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

2022-03-18 03:19:16

简介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

分段解析

第一部分是战前准备。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个小段。“列营”全曲序引,一开始以琵琶先声夺人,在高音区奏出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揭开楚汉两军即将激战的序幕。

第二部分是战斗过程,包括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小段。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紧张炽热的战斗情景,是全曲的中心部分。

第三部分是战斗结束,包括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音乐嘎然而止。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比。

原曲中还有“全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三小段

典故:

《十面埋伏》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秦朝末期的楚汉相争中著名的垓下之战:

西楚霸王与汉王刘邦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韩信为大将,以30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紧紧包围在垓下楚营内。

夜间,刘邦的谋士张良令会楚地方言的汉兵用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到楚歌声以为西楚已失,被困的楚军则思乡心切,斗志瓦解,纷纷逃散,项羽身边仅剩下千余人,于是决定黎明突围,返回江东,项羽爱妾虞姬自知难于一同突围,遂自刎于军中。

项羽骑着乌骓马,带领800余骑兵,终于杀出重围,渡过淮水时,所随只有百余骑,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南)时又迷了路,陷入沼泽地区。到东城(今安徽和县北)时只剩28骑相随。汉军一直在追杀,项羽引兵上了一小山(此山现在安徽和县北70里处,后被称为“九头山”),与汉军冲战数次,最后逃到乌江边,只剩他一人一骑,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琵琶曲《十面埋伏》凄楚壮美,动人心魄。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