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妖怪们学不会芦笙!”

“妖怪们学不会芦笙!”

2021-07-04 23:48:54


我听说过的最可爱的芦笙起源故事,这个传说最有意思的是那些神出鬼没的妖怪,它们不但不那么可恶,反而显得调皮捣蛋。这样可爱的妖怪形象就是我们苗家人对待自然的态度。


云南的苗族菇凉龙芳这样说,同时也发来了她为这个故事创作的插画——精致隽永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呵 呵,妖 怪 们 学 不 会 芦 笙!”

苗 族 芦 笙 起 源 故 事 



古时候,生活在深山里的苗家人靠打猎为生。男人外出打猎,女人就在家里做手工带孩子。有时男人一走就是一两个月,女人在家等得心慌,怕他们被野兽伤害、怕森林里的妖魔鬼怪出来害人、怕男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次,男人临走时对女人说:“我们要去远处打猎,不知道哪天才回来。如果听到对面山垭口有人吹口哨,你们就赶紧来接我们。”说完男人们就相约着上山了。不料,这话被躲在树林里的妖怪偷听到了。


过了几天,妖怪跑到对面山垭口,学着人吹起口哨来。村里人听到口哨声,以为男人打猎回来了,大家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女人和老人们带着孩子来到山垭口一看,全都吓得喊爹叫娘的跑回家里。


又过了几天,男人们抬着猎物回来了。他们在山垭口吹了半天口哨也不见有人来接,只好把猎物分了各自回家。在家里,男人听说了妖怪干的坏事,都很纳闷:妖怪怎么会吹口哨呢?





没多久,男人们又要上山打猎了。他们对女人们说:“既然妖怪已经会吹口哨了,这次我们回来改吹木叶,你们听到山垭口有人吹木叶,就来接我们。”没想到,这话又被妖怪偷听到了。


才过了两天,女人们就听到山垭口吹起了木叶,大家赶紧来到山垭口,又看见那帮披头散发、满嘴血红的妖怪洋洋得意的站在那里。大伙儿一哄而散。


第五天,男人们带着猎物回来,在山垭口吹起了木叶,女人们也都听到了,但是谁也不敢出门。男人们没有办法,只好平均分配了猎物各回各家。女人一五一十把妖怪吹木叶的事告诉男人,男人们更加奇怪了:妖怪怎么连木叶也会吹啊?!




几天后,男人们又要去打猎了。这次,他们私下里琢磨出了新的联络方法。大家砍来竹子锯成小节,在竹子的另一端钻个小孔安上,做成单管洞箫,用吹洞箫的方法来和族人们联络。这下子可把妖怪们难住了,它们虽然面目可憎,却是笨手笨脚,怎么也做不出那样精巧的洞箫。


从此,苗家的男人们就以吹洞箫的方式和族人们联系。每次打猎回来,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吹起洞箫,唱歌跳舞庆祝胜利。然而,单管洞箫毕竟音色单调、音量微弱,经过人们不断改进,单管洞箫从一管、二管……直到六管。为了方便吹奏和携带,人们又砍来杉树掏空中心,把洞管插进去,这样吹奏起来更加美妙动听。


后来,芦笙成为苗家人联络情感和聚会场合必不可少的乐器,世代相传。





图文 / 龙芳

音乐 / 杨胜文-西部苗笛Ⅰ

编辑 / 小娴



延伸阅读:

蜡染的传说

回魂鼓

铜鼓的来历



过去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泥土。但是,其精神将萦绕着泥土。(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