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酒配”,也可读作“沽酒坯”, 即“下酒菜”的另一种说法,这是酒乡绍兴的一种特定语言及专用字眼。
饮酒是要有相配套的下酒菜的。读过鲁迅先生文章的人,都熟知绍兴小酒店的场景:一个曲尺形的柜台,有“太白遗风”“闻香下马”等书法匾额,几大坛已开封用沙袋压坛口的绍兴老酒,常规有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四大品种。柜台上,用大瓷碗装着现成的盐煮茴香豆、芽豆、油氽花生米、素包子、素几、糟鸡糟鹅等,讲究一些的酒店还有酥鱼、鸡爪、鹅肠等上等下酒佳肴。
过酒配的选择,主要还是看消费对象的实力,要是长衫客,往往会叫伙计吊上一串筒远年花雕,在开水上温一下,再叫店家送上一些高档下酒菜,如鹅肉、香肠、酥鱼等,找一顶八仙桌坐下,三五知己慢慢品饮,谈笑风生。要是来的是短衫邦,那消费必然是简之又简只求实惠,青花瓷碗中吊半斤黄澄澄的老酒,再配上些茴香豆、花生米即可。这些人主要是过把酒瘾,据说酒瘾上来的感觉十分难受,得湿湿口才行。
如今在绍兴古城大街小巷中,这种小酒店非常多,如书圣故里、仓桥直街等老街区,而且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特色下酒菜,来的也大部份是回头客,习惯了,虽然小酒店没有讲究的装修,简简单单的长条桌,长条凳,如碰到客人清淡时,还可以来个与“葛优躺”相媲美的“推刨坐”。何为“推刨坐”?这姿势就是一面背靠墙、双腿并拢搁在长凳上,一手执酒碗慢慢咪上一口,一手拿起几粒香脆红亮的油氽花生米丢进嘴里,那真的是一种万事悠悠的享受,是城市慢生活的极致体现,这种感觉,哪怕你是富人也是无法体会这种情趣的。
过酒配还十分讲究季节,春季主要以马兰头、春笋、剁螺蛳等为主,因为民间有“清明螺,抵只鹅”一说,形容清明前后河里的螺蛳味鲜肉肥,是过酒的极配。夏季,莲藕和新鲜的莲子也是不错的选择。秋季“秋风响,蟹脚痒”当菊黄蟹肥的季节,红膏大闸蟹就成了最高档次的过酒配了。到了冬季,过酒配的品种就会更加丰富了。当年新晒的鱼干和腊肠开始上桌,酱鸡酱鸭酱扁鱼腊猪头肉更是有钱酒客的最爱。
这个季节乍暖还寒,在微微的寒风中,找一家干净整洁、价格和口碑都不错的小酒店,烫上一壶温温的花雕,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幸福指数,说实在也是挺简单的事。一壶老酒喝完,原先那些什么烦恼心事早早忘得一干二净,朦胧夜色中,迈着浑身轻飘飘的脚步走在石板路上,摇摇晃晃地回家。
如今,绍兴街头巷尾的小酒店越来越多,大都是民居式的黑漆老台门,几枝开满蔷薇花的院落,小小古旧的天井,有清澈不见底的水井,蔬菜都是农村直接采购的,新鲜。乡下人俗称“放血菜”,开个玩笑,或许还能听见蔬菜的心跳,这种新鲜的蔬菜在大酒店里是很难吃到的。正因为小酒店过酒配的丰富多彩,因此那些外地来旅游的背包客都喜欢像部队打仗前的侦察分队一般,脖子上挂个单反,穿街过巷,寻找古城的美食地图。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古越龙山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