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溯源】中秋节,到苏州听一场明朝版《中国好声音》

【溯源】中秋节,到苏州听一场明朝版《中国好声音》

2021-03-05 19:47:36

在苏州城外西北郊有座小山包,虽然这座小山包跟大西北的山一比直接被秒为平地,但在江南地区,它可是号称“吴中第一名胜”,还是国家5A级景区,入选了世遗名录。这座小山包名叫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苏州人节假日周边游的首选目的地。


虎丘


在明朝,每年中秋,苏州城内乃至全国的音乐爱好者都会聚集到虎丘景区内的千人石上,对着皎皎明月开一场斗曲大会,史称“虎丘曲会”。曲会演唱曲目以昆曲为主,不需要扮上角色,也不用表演,圈里人管这种演唱形式叫做清唱。虎丘曲会就是一场昆曲清唱大赛,堪称明朝版《中国好声音》。


虎丘曲会的赛制、参赛选手、关注度都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来看看当时著名的文人张岱是怎么描述的吧。


放文章前,先插播一段作者张岱的介绍:


张岱

字:宗子,又字石公

号:陶庵,又号蝶庵

祖籍: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时代:明末清初(1597年—1679年)

张岱是个典型的官N代,“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但官运不佳。这也正常,毕竟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一定申论写得好,反之亦然。张岱对此倒是看得很开,“黄榜一出,深山穷谷无不传其姓氏,而身殁之后,除立德、立功、立言,则鲜有传于身后者矣”。与其当公务员,不如多写文章,还能让后世铭记。


于是他开了一批自媒体公号,其中阅读量最高的是“二梦”:吃喝玩乐类公号《陶庵梦忆》和旅游指南类公号《西湖梦寻》,有几十篇100000+的文章,以后有机会给大家推荐几篇。我们今天讲的虎丘曲会就来自《陶庵梦忆》中的一条推送——《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先说到场人员,有户口的、没户口的、读书的、卖艺的、富二代、打工仔、男女老少什么人都有。这些人中既有观众,也有参赛选手。从虎丘景区山下的入口,直到山顶千人石,都挤满了围观群众。这种热情跟元旦去外滩看烟花的人有一拼,但愿那时没有发生事故。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开场没有主持人机关枪一样地报菜(赞助商)名,而是跟春晚类似,先敲锣打鼓一通,示意大家开场啦。接着来一段千人大合唱。这里唱的“锦帆开”和“澄湖万顷”都出自明代剧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春秋美女西施的故事,虽然我一直不明白吴人为什么对灭了他们的越人有如此深沉的爱......


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比赛开始,歌手们纷纷登台献唱,有唱南方昆曲的,也有唱北方弦索调的(不过很少),围观群众在下面嗑着瓜子边听边挑毛病。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进入复赛,伴奏中的弦乐被撤掉,只留洞箫。为什么要撤弦乐呢?因为古人的音乐理念是“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翻译成人话就是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人声。所以在比赛中,要依次撤掉弦乐、管乐,最后只留人声。这时候还剩三四名选手,依次上场打擂。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最后一轮,明月孤悬,场上只剩一人,其实也不用比拼了,听他炫技就好。这会儿所有伴奏都撤掉了,鸟兽蚊虫也都睡了,万籁俱寂,只听得见歌者“裂石穿云”的歌声,吐字、旋律、节奏皆精确得当。吃瓜嗑瓜子群众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零食,不敢发出一丁点声响,连打拍子都不敢,只能轻轻点头。


虎丘古戏台


至此,明朝版《中国好声音》中秋专场圆满结束!


是不是觉得缺了什么环节?对了,导师去哪儿了?虎丘曲会上的导师通常都神出鬼没的,不会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他来不来什么时候来。比如吴梅村《楚两生行并序》中记载:

(苏昆生)尝遇虎丘广场大集,生睨其旁,笑曰:某郎以某字不合律。有识之者曰:彼伧楚乃窃言是非。思有以挫之,间请一发声,不觉屈服。


文中的苏昆生是明末清初的清曲家,就是《桃花扇》里帮香君妹子拍曲、最后感慨“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那个老头儿。有一年他去了虎丘曲会,本来只想低调地围观一下,结果听到某小鲜肉唱歌跑调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旁边小鲜肉的粉丝不干了,冲他喊:“你行你上,不行别××。”于是苏老师悠悠然地站起来,随口唱了两句,然后全场都震惊了!所以说,以后看比赛请擦亮你的眼睛,没准你隔壁坐的就是哪位大神呢~


选秀大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将得到那些奖励?通常来说,参加过虎丘曲会并且取得名次的,演艺事业会直接上一个台阶。明末马佶人《荷花荡》里有个角色叫都满,是靠唱曲为生的清客,他有一段念白:“自幼最喜音律,长成靠此营生。如今虎丘石上,看看得数,那些在行的人,颇颇闻名年来生意竟不得空。”就是说他在虎丘曲会上得到了好评,第二年他的通告多得都跑不过来了。



虎丘曲会作为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盛会,还是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到清朝中后期,随着京剧的兴起昆曲的衰落,虎丘曲会也日渐式微最后自然终止了。进入21世纪,苏州官方又恢复了“虎丘曲会”,不过除了名字一样大概再没有哪里一样了吧。



撰文 | 桑叶斑   编辑 | 王佳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鸟朝凤》 | 孙悟空 | 刺客 |梁祝 | 八宝印泥 | 外滩 | 唐三彩 | 血亲复仇 寒食节 | 马镫 | 李商隐 |《人民的名义》太极拳 | 姐弟恋 “黑石号” | 长沙窑 | 皮影戏 | 离婚 | 钟馗 | 儿童 | 清代科举 | 科举题目 | 秘色瓷 父亲节 | 女德 | 花毛一体 | 周敦颐  | 鸦片 北大聘书司马懿 | 洛神赋相亲  |《我的前半生》 | 黄宗羲 | 绣春刀 | 开封| 王羲之 | 地域歧视 | 地震 | 九尾狐 | 奶奶庙 旗袍 | 撒币 枸杞 台风 七夕 书札 | 中元节 | 公益 | 拜师礼 | 喝热水 | 告白 | 《兰亭序》 | 苏东坡  | 《诗经》 | 王羲之 离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