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琵琶老店 头条】大同 大港 大片

【琵琶老店 头条】大同 大港 大片

2022-04-02 18:01:28


有一座城市,叫大同

有一群影友,叫大港

有一种作品,叫大片


今天,月末,上午,大同


大同老翟记录了一幕:大同的和阳美术馆,一群摄影大港,我们大同也叫大圪羯,(其实也是人们所说的大腕或大咖)齐聚这里,展示一次大片,真正的大片(胶片4X5    8X10)。


说起这些大港来,竟然认识一多半,还有少一半知道名字,但没有见过面,当然也有见过面的,只是今天没有到,比如武建国,比如张胜利,比如王子平……还好,武哥请我吃饭的时候就能见到他了。




有一种黑,叫高端黑

有一种灰,叫高级灰

有一种白,叫高雅白


何其幸运,我们生活在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 何其幸运,你们曾经来过这座古城!她,老得雍容华贵,也美得五彩斑澜;她的天蓝得醉人,她的城诗意盎然。她携两千三百年的厚重历史和一代王朝的荣光,她携城市转型的良机和文化复兴的蓝图,与我们一起走进新的时代。


 

王 军  王子平  许晓斌  刘建军  张胜利  陈雁秋  武建国

      宫品仁  赵富义  昝廷有  韩建军



喜欢陈雁秋的作品,一百多个羊倌拍的实在漂亮,说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毕竟我也曾经拿过几次摄影奖,但在陈老师面前还是小兄弟一枚。

顺意凉粉的味精耍得好,刘建军的云彩耍得好,其作品上的云彩总让人出其不意地感动。

武建国,感觉像武二郎,什么苦都不怕,多年来拍了不少好片,一直仰视着老后生!


韩建军,二牛,人不错,就是欠我一本他的作品集《大同长城》,如果不喝酒是不是照片拍得更牛,或者是大牛!


认识宫品仁,也有些时日了,但交流甚少,今天加了个微信,其实也是我心目中的大圪羯,只是老翟板油,不敢靠近人家,但感觉宫老师的作品还真有大腕的气势!


认识叫王军这样名字的人,至少不下十人,但有才的非此王军不可,虽这是第二次见面,但感觉不陌生,据说是领导,但没有太大的架子,这个朋友还能处,讲起摄影理论来,还颇有见地!点赞!


昝廷有,咱挺有,大个子,大相机,玩出了名堂,摄影的细腻让人感动。


张胜利,一个拿手术刀,将摄影玩得如此精致,估计是职业所一致,十多年前就对器材研究的很到位。


老许哥,许晓斌,和气的老大哥,一直没有发现其摄影水平如此了得!今天见识了。啥也不说了,只有两个字:佩服!


王子平、赵富义,知道名字,甚至是见过,只是没有太多的交集,当然与赵富义曾经在一起吃过饭,也许人家不记得我了,但我不得不说人家记不住我也正常,毕竟是大圪羯!



蜕去浮华、滤掉色彩,这座古城依然给你无比的惊艳!正如这场黑白灰的影像盛宴——《阐扬》大同市首届大中画幅摄影展。



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里那些令人动容的佛像,还是巧夺天工的古建楼阁;无论是沧桑满目的长城古堡,还是祥和宁静的桃源古村;无论是巍峨壮观的悬空古寺,还是驰名中外的九龙砖壁……清空色彩,也仿佛慢慢褪去内心的浮躁,让画面回归最为本质的黑白灰,你是否会突然发现,它们原来还有另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在影像井喷式爆发的狂潮里,曾经多少摄影人为了追求画面的完美形式,频频为斑澜的色彩和丰富的线条按下快门。随着时间的积淀和对城市、对人生、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有这么一群人,坚守传统工艺,用黑白灰之深意,来表述情怀……


本次影展,臻选11位大同本土摄影人的精心之作,创作题材全部取自大同当地,采用传统胶片拍摄,纯棉无酸纸艺术微喷,按照博物馆收藏级别装裱,首开大同大中画幅摄影展。以他们平实无华却凝重的镜头,来呈现大同这座古城底蕴深厚的姿态;以特有的影调、细腻的层次、无可置疑的细节之美,来重新解读大同特有的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此文的文案有英子出品,我与贺英说,你的个子不高,但能让我仰视!英子,给你点个赞!


组  织:大同市摄影家协会

策  划:柴京海  李大光  田相臣

策  展:刘晓东  刘建军

    文  案:贺  英

输  出:久盛印刷工作室

装  裱:壹舍文化传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