是现在有个绝好的机会
让您可以体验摘枇杷的乐趣
还能买到低于市场价几倍的新鲜枇杷
最最最重要的是还能帮助到下面这位老人
三台县鲁班镇民众村四组的王仁忠大爷和老伴儿望着门口刚摘下来的一筐枇杷一筹莫展。种了枇杷树十多年,王大爷都是自己采摘了,背到街上售卖。今年,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儿子在外打工无法回来帮忙,家中上千斤的枇杷如果卖不出去只有烂在树上,损失惨重。
日前,村镇已经通过网络帮忙呼吁,志愿者希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目前还剩近1000斤枇杷尚未卖出。
1
家中困难 年迈夫妻生活不易
王大爷的家坐落在民众村的路边,离村中心有6里路,土墙瓦顶的房子里除了几张床和板凳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具,76岁的他和72岁的老伴儿左清华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养大了三个孩子。
来到王大爷家中时,他正在分拣老伴儿花了几天时间从山上摘下来的枇杷。王大爷的手脚由于严重的风湿疾病已经变形,白内障导致左眼失明,做起事来显得迟缓。如今,在家中,王大爷只能帮老伴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生活的重担全在左大妈的身上。
“大儿子在村上卫生院住院,每天都要去照顾他。”左大妈告诉记者,51岁的大儿子早年因患脑膜炎导致身体瘫痪,最近五六年的时间根本无法动弹,半年前病情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每天,左大妈要步行6里路到卫生院给儿子送饭,还要帮他擦身体、按摩,回到家中还得给老伴儿煮饭、洗衣,身体本就不大好的她越来越感到吃不消。
2
无劳动力 枇杷滞销低价售卖
十几年前,为了增加收入,王大爷在自己的三亩地上种下了几十棵枇杷树,每年四五月份丰收的时候就上山摘枇杷,然后背到街上售卖。这么多年来,王大爷对枇杷树照顾得十分精细,买回来的肥料比花在粮食上的还要多,有空了就会上山修枝、施肥,还从来不给树打农药。
“这些枇杷甜得很,你们尝一下,绝对好吃。”一见到记者,王大爷就开始“推销”起自家的枇杷来,淳朴的脸上带着一丝骄傲,他说,因为他家枇杷味道好,每年都能够全部卖出去。说着说着,又开始叹起气来:“今年没有办法弄出去卖,再过一段时间只有烂在地里了。”
原来,今年枇杷成熟以后,每天只有左大妈抽空上山摘一点儿,因为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家中没有劳动力,再也无法背到街上去卖,眼见着一颗颗枇杷掉在地里,夫妻俩十分着急。随后,记者跟随左大妈前往栽种枇杷树的地里,发现从家中到山上要经过一段十分陡峭的山坡,上下不得不小心翼翼,很难想象年迈的左大妈背着枇杷来回时的辛苦。
为了能让枇杷尽快卖出去,最近,王大爷不得不低价售卖,顾客自己前往采摘只收取1.5元/斤,比市场价低了好几倍:“只要能卖出去不浪费了,价格低点没关系。”
3
网上呼吁 政府、志愿者全力帮忙
“这两年身体不行了,也还是舍不得不种了。”王大爷说,枇杷树种了十几年,对每一棵树都很有感情,舍不得把它们丢弃,而且种其他的农作物还要从头开始垦地、施肥,他和老伴儿没有那么多精力。
得知王大爷家的情况后,鲁班镇、民众村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想办法进行了帮助,不仅自己购买,还组织了朋友也来认购,并且在网上发出呼吁,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帮助两位老人渡过难关。“今年总共可能结果近三千斤,目前已经卖出去了一千多斤,志愿者又认购了一部分,只有近1000斤没卖出去了。”民众村村主任蒋山告诉记者,两位老人家中十分困难,镇上、村上一直都在想办法帮助解决。
日前,生命之声志愿者杨盛虎得知情况后,组织了志愿者前往采摘,并且认购了一部分。他表示,志愿者们都希望尽一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接下来还会继续进行宣传和呼吁,组织统一采摘,争取尽快把王大爷的枇杷全部卖出去。
如果您愿意前去采摘或者购买枇杷
可与生命之声志愿者杨盛虎(13198088850)联系
如果你不能去!
那就让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
好人一生平安!
信息来源:绵阳晚报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