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走游成都·每天10000步#不要在我们手上Low下去——雅艺聊南音

#走游成都·每天10000步#不要在我们手上Low下去——雅艺聊南音

2020-09-26 02:11:33

 

414 走路第1379 雨后阴天

 

连续两晚风雨,气温又降下来。我穿条羊毛裙加件外套系条围巾,觉得刚合适。雅艺光脚趿了双拖鞋,外套里穿了件衬衣。她这次来成都就脚痛。“难怪昨晚看你退场时觉得格外庄重”,我半开玩笑道。

 

但凡好演员,背影都耐看。这是我个人多年来的观演体会。虽然雅艺很不喜欢浓墨重彩登台表演(让她想起新加坡的工作经历,这次为帮朋友撑场子而来),但她毫无疑问是舞台的中心所在。

 

像是黑夜里走路,忽然间月上中天,光亮皎洁——下午在樱园的南音分享会上,我给到场者描述昨晚看雅艺唱南音的感觉。

 

中午吃饭时,我已经把相同的话对雅艺说了一遍。“因为你只认识我”,雅艺笑着说。我当然不是出于人情而表扬。艺术之动人,是击中人的动物本能,不需要理论引导。去年她随国家交响乐团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唱南音。演出结束后,一位五十来岁的德国人对她说,虽然听不懂,但可以确定她唱的不是普通话,而是方言,某种古老的方言,因为雅艺的南音让他想起了自己说方言的祖母。

 

唱南音用的是古早的闽南语,泉州府城腔,据说这是最接近唐代汉语的发音。这也是现存最古老的雅乐。清贵的士绅阶层以琵琶、洞箫、三弦、二弦和四宝(四片竹板)等乐器互相唱和,高低快慢,细微以至精微,才算配合默契,才能相处皆欢。“传统讲弦入箫腹。二弦的声音进入箫。合二为一,不是二。一就对了”,雅艺讲乐器之间的配合。

 

雅艺唱南音时始终双眼紧闭。她倒也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闭眼,只是习惯如此。我臆测了一下,大概因为南音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而非想要让人愉悦的舞台表演。也因为是交流,人生艰难都只付笑谈中。即使唱的是离愁别恨,却也讲求风清云淡发皆中节。发皆中节,语出《中庸》,这是南音遵循的准则。

 

说到传承。这是雅艺夫妇一直在做也一直思考的问题。泉州有很好的南音氛围,但真正好的南音人屈指可数。“到我们这一辈,我们努力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让南音Low下去”。雅艺说。全国各地跟她学南音的有八十几个人。既有远嫁海外回国学传统文化的家庭主妇,也有曾经的滑板少年。雅艺并不在意对方的年纪大小。即使很多人说南音属于老年人,但也会吸引有老灵魂的年轻人。

 

古老从来不是贬义词。怕的只是仿古和老迈。南音的古老,是这个时代稀有的真古和有范儿。阳春白雪始终是值得珍惜的。

 

微信运动1168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