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琵琶声(2)
润栋
说到琵琶,最难绕过去的就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了解《琵琶行》,就要知道白居易的情断宿州。
隔膜与冷淡,源于母亲认为湘灵美艳有余,妇德不足,而难为“命妇”。坚持正统的生母极力反对,何况门不当户不对。初恋情人伤感异常,在音讯全断时,写下“白府废园草青青,乐天无奈负湘灵。信志孝子多难做,愿把盟约系半生。”
宿州桥在,盟系半生,长桥卧波,梦断蓝桥。因迁居与母亲的刚决,最后竟然是劳燕分飞。又加上白居易从京城来,受贬至九江。情场天河断,官场鸿运冷,此时此刻,听音乐的缘分降临,这一次的音乐的响起,自是掀起百丈的狂澜,半生的情愫奔涌喷薄而出。
琵琶的弹奏,要么选择大漠戈壁,站立苍凉落日之沙漠,弹指一挥惊天地;要么是一袭胡服少女,长安街头举目无亲,弹琵琶一曲终了,而泣不成声;要么是一落魄士人美女于秋风乍起之异地,萧索荒凉的孤寂场所,音一响而肝肠寸断,此时此景此人,正是绝佳机缘遇合。枫叶荻花随风,摇曳不尽的荒凉,船泊盆浦口,灯火璀璨中,鸣一曲泣不成声,歌一曲而悲戚重重。
贬谪的白居易与客在月色笼罩之中,已是悲凉,分别在即,备受野村小店的荒聊拍打心灵堤岸。久别京都,琵琶声随江枫而来,盘旋在茫茫的月色里,起伏摇荡在芦花中,月色皎洁,如水如云,洒落在潋滟的波光里。伴随凄寒的深秋凉意,氤氲着无限的悲凉。
琵琶的弹奏指法绝伦,听一听便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岂能有如此的精妙绝伦,
千古的演奏有“抱”有“转”有“拨”,琵琶解人语,人懂琵琶音,人与琵琶早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功力与情感同等重要。
有“压”有“弹”有“划”,信手而来,率性而动,心绪万千,平平仄仄,抑扬顿挫。
有“轻拢”有“慢捻”有“斜抹”有“弹挑”,弦随情动,丝跟心颤,高高低低,震颤收止,恰到好处。
有“轮”“嘈嘈响”,有“别”“切切语”,有快有慢,有轻有重,压一分则重,剔一分则轻,快慢相间,不留空隙,翠玉落盘抑扬入耳。
有“勾”有“摇”有“分”有“拂”,如幼莺啼谷,如冰泉冷涩。
有“切”有“轮”有“扫”有“击”有“挑”有“剔”有“收”,短兵相接时铁骑洪流如奔马而来,洞房花烛私语时美妙知音,夜半更深万籁俱寂的静谧恬淡,这一曲天地动容,闻者落泪,生平荣耀富贵,仕途艰险,雷霆谏诤,贬谪放逐,酸甜苦辣,辗转迁徙,狼奔豕突。尝尽世间冷暖味,听尽人生凉薄言。悲剧交集的肝肠断,泪湿青衫谁人知。
琵琶一弹奏,知音共相怜,被贬落迫,从京都繁华之地一路走来,愈走愈加荒凉,京都的霓虹早已远离所有的烟火,郊野不再温暖人心,所有的京城之音沁人心脾,所有的茶香氤氲老友久别的温馨。
而九江除了潮湿的水汽,便是冷寂,人际疏离,生活在荒僻的野村,说不了哪一天没了,便没了,少有人来的荒村地带,一旦有朋友光顾,便如获至宝。举酒不欢饮别离,没有盛大隆重的仪式,也没有送别时的豪情巨饮。走了便走了,不知走向哪个角落,或许一分别便是一生。或者一走便永远不再联系,寂静的夜晚,只有山间邻里哀戚的鸟鸣,传达着萧索冷寂的荒凉,没有人再问你的来路去路出路,今朝睡下,不知明早是否能够醒来,没有人知道你,这官是做的小到名微不足道,说不了哪一天又一个不知名的又替补了你微不足道的位置。甚至你无法证明曾经来过。
弹奏的女子,何尝不是红尘滚滚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落魄灵魂,京都的繁华,鞍马欢笑,一朝红颜去,凋零嫁为商人妇。长期只有一个名分,似乎只是一个看管房子女佣,一个院落的房客,那一天发烧病痛而去,没有鸿雁来往的关心,没有邻里问候的温馨,巨大的孤独与寂寞,足以湮灭活着的希望。巨大的冷落和疏离,足以撩起死的绝望,只是一根微不足道的苇草,深透的凄凉漫溢过灵魂,任由孤寂在琵琶上错错落落。
夜色,笼罩着孤独落寞的灵魂,弹演琵琶的苍凉,九江芦花尽飘摇,骨子里那份京都孤傲,清洁的坚守,徘徊心灵的桥,刹那间,一曲琵琶沟通了彼此的繁华与荒凉,沟通了彼此的孤独与落寞,这种沟通千古绝伦,这一对陌生的行客,这一对彼此流浪江湖的卑微,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谁也没有看到远方的地平线的和朝阳,匆匆忙忙如戈壁跋涉,最荒凉绝望孤独的灵魂,哭过之后,用诗韵琵琶证明:彼此还依然懂得活着,活在这个令人不堪的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