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从红馆名妓到著名女画家,她用一生告诉你遇见对的人是多么重要!

从红馆名妓到著名女画家,她用一生告诉你遇见对的人是多么重要!

2022-01-27 05:25:47


13岁被卖青楼

上海“潘妃”气质佳


潘素1915年生于苏州,是清朝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原名潘妃。潘素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虽然父亲潘智合是个纨绔子弟,母亲沈桂香却是当地有名的大家闺秀,她对于自己这个聪慧美丽的小女儿寄予了厚望。


在潘素7岁的时候,母亲就为她聘请了苏州当地的名师,教她修习绘画、音乐、诗文,潘素还弹得一手好琵琶。


潘素画作


可好景不长,母亲在潘素13岁时病逝,继母以潘素擅弹琵琶为由将其卖到上海卖艺赚钱贴补家用,13岁的年纪,还在父亲母亲怀里撒娇争宠的年纪,而潘素却沦落风尘,在风月场所的冷暖,无人哭诉,更无人问津。


13岁被卖入,21岁成为青楼头牌。这朵摇曳在上海滩灯红酒绿欢场上的女人花,是当时很多军阀、大佬争相独占的花魁头牌。可当时风尘女子一直被视为低贱物,来往的粗人数不胜数。


潘素画作


如此冰火两重天的际遇,她却拾掇起无端的愁绪,铺展出别样洞天。


: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流苏帐暖,春光宛转,几乎听得到她细声说着带点吴音的北京话。


潘素年轻时


如此旖旎的资质,放在古代是薛涛一流,摆在民国更是当红花魁。她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别号“潘妃”,但她不像别的交际花,接的多是官场客人,她的客人居然是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为主。


民国“”们大多文着文身,潘妃便在手臂上也刺了一朵香艳的花。所以,每逢想到潘素,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手臂刺花的妍丽奇女子,还有她置身欢场却不沾染半分俗气的玲珑。


洁白如酥,不沾染半分俗气的玲珑


21岁终遇良人

绘画天赋日渐显

如果不是遇上张伯驹,潘素活色生香的名妓生涯未必结束那么早。张伯驹第一次见到潘素。就被她的才情和美丽所吸引。在往后的岁月里,这位北国公子更是将上海的红馆名妓培养成民国时期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张伯驹出生京师贵胄,早年与袁克文、、溥侗并列为民国四公子,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旷世奇才。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江南才女与北国公子四目相对之时,已缘定终身,张伯驹填了一首《浣溪沙》:“隔院笙歌隔寺钟,画阑北畔影西东,断肠人语月明中。小别又逢金粟雨,旧欢却忆玉兰风,相思两地总相同。”以词表达心声,以才情打动了少女的芳心。


,臧卓把潘素软禁在西藏路与汉口路交口的一品香酒店。哪里料到,情痴张伯驹居然托朋友买通臧卓的卫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孤身涉险,劫走潘素。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那是1935年,潘素二十岁,张伯驹三十七岁。张伯驹早有家室,他很害怕潘素因为这个原因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就索性瞒着她,直到俩人几近谈婚论嫁才托盘而出。潘素听后只是很平静的说了一句“我知晓了。”


半生坎坷的她才好不容易等到一人心,她怎么会舍得离开他。1937年,两人终成佳偶,洞房花烛夜时,张伯驹见潘素一身白衣难掩惊讶,便问她:“喜庆之日,何着素白之衣?”潘素说:“洁白如酥,是我的本色。”


两人相貌上就很登对


潘素知自己非清白之名,能够嫁给张伯驹实为人生大幸,不求其他,只求白首不离。她知女人在乱世不易,婚后不久便提议他将财产分给前二任的妻儿,以弥补亏欠。张伯驹听后感慨不已,“本人生来爱女人爱文物,但自此以后只心系潘妃一人!”


从此琴瑟和鸣,书画相伴,携手并进


都说艰难困苦的坎坷之后都是为了更好的遇见,但大多数的相遇终究还是会被辜负,但潘素是个例外,她无疑是幸运的!


77岁婚姻幸福
珠联璧合永相随


1937年,张伯驹与潘素正式结婚。婚后,婚后,张伯驹发现了潘素的绘画天分,于是他请了当时的几位名士,教授潘素古文、山水画。


潘素的人生从此揭开新的一幕,纸墨笔砚五彩颜料蜂拥而至,将过去的胭脂旧色彻底覆盖。


好的伴侣确实能让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夏仁虎教她古文;后来又请苏州名家汪孟舒教她绘山水画,从此潘素专攻青绿山水。


毕竟有书香门第的遗传基因,有年幼时打下的绘画基础,潘素的才艺在名师的指点下大有长进。张大千、陈半丁、刘海粟、陶心如等都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常常一起观赏珍藏,一起作画题字。

潘素、张伯驹合作的《四君子图》

新中国成立后,潘素积极投入新生活,与何香凝一起创作了几十幅山水画,为抗美援朝作画义卖,何香凝夸奖潘素的画壮美、有气势。她与著名画家胡佩衡等合作绘制《大好河山图》献给。


她与齐白石等合作绘制了《普天同庆》,;她的《漓江春暖》得到总理的称赞,认为“有新气象”,潘素的名字一时在美术界传颂。


潘素画作《漓江春暖》



潘素画作


到了晚年,更是蜚声海外,张大千称其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画如其人,潘素的画,像极了她自己的内心独白。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很难有这般跌宕淡远的笔触。


两个人似乎是天意的一对。他成全了她锦心绣口、不染尘埃的慧根,她成全了他超逸脱俗、宠辱不惊的器宇。原来,幸福的婚姻,不过是彼此的成全。


在《往事并不如烟》中说,这对夫妇相处,是完全以张伯驹为轴心的,潘素对张伯驹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好。


有次张伯驹找潘素索钱购画,那时生活已经非常拮据,他见潘素有些迟疑便索性躺地下撒泼耍赖,潘素见着好笑便拿出首饰答应换画,张伯驹听完后乐滋滋的起身掸掸灰尘直接回屋睡觉了。当你深爱一个人到骨髓,你会容忍的了他所有的孩子气,潘素如是。


一个作画,一个填词


然而,张伯驹一掷千金收藏文物的名声也为他带来了灾祸。1941年,上海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绑架案,绑架的对象就是张伯驹,一个汪精卫手下的师长放出话来,潘素如果不拿出300万赎金,休想救回张公子。


潘素画作


可实际上,张家当时已经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来消灾,大部分钱已都购买字画了。潘素昼夜难安,但是她知道,丈夫是绝不肯让她变卖国宝来求自保的。


于是她变卖首饰,四处奔走,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以20根金条赎回了被绑架八个月之久的张伯驹。潘素的“侠女”之名也不胫而走。


潘素画作《云峰秋色》


潘素画作《松峰叠云》


更为惊险的事情发生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使家中收藏的国宝免遭日寇掠劫,潘素将珍品缝干被褥和棉衣中,途经河北、山东、安徽、河南,几经辗转。


终于安全到达西安。但是就是这样拼着性命留下来的国宝,张伯驹和潘素夫妇并未拥为己有,1956年起,将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真迹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迎春图》 潘素作


1967年,,曾经的翩翩公子变成了生活无着的落魄老头。而潘素则要为北京市国画工厂画书签,两人靠亲戚朋友接济勉强度日。


就是这样艰苦的生活,也没能磨灭掉张伯驹和潘素对生活的挚爱,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艰苦的生活没能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还会时常在一起作画,潘素的画配上张伯驹的字是收藏界的珠联璧合,两人经常合作作画,或者她写花草,他题诗词。潘素最爱的是张伯驹为她的画作《素心兰》填的词:“予怀渺渺或清芬,独抱幽香世不闻。作佩勿忘当路戒,素心花对素心人。”



红尘浊世中,他们就是一对永远保持着单纯之心的素心人啊。


在历经劫难之后,岁月已经侵蚀了潘素的美貌。晚年的潘素头发短短的,有人不无惋惜地说她“一脸的刚毅深深藏着红色中国的几番风霜”。


打败爱情的从来不是衰老


可几番风霜并未改变张伯驹对她的深情。1974年,年近八旬的张伯驹到西安女儿家小住,与老妻暂别,仍然写下深情款款的《鹊桥仙》送给潘素。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潘素,张伯驹作品《大地皆春》


那个时候,她嫁给他已经40年了,他对她的爱意仍一如初见。


1980年2月,两人最后一次合作,北海画舫展出了老夫妻的作品五十八幅。画展之后当月,张伯驹去世,十年后潘素追随,故于北京。


潘素画作


温柔贤慧是每个女子都应具备的品质,但独立自强,却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做到的,潘素却兼而有之。在与张伯驹相识后,潘素,一个站在张伯驹身后的女性。


光芒四射的张伯驹并未挡住世人的视线,她以其高洁的人品、出众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潘素《桂林山水图》


我想,好的爱情大抵是相互依偎,

却又各自盛开吧。


-END-

大师们的润笔费,风雅且够"狠"!

《战狼2》燃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新中国十大元帅书法!看看军人的铁血气魄!

忙时务农, 闲时画画,年赚5个亿!这里的农民厉害!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