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日桂花飘香夜,指向艺术学校。
一群乐活的人,相聚在这里,听椒江赶来“打酱油”(引用陈老师的话)的陈军老师专门分享。对于摄影,我们都是门外汉,我自己也是仅仅只知道ISO和光圈。不过我们有的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陈军老师也是毫不保留地传授他的摄影“心经”。
一直以来,都认为摄影是把握住美丽的瞬间,让事物可以完美呈现,所以一直以来,都在想着,到底可以拍什么?应该拍什么?不过今晚,让我彻底明白,其实摄影并不在于拍摄物,而在于光线,每一张照片,其实都是捕捉光线,让物体展示出渐变的阴影,把拍摄物的整体轮廓勾勒出来。而且生活中摄影,仅仅只要几盏台灯和A4纸,就可以把一些静物拍成影棚大片的效果。当然A4就是反光板啦,不过也可以用小泡沫板,甚至是镜子来代替。
MR陈也向我们展示了他刚拍的一组照片,
从一盏灯到两盏灯,再到三盏灯,不同的光线,拍出不同的效果,面包和月饼的色香味在图片上完美呈现,看的我们味蕾直接爆棚。同时还从灯的位置到前景与后景的布置,都做了详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跟我们分享了几个摄影要点:
1、主体位置,对于初学者,一定要将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上,如果确定不了是否放对,可以用相机里的九宫格网格线,将主体放在网格线的交叉点;
2、对于景深,前清晰后模糊是为了更好地突显主体,但是如果一定要将所有事物拍新晰,就涉及到图的造型和比例结构。切忌背景太乱。
最后,MR陈还跟我们分享如何拍好剪影的“武林密笈”:首先将相机调至A档,将拍摄物后面的光线做为对焦点,然后记下此时的参数,也可按住相机的*号键,将参数定好后,再将相机调至M档,将记下的参数设置好,接下来,不管对焦在人或者物或者任何地方,拍摄物都可实现剪影效果。这个必须试起来哦!
当然过程中,甚至还跟我们透露了在拍摄人物时,如何避免“大饼脸”?(此密笈暂不公布,持续关注公众号,会有意外收获)老师讲的仔细,学生听的认真!所有人都觉得收获多多,干货多多。
不过最重要的干货在这里,——
交流结束前,陈军、王军两位大师又和我们分享了拍摄心得,王军的60天的垒球故事,或静或动、或独立或团队、或傲立万物之上或嵌入深墙之中,故事已深入家研会人心;陈军曾经花了半年时间,风雨无阻每天拍摄同一个蚂蚁窝,从周边的绿树拍到枯枝。在关注拍摄同一个物体的漫长过程中,把光影的把握也变得游刃有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说摄影是一种“术”,那么想要深入的走下去,用心地去坚持,才是真正的“道”!
什么是天台县家庭教育研究会?(简称家研会)
以组织亲子活动为切入点,迅速发展为集教育、社交、公益为一体的民间组织。成立于2014年11月的组织,现有的一千多名会员皆是由朋友介绍或自动慕名申请加入。目前下设:家长参加为主的摄影、非洲鼓、洞箫、太极、一起做早餐、团体成长等;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观影、徒步、读书分享、蒲公英小队等项目组,每个小组都有专门的负责团队,定期开展活动。我们的理念是:乐活!幸福可触摸、全家共成长!
这一年多时间我们做了什么?
从几十个人开始直到千人,没有主动邀约,入群还需介绍人申请,便这样一直壮大着。五十多场次的活动都办得精益求精,其中蒲公英小队活动从第三次开始就有了企业及政府部门的赞助,历次策划方案更是各学校家委会活动争相模仿的对象,为一些景区增创游览新线路。观影会也是其中的一个品牌,一些热心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免费赞助场地,两个星期一次的集中观影,经典的影片、孩子自己的主持,无不让活动充满着魅力。一百多人的名额,总是短短几秒钟秒杀完成,吸引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