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阿细民间传统乐器——竹笛

阿细民间传统乐器——竹笛

2022-05-14 22:57:34

欢迎关注【快乐阿细】
弥勒市阿细跳月协会微信平台




 阿细竹笛,吹管乐器,属横笛,竹制。民间阿细语称“批噜”或“莫多”,分大闷(超低音)笛、低音笛、中音笛和高音笛。流行于弥勒西一、西三一带,是阿细大三弦的配套乐器,是阿细民间舞蹈《阿细跳月》中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

 阿细竹笛随阿细三弦的产生而产生,发展形成于南诏时期,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传说,弥勒西三凤凰村有个叫山拉的小伙子与土木基的山答姑娘相爱,在一次约会时,山拉在赴约的途中不幸被六头野猪咬死,在火葬时,山答姑娘跳入火中殉情。阿细人为了替他俩报仇,组织起来,冲进山林,打死了六头野猪,男人便挥舞刀叉,拨动弓弦,女人们拍掌跳跃,共同欢庆胜利,以示对山拉和山答的缅怀和追忆。男人们在拨动弓弦时引发了联想,在实践中造出了最初的助跳工具——葫芦三弦。与此同时,一个名叫阿竹的小伙子无意中在地上捡起一根被火烧了洞的竹子,在摆弄时,用嘴对着烧通的竹子吹了一下,竹子便发出了响声,使男子汉们欣喜若狂,接着在那竹子上又烧了几个洞,当他们拿起来再吹时,发现音色有所改变,再用手蒙上其他洞口时,音色再次发生变化,从而发明第一支伴奏笛——“批噜”(竹笛)。之后,在实践中相继创造出低音笛、大笛、中笛、小笛。使之成为比较协和的一组配套乐器。


阿细竹笛为大三弦的专用配套乐器,其音的排列与市场上的笛子完全不同,有6个指法孔,无笛膜孔,因音位间隔的特殊原因,只能与阿细大三弦相配,或只是吹奏阿细民间曲调。

阿细竹笛的制作:

 首先备料。找好适合制作各类竹笛的坚竹,晒干或烤干备用。其制作工具为尖刀、刻刀、锯子、铁丝、细钢筋等。①低音竹笛的制作。选择内空直径约3厘米的坚竹,按需要的尺寸锯开,竹节处用烧红的钢筋烙通,口径必须达到3厘米,总长为67厘米,从吹孔至第六个音孔的距离为18.5厘米,其余音位与音位的间距均为4.5厘米,所发出的音阶为 1 7 6 5 4 3 2 1(筒音作“1”);②大笛的制作。选择内空直径为2厘米的坚竹,然后用烧红的烙铁烙通吹孔和音位孔,按尺寸下料,画好吹孔和音位孔,竹节和音孔用烙铁烙通,用刻刀修成椭圆孔,其总长度为56厘米,吹孔至第六个音孔的间距为15厘米,其余音孔与音孔的间距为3.5厘米,所发出的音阶为 3 2 1 b7 6 5 4(筒音作“4”);③中笛的制作。选择内空直径为1.2厘米的坚竹,按尺寸下料,画好音孔,制作方法同上,其总长度为42厘米,吹孔至第六个音孔的间距为11.5厘米,其余音孔与音孔的间距均为2.5厘米,所发出的音阶为 1 7 6 5 4 3 2 1(筒音作“1”);④小笛的制作。选择内空直径为0.9厘米的坚竹,按尺寸下料,画上吹孔和音孔位置,制作方式同上,其总长度为29.5厘米,吹孔到第六音孔的间距为7.5厘米,其余音孔与音孔的间距为1.7厘米,所发出的音阶为 2 1 b7 6 5 4(筒音作“4”)。



 阿细竹笛的演奏姿势和方法:阿细竹笛的演奏姿势和方式与其他现代笛子的演奏方式一样,指法基本相同,只是音与音之间都全音排列。伴奏时,随着音乐的节奏韵律抖动,但不参加跳舞,只是伴奏而已。

吹奏的曲目及风格:吹奏的曲目主要以《阿细跳月》为主,还有其他一些阿细民间曲调,如《放牛调》等。但无法吹奏其他现代歌曲,主要是受音阶排列的制约,音阶都是平均排列,没有半音。在伴奏时,低音笛与高音笛旋律基本相同,而大笛、中笛的旋律就全然不同,在演奏时为即兴发挥,自然形成和声效果。大三弦有了四支竹笛的伴奏,仿佛锦上添花、魅力无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快乐阿细—————

QQ群:  450047276

百度贴吧:百度阿细跳月贴吧

新浪微博:弥勒阿细跳月微搏

如何关注【快乐阿细】微信公众平台

1、复制“微信号【快乐阿细】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2、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下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3、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长按后(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