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选自
《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
(洛秦 编)
?
以上音频出自《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洛秦 编)所附光盘。作曲:赵季平 琵琶演奏:吴蛮
吴蛮与我的《第二琵琶协奏曲》
赵季平
赵季平、吴蛮和马友友
国内的读者也许对长期旅居美国的知名琵琶家吴蛮还不熟悉,因为她为人很低调,从不炫耀自己的成就。她是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最前沿的唯一的中国传统音乐家,她的精湛的艺术造诣众所周知,在同代音乐人中是位极难得有敢于创新精神和有自己演奏风格的演奏家。吴蛮早年在中国接受音乐教育,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成为年轻的教师,20世纪90年代初移居美国。近20年里她与多个国际一流的包括芝加哥交响乐团、纽约爱乐等乐团的作曲家、演奏家,以及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合作,不遗余力地在国际舞台上介绍推广琵琶和中国传统音乐,她开拓了中国琵琶的新活力,使它在国际音乐舞台占有一席之地。美国《留声机杂志》这样评论她:“如果任何一位艺术家已成为多种艺术形式的文化大使,那个人就是充满活力的琵琶大师吴蛮。她凭借自己的力量,不仅是为中国传统音乐带来新的观众群的关键人物,更是当代给予作曲家以各种方式创作的缪斯,包括从谭盾到特里·赖利”。2013年享誉西方古典音乐盛名的《美国音乐》近百年来第一次将“年度演奏家”荣誉给予了第一位传统音乐家,那就是吴蛮!表彰她对音乐的贡献。这是美国音乐界极高荣誉的奖项。
很早就听说吴蛮的音乐才华。第一次见到吴蛮本人是2000年在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夏季音乐盛地“坦哥坞德”(Tanglewood),那年我应吴蛮所在的“丝绸之路乐团”和大提琴家马友友先生邀请为他们创作室内乐《关山月》(大提琴、琵琶、笙与印度鼓)。时隔4年后,我又应“丝绸之路乐团”之邀与日本NHK合作为电视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创作。那次合作后吴蛮和我约定有机会要合作一首新的琵琶协奏曲在海外发表。她说她会寻找机会来促成此事。
期间的8年里,吴蛮总会抽空来信联系告知有关协奏曲的进程。好事多磨,2012年吴蛮来信告诉我创作琵琶协奏曲的机会来了,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希望与她合作琵琶协奏曲,我们的约定将实现。
事实上我一直打算写一首可以体现她娴熟的技艺和精彩的音乐风格的作品。《第二琵琶协奏曲》正是为她量身定做的,特别采用来自吴蛮家乡苏杭评弹的吴侬软语风格,恰好是最能体现琵琶的韵味语言。这首协奏曲创作于西安2013年的夏天,作品由来自悉尼交响乐团和美国6家交响乐团联合委约。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首由西方乐团出资委约的琵琶协奏曲,说明吴蛮的“人气”知名度和她极力推荐介绍中国作曲家的真诚热情和那股执着劲儿。作品没采用西方传统的协奏曲结构,而是在思想和情感的诗意表达上了作更多的探索,能够激发观众许多层面的想象力。2013年10月底悉尼交响乐团与吴蛮成功地在悉尼歌剧院进行世界首演后,陆续又有多家美国、欧洲乐团,以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剧院乐团相继与吴蛮合作,演出日程已排到2016年。
我钦佩吴蛮的艺术造诣,她是一位有着非常丰富的演奏经验且对音乐的诠释有独到见解的演奏家,特别是对东西方音乐融合(跨界)有自己的见解和多年的经验。近10年,她还奔走于陕西、山西等农村地区积极热情地了解呼吁保护传统音乐和民间艺人,包括陕西老腔、皮影和山西道教,并拍摄纪录片《吴蛮音乐寻根之旅》,为海外观众介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而不遗余力。
我非常欣慰看到吴蛮音乐传记《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即将出版,希望能与广大读者和年轻学子们分享和借鉴吴蛮的音乐成长故事和在海外成功经历。她是当前站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中国音乐大使。我作为即是长辈又是音乐合作者为她的成就感到钦佩和自豪。她对音乐的贡献值得我们中国音乐人骄傲!
2014年10月于西安
作者简介
赵季平(1945—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一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
他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大阅兵》《红高。
为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诸如,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获“五个一工程入选”奖,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获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第一交响乐》获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琵琶协奏曲《祝福》和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已录制唱盘,发行至世各地。
吴蛮,国际公认及名扬世界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和中国音乐大使,一位时代性的文化创业者。其艺术成就早已超越琵琶演奏家角色,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独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及文化使者的国际职业音乐家的生涯。2017年获美国格莱美最佳唱片奖及7次提名最佳演奏和最佳专辑奖。委约及首演了百余首琵琶新作品,赋予琵琶在传统和现代音乐中的新角色,开创了新领域。2013年,荣获《美国音乐》“全美年度演奏家”奖,这是有史以来该奖项首次颁给一位非西方器乐演奏家。 主持与参与项目涵盖众多艺术领域,合作对象从民间艺人到国际名家,诸如著名的克罗诺斯四重奏、纽约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马友友丝绸之路乐团等。通过音乐合作打破了文化边界,体现音乐交流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作为马友友丝路乐团发起人之一,《波士顿环球报》给予她极高的评价:“吴蛮属于极少数改变他们乐器历史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主角之一,吴蛮在丝路乐团的纪录片《陌生人的音乐》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中国当代文化变迁发展的人文关怀与思考。
洛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史学学会会长、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等,带领团队进行多元音乐文化结构的研究,特别是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史学研究的交叉结合,提倡音乐作为文化表现的学术思想,探索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主要著作《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世界音乐人文叙事及其理论基础》《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等十余种及论文百万字。荣获上海市领军人才荣誉称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文艺人才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直接进入微店购书
购书方式:
1、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微店购书
2、关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公众号,点击右下角微商城进入中国音乐学网书城购书
3、直接联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部:021-64315769、021-64313256
4、购书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楼一楼 出版社小仓库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扫码关注我社微信,获取更多音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