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
练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动作
动作以手手指的韧带拉伸为主,但不要太用力。目的类似于跑步游泳前的准备运动,能使你更好的进入练琴状态。琵琶练习前,以拉伸左右手的指距为主,开指距,方便更好的轮指和按音。
习惯二:
每天坚持练习基本功和音阶
慢练基本功,便于更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乐曲都是由各种基本指法组合叠加而成,若某一个基本指法出问题,便会影响到乐曲弹奏的效果,所以想弹好乐曲,基本功是前提。音阶的熟练掌握也是识谱的关键,音位熟悉,才能很好的视奏和练习新曲,其次音阶的练习可以更好的锻炼左右手的配合,从而在弹奏乐曲时更省劲。
习惯三:
由慢至快
慢练是为了更好得快,慢练到快练的过程更要追求练习质量,多听,多看,多想,不要机械的追求数量。
习惯四:
唱谱练习
初级的同学,建议练习时唱谱练习,增强旋律感和对音乐的理解,边唱边弹会更有意思,旋律种在心里,弹奏时也会更自然,也更便于熟练乐曲,为背谱做铺垫。
习惯五:
第一遍就重视谱面上的每一个符号。
小朋友第一遍弹奏时总会忽略乐谱中的表情符号,然后在弹熟后改,这样就增加了练习量,其实在起初学习时把表情符号尽可能做进来,慢慢难适应,一旦熟练会使乐曲的处理更自然,同时还能更好的理解乐曲。
习惯六:
练琴时备一支铅笔,随时标注。
在练习中遇到不熟练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用铅笔标注引起提示,也可以把乐曲的重点或难点做一个标注,便于抓重点,改错误。从而提高练习效率。
习惯七:
学会分段练习,单独纠错。
不要每次有从头弹到尾,第一次练习曲子,先把它分段,熟练一段后再练下一段。一旦发现哪有问题做标注,然后把错误的地方挑出来单独练习改正。分段练习更有利于曲子的整体把握。
习惯八:
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论弹什么曲子,用什么速度弹,尽量要保持规范良好的手型,有同学说,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没办法保证了。其实不然,能在高速度演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检验基本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
习惯九:
经常使用节拍器
虽然曲子的节奏是活的,但是曲子的框架没有形成之前,要多用节拍器来控制把握节拍,某一段节奏不稳时要重点使用节拍器练习,在练习基本功时,也可以用节拍器来帮助提速。不过节拍器只是我们练习时的一个手段,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乐曲弹奏。
习惯十:
学会背谱
章红艳老师在教授学生时说:“要想弹好乐曲,必须要背谱”
背谱的过程是你更加理解是熟悉乐曲的过程,是演出演奏的基本要求,也是把乐曲的每一个音符种在自己心里的过程,内心会歌唱,才能弹奏好音乐,才能让听喝感受到你内心的旋律。
习惯十一:
练习与自己水平相近的曲目
喜欢追求大曲目来凸显自己的演奏水平是及其冒险的,乐曲难度超出了自己演奏的能力范围,就很难完成乐曲艺术效果,也很难保证自己技术处理上的准确性,甚至会有大量错音,杂音,憋音。练习中也会总出很多问题,难于上手,力不从心。最终影响音乐作品的呈现。初级的小朋友更不能贪大,拔苗助长,大曲目弹奏会影响小苗打基础,只顾弹音找音。手型,音色已经来不及考虑,时间长基础不牢固,怎能走的远?
习惯十二:
明确每天的练琴目标,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
和学习工作一样,练琴也需要有目标。比如今天确定要解决哪个指法问题,练熟曲目的某一段,或者背熟乐曲的有一段等等。在练习中体会要领,感受自己的进步,从而让自己更有信心,快乐练琴。
练琴是细水长流的功夫,没办法赶工突击。好的结果使我们看到了在正确的路上坚持的力量,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