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纸鸢
放风筝是中国人一项古老的体育娱乐习俗。而对于南京人来说,鲜为人知的是曹雪芹还是一位做风筝的专家,他除了文学巨著《红楼梦》外,还写过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把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之经,传给后人,以济民康生。
在全国的风筝流派中,有一种名叫“北京沙燕儿”的风筝,在北方影响极大。“沙燕儿”被冠以“北京”之名,影响了整个北方风筝。却鲜有人知道,“沙燕儿”起源于南京。南京是曹雪芹从小生活的地方,曹雪芹自幼喜欢扎、放风筝。到北京后,曹雪芹拿南京的风筝和北京的对比写了本《南鹞北鸢考工志》,介绍风筝的制造、彩绘和放飞方法,而“沙燕儿”就是从那时开始在北京流传。
曹雪芹把拟人法用于燕子。因为燕子是“喜之征,春之象”,所以想利用拟人法,“使其眉目口角,均呈喜相”。他以肥燕拟气概轩昂、壮志凌云的男子;以瘦燕拟柔情万种、飘飘欲仙的女子;以比翼燕拟同命依依、白首相期的夫妇;以半瘦燕拟“世事未谙多棱角,胸怀坦荡喜争雄”的少年;以小燕拟“眉清目秀意顽皮”、“胸中洁白更无欺”的童子;“眉开眼里含笑,黄口呢喃学话”的胖娃娃。加上各种意匠手法所画的吉祥图案,创造了一个燕子家族。
金陵紙鳶的制作流程
金陵纸鸢传统制作方法是先用雕版印刷出图案;
接下来用竹篾扎制龙骨;
把印好的纸面,裱糊到龙骨上;
裱糊完成后系线;
沿风筝骨架把多余的纸裁掉;
最后还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纸上行旅•四季之书•活动分享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好时节,我们相聚在琵琶湖畔,唱游浅显活泼的古诗,到田野山谷采摘春菜,更有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大家沿用传统方法、手工扎制独一无二的金陵纸鸢,让我们写上祝福语,趁着东风放飞春天里最美丽的纸鸢。
主讲老师介绍
张堡程,金陵纸鸢(南京民间风筝)创作者!高级工艺美术师!河海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1999年进入国际风筝联合会(潍坊)风筝研究所进一步学习扎制风筝!2003年在南京夫子庙开设风筝专卖店并成立张堡程风筝工作室!2010年八十八米精品龙风筝获南京紫金杯工艺美术评选银奖!2012年南京市手工艺技能大赛二等奖!2017年江苏省首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银奖!
紙上行旅
我们提供小學1-6年級經典古詩詞的刷印體驗,讓小朋友在刷印這樣寓教於樂的過程中,加深對古詩詞的印象。此外,店裡還提供格言、錦句的排版,信箋及心經的印刷、古籍線裝書裝訂等體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分享,讓大家真正的愛上「傳統」,找尋那份遺失的美好。
地址:南京市鼓樓區龍江白雲園54號102
電話:18912972772欽龍
字 惠 動 人
由 手 傳 心
紙上行旅
工作微信号:sadsee
原創圖文,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