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底《陈涛世界笛友联谊会》开群以来, 群内笛友即通过对话, 聊天的模式来向我询问各种问题,这些问题 有关于笛子技巧的, 关于基本功的, 有关于笛子教学的, 有关于笛子制作的, 关于笛子风格的问题, 也有对于音乐, 艺术的不同思考,不一而足。对于所有笛友提出的问题, 我都会尽自己的能力与所学来回答。有自己不会的, 也请群内其他老师, 高手帮忙解答。几年来, 群里慢慢形成了相互交流切磋的良好风气。大家也从这些“聊天”中, 取长补短, 得到各自应有的养分。 因保留了自开群以来两三年所有的聊天记录, 所以突发奇想, 能否将与笛友探讨交流的东西归类, 并整理出有针对性课题的内容, 比较系统的来介绍给更多热爱笛子, 热爱音乐的朋友。 因为, 本群虽然以笛友联谊会命名, 但实际探讨的内容包括各种与笛子, 与音乐有关的各种问题。 虽然, 整理的工作既繁琐又耗时, 但想到由此可以惠及更多热爱笛子的朋友, 还是觉得值得的。只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随机提问, 当场回答。 故无法像造论一样特别严谨, 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 分析。 所以难免有不周全, 不系统,有重复,有遗漏,也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希望热心的朋友原谅, 同时有不足, 不正确的地方, 希望得到同行或非同行朋友的指正, 帮助。
由于此问答录为本人与群内笛友的非公开交流, 为了保护笛友的隐私, 此问答录所有的“问”皆以笛友名字(或群名)的拼音字母代替。 “答”的部分, 则用我本人的名字。
关于《傅雷家书》
陈涛:《傅雷家书》是每个学习艺术的人应该一读的书,因为里面有太多傅雷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儿子如何学习的谆谆教诲与作为艺术家的触膝谈心。还有一本书,也想推荐给大家,不过,这本书想推荐给比较专业的群友,因为这个关系到我们的表演艺术。这本书是:《演员的自我修养》(俄语:Работа актера над собой)是20世纪初期俄罗斯著名戏剧和表演理论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里面谈到第三堵墙的理论,虽然是谈戏剧与电影的表演体系,但对于我们在舞台上的表演非常有帮助与启迪。
艺术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但又是相通的,所以对于我们学习音乐的,欣赏一些绘画作品非常有益。印象派的绘画与音乐在绘画史与音乐史都是一个创举。
谢谢刘老师又上传好文,虽然写傅聪与萧邦,但我觉得大家可以看看,看看西方人如何看傅聪,如何看到的哲学对音乐的影响。在傅聪的音乐里面,有着传统文化对其深刻的影响。萧邦的音乐如诗,如画。虽然所表述的语言不同,但所创造的意境与似乎一脉相承。傅聪也是真正的钢琴诗人。与朗朗的音乐不同,郎朗的音乐是技巧性的,外在的,而傅聪的音乐是由里及外,是精神与灵活自然的流露。是老庄哲学观的自然流露与体现,何等浪漫。
关于《乐理》
陈涛:乐理方面的书很多,但基本不可以自学。不要自学,要找老师学,找懂的老师学,找专门教乐理的老师学。很多老师也弄不清楚乐理,至于书籍你可以去看看中央音乐学员李重光教授的“基本乐理”,我手抄的就是他的教材,也是全国最权威的乐理书籍。
不过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大家通常所说的乐感,很多程度上并非指音乐的表现,而是指一些基本的东西,如音准,节奏,节拍。如果是这些问题,那么这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但真正意义上的乐感,也就是对于音乐本质的认识,是需要一定天赋的。
基本的乐理在音乐学院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但乐感是无法训练出来的,这就是为何有演奏家与演奏匠的区别。到某一程度上。有些东西就需要靠自己的悟性,这才是一个音乐家真正需要的,而更大程度上,音乐家的成长需要靠其他方面的知识与修养的积累。所谓“功夫在笛外”,所以一个音乐家的成长,也应该是一个对于历史,文学,哲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都有涉及的人。而且,对于艺术家/音乐家而言,要永远有一颗童心,纯真的心,以及爱心。
小时候,我记得我刚开始学笛子的时候,节奏非常差,其实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节奏,吹的时候基本靠记忆,模仿。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是没有乐感的人。后来到了音乐学院才知道节奏,节拍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笛友RZ:陈老师,出于对笛子的热爱,您的每次对于笛友的详尽讲解,我都会详细阅读,逐字推敲,理解深意,而有些问题,恰恰也是自己经常碰到的问题,经过您的点拨,真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进而认识到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技术是需要人来掌握的,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以便创造一种个性化的风格!我觉得,您真是笛界不可多得的创新大师,请允许我这样的称呼,因为我喜欢您的风格,这里包括笛艺的风格和思维的风格,更重要的是您的做人的风格,在群中凡有提问,总是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回复笛友的问题,仅此一点,就说明了您具有平等,尊重,宽容,事必亲恭等为人处事的特质,从而印证了德艺双鑫才是真正的大家!我们从您的笛声中欣赏了艺术之美,从您的教学体系中饱尝了您诲人不倦的精神,在这里,咱表示真心感谢![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抱拳][抱拳][抱拳]
关于《鹧鸪飞》
陈涛:看到大家讨论“鹧鸪飞”一曲,非常好,谢谢刘老师上传文章解惑。其实,以前看很多武侠小说,如果出手时候已经让人看出拳法套路,就已经输了。真正的高手之间的决赛,是在意念中先行的。所以,拿到音乐作品中,如果作品让人觉得是以炫技为主的话,作品的境界已经是不够高了。其实,真正的好的音乐,不必拿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来套,因为有人说过,语言(文字)的尽头是音乐。音乐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所以笛友W你说陆版的鹧鸪飞,你什么都抓不到,这就是对了,这就是音乐的成功。你可以根据你的生活经历,阅历去填补它。
陈涛:这也是鹧鸪飞一曲,我在不同的年龄演奏会有不同的感受的原因。笛友W你从作品中感受到压抑也好,抒情也好,优哉游哉也好,自由飞翔也好,无论什么都是对的,这就是音乐给你的无限想象的空间。当然用一些诗句,文章来帮助我们提高对于音乐的认识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只是不要钻牛角尖,说某个曲子一定就是根据什么什么诗句的意境,那样反而会限制我们的想象空间。
关于《流派与审美》
笛友WJ:陈老师,现在我们吹笛的晚辈只认高难度乐曲并且认为高难度乐曲学习才是方向,您有什么看法?
陈涛:高难度的乐曲以及高艺术水准的作品一直是我们专业笛子演奏者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何为高艺术水准的,这就牵扯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于音乐的认识,对于美学,音乐美学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审美的认识。以及对于音乐表达思想的认识,等等。所以不是一味去追求高难度的东西。宋朝的美学被公认为“大美”“至美”,却是因为宋朝的美,去掉了一切繁复,去掉了一切以技巧为美的东西,所以才会被认为“至简至美”。但这个时候的“至简”已经是包含了以往一切繁复为美的东西,将一切繁复,技巧浓缩为“至简”。
我也在多次演讲中借用武侠思想中所提到的“武功的最高境界是忘记武功”。在音乐表现中,要将高难度的技巧融汇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中,只有那样,才是我们追求高难度的目标,倘若仅为了炫耀高难度,为了难度而难度,这就违背了音乐中的“乐”了。“乐”是思想,是情感。
我们的很多作品,之所以广泛流传,也不是因为这些作品的难度而流传的,是因为作品所体现的内容为大家所喜欢才得以流传。
笛友L:刚看到有群友提到宗师、流派一事,谈流派除溯渊源外,还要考虑其传承情况,刘森先生除了简、黄二位学生跟他长期学习在案造册以外,其他向他请教者虽众,但并没有长期受教。像李镇先生等从其演奏曲目来看,都已不局限其风格特点。
陈涛:同意刘老师的观点,所谓宗师,我们会因循“追本穷源”这个词。从南北两个风格来看,陆(春龄)冯(子存)堪当南北宗师,赵(松庭)是融汇南北之宗师,如果说刘管乐先生,那么我觉得他是从民间过度到学院派的人物,其风格本身也受到冯之影响。至于他人我个人认为都可以成为“大家”“大师”,但不可以宗师冠之。
笛友WJ:陈老师分析到位,冒昧问一句,《牧笛》《牧民新歌》属于南派还是北派?
陈涛:从刘管乐先生,再到刘森先生,音乐由民间往学院派过度,风格上也慢慢形成南北融汇,所以牧笛,牧民已经不能以南北派来区别。因此,我在我的视频教学中,是遵循南,北风格,南+北融汇的风格,再由民间到学院,到当代,现代这样一个思路来做的。
关于《艺术境界》
陈涛:刚看到一篇文章,蛮有意思的,可以参考,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拷贝:
艺术有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对现实的写真,它代表最本真最原始的生活,也叫原生态。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第二种境界,作品被升华提炼了,但弱的一点就是缺少活性,就像修行中间出现的第二种境界——在生起次第完成之后,进入到圆满次第,那时候已经得到一种轻安和定力,但容易流于枯禅,缺乏活性。例如,禅宗案例中有一个和尚坐了二十年禅。一天,供养他的婆子打发一个女子去抱住他,然后问他什么感觉?他说:“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那时,他虽然有定力,但是缺乏鲜活的生命力,好像被什么束缚住了。艺术的第三种境界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深化一步,具有动感、活力,有了一种激荡的势,作者总感到在创作中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存在。这种力量不知来自何处,但读者也能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得到。这种力量很可能来自他自身,但这时他已经没有内外、自他之分,非常接近于修行中“明心见性”的境界,但还得进入修道。此时作者的创造力已经远远高于前面的境界,不过仍没有达到自由,因为我们还能从作品中看到一种现实对作者的制约和影响。第四种境界,作者已经远远超越了生活对他的所有制约,他把过去学到的形式一扫而尽,心灵在自由地流淌,不受任何拘束,没有一点儿红尘之气,达到了自由——“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得到了大自在。注意,在第二种境界中,作者不注重形式,而注重神似;到第三种境界时,他对形和神都不管了,而重“势”,即运动的力量、动感、活性;到了最后境界,他什么都不管,破相了,脑中一片朗然光明,没了艺术之相,没了创造的概念,就像一个孩子那样尽兴地流淌真心,这就是最高境界。所以说,大师若童。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雪漠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
********************
相关链接:
闲谈问答录 -《技术篇_1》
闲谈问答录 -《风格篇_1》
闲谈问答录 -《艺论篇_1》
闲谈问答录 -《乐器与其他_1》
闲谈问答录 -《技术篇_3》
闲谈问答录 -《风格篇_3》
————————————————
【神州中乐团】
纽约神州中乐团,成立于1998年。由著名笛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现任乐团团长及艺术指导 陈涛创立。乐团创始之初即由定居纽约的一流器乐演奏家组成超强的演出与 教学阵容。 乐团成立的宗旨是:以音乐为桥梁,来促进 两国间音乐文化的交流。挖掘,整理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使其得以在美国发扬,光大。
乐团官方网址:
http://www.melodyofdragon.org
http://www.melodyofdragon.org/index_chinese.html (中文)
教学与演出视频:
http://i.youku.com/i/UNDI3NTMyNTgw/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 melodyofdragon,关注“神州中乐团”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提供更多演出, 教学与比赛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