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创作 >文化,该是一个国家永远的宝藏

文化,该是一个国家永远的宝藏

2022-03-30 20:12:48

前段时间央视出了一档新节目,叫《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大量好评,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头至尾将它看完整的,又从中收获到了什么。

第一期的时候,请了我特别喜欢的男演员梁家辉先生。

梁先生是一辈子的电影人,配的旁白声音温和而充满磁性,骑辆大二八,跟紫禁城里边儿逛荡。说话的时候也没加什么多余的修饰词,就是很直朴的描述:我穿着龙袍,我站在月色中,我回头望去,我仿佛置身在百年前的帝王家。

屏幕里面的梁家辉明显有了岁月的痕迹,一抹白胡子,头发在风里飘着。可这简单的两句勾描一出来,我的脑子里就显现那夜下的紫禁城了。帝王的哀愁,帝王的霸业,帝王的无可奈何和胸怀激荡,隔着百年的时空,夜里回头一望,真正的身临其境。

特别令我有感触的是梁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他把黑夜里一望之下尽收眼底的宫殿叫做“他们自己的家”。我一瞬间就想起《末代皇帝》里的两个场景,一是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他说“以前总是盼望着出去,等到真出来了,怎么还有点害怕”;二是结尾处,佝偻着腰背的溥仪,走进太和殿,坐上龙椅,从角落里掏出他年幼时藏在这里的蛐蛐儿。说他是买票进来的,全国统一参观价。

短短的几分钟就让我对故宫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很复杂。很遗憾当年去故宫博物院的时候还不懂事,也只是草草参观了,没留下多大印象。长大了之后却发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都是中国沉甸甸的文化积淀。

我其实真的蛮感动于这档节目的播出的,那是一种没有被刻意渲染和刻意煽情过的民族自豪感。因为在我们固有的刻板印象里,文物总是冰冷的,被放置在博物馆里的玻璃展柜里,毫无生气。而《国家宝藏》却让这些文物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每一件藏品的展出,不带任何包装和烟火气,只是摘掉了它原本神秘的面纱,将它自豪的一面展现给世人。它们有的是抑郁不平之作,有的倾注了作者一生的心血,有的则是汇集各路匠人技术的结晶。它们历经了千百年的王朝更替,战争风雨。它们让我们对于历史的认知,不再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人事物的构建。这些文物,也不再是“庙堂”之上陌生的物件,而是一段段动人故事的记载者。

就像节目里说的,“它们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国宝守护者,每一件国宝都是活着的传承。”

后来看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的一段演讲,看得又是眼泪汪汪感慨万分。最感动的是他的演讲全程有很多很多的地方讲到了关于“尊严”两个字。在我看来,一个博物馆要有尊严,文物要有尊严,去参观的游客无论走路、吃饭、休息都要有尊严,一草一木都要有尊严。这是对于这个国家历史文化一种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

厚重的历史之书需要我们慢慢翻阅,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可是现实呢?我自诩不是一个彻底的文化悲观者,可放眼当下,从来不容我乐观。

日本的明治维新,来自《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来自《易经》的临卦“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号昭和,来自《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也来自《尚书》“地平天成”。在日本经常让人有一种陌生感。后来想,这种陌生的东西是否就是在我们这里失传的中华传统文化?那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

小时候,书法班的老师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家,总是穿一身中山装,眉宇间都是生气。那时学校给兴趣班老师定的基本工资很低,能拿到稍微多一点的工资就得拼命吆喝。可是那时的我们都还小,不懂得这些文化的魅力,只想着快快下课好去撒野,于是整个课堂躁动非常。老人家总是一面小心维系着体面一面不甘心地说:“你们啊,不知道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有多好,不知道中国传统的这些文化有多棒。”直到现在,我似乎还能看到他那时无奈的神情。多年之后想,骄傲需要自证总是不那么让人开心的事啊。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不自信呢?我一直有这个疑惑。

现实生活中,总是对西方赞善而对中国进行贬低。言民主必谈希腊,赞社会必提欧美。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媚俗的“时尚”。我们一直在讲“文化自信”,怎么自信?这从来都不应该是一种口号,而应该是落实到每一个国人心中的一种信念。泱泱大国啊,我们的文化就不好了吗?从来都不是。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身上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外国人从来都不能理解。面对肆虐的洪水,西方人讲的是诺亚方舟,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而我们讲的却是大禹治水,是“吾辈愿以粉身碎骨换取天下太平安康”的大气,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中国有一直有很好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当下的年轻人们该怎样去传承我们的文化呢?是把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许许多多的商业消费吗?不应该这样。

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在2017年的泉州。那时候室外的温度大概十五度的样子。街边有两个弹唱的流浪汉。给十块钱,就能听他们弹唱一曲“柳琴戏”。和他们聊天,抱土琵琶的老汉识字,用浓厚的河南口音说,他们弹唱的是柳琴戏。老汉絮叨到,它们来自河南商丘,是正经的柳琴戏剧团成员。他是弹土琵琶的,瞎子是吹唢呐的。剧组解散了,他们就坐车南下。老汉说,老家现在已经很冷了,他们来泉州一个多月,再冷就往南下的漳州去,那里暖和一些。老汉笑着说,他们这是旅行弹唱,拿着两块木头敲着的是个瞎子,家里没有其他人了。老汉自己有六个孩子,最小的十岁。老汉说,在泉州每天弹唱,能赚个百八十块,多少可以供孩子念书,现代孩子不念书不行,没有出路。夜晚的这个时候很冷了,瞎子光着脚,老汉自己也是一双薄布鞋,没穿袜子,两个人就这么坐在冰冷的地上,自弹自唱。问他们晚上几点回去,老汉抬头看了看旁边的LED大屏幕说,快了,再唱一会儿,天冷,街上人不是很多了。街上的人来了又走,步履匆匆,偶尔有人驻足停留。可是他们一直在弹,一直在唱。土琵琶和用力敲打木头的声音,夹杂着些许苍凉的柳琴戏调,在车来车往的寒冬飘着……

想来有点心酸,偏偏是两个流浪的艺人唱出“看中原风光好美如画卷,花似锦柳如烟无心赏观。”柳琴戏,流行在中原地区的戏种。没有江南戏曲的柔情,却多了几分中原的大气和沧桑。

我又想起原先在北京的时候,晚上的地铁里又一个老头儿也曾经弹唱胡琴把我吸引到着迷。那时候我身上总共就只有十块现金,我把这十块钱都给了他。我多么希望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些流失在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呀,因为这是根。如果连根都没了,那何谈盛世?

从《国家宝藏》谈起,想了很多。

最后还是以王开岭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或许词不达意。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何以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的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愿千年轮转,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大国之重器,其形也方正,其色也厚重,其意也隽永。《国家宝藏》的脚步没有停下,我们对于文化的求证和传承也不该停止。

文化,该是一个国家永远的宝藏。

文稿/我就是个诗人啊

(感谢 我就是个诗人啊 的倾情创作)

编辑/Chl.

希望有所共鸣的朋友们可以留言呀/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