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七八月的燥热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
湘江奔流不息,一派 欢愉
长着新芽的垂柳,迎风飘荡
朝阳与云雾交相辉映,如梦如幻
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滔滔南来,汩汩北去,过昭山而入长沙城,经三汉矾又转向西北,至乔口而出望城县,再过岳阳入洞庭,流经长沙市境约25公里。湘江两岸赤壁如霞,白砂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构成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表现的就是湘江两岸春来水暖,朝气蓬勃的生活画面。热烈奔放,又婉约悠扬的旋律直击人心。
此曲引子部分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波光粼粼,烟雾迷蒙的美丽景色。如歌的行板,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的低回,时而激扬高唱,甚为柔媚动人。中段由羽调式到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富有湖南花鼓戏特有的韵味,热烈中隐有鼓声点点,又有深情交融、奔放洒脱、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在其中,几番递升的旋律把乐曲层层推向高潮。
湖南花鼓戏的鼓点节奏过门音乐作为非常有特色的中心旋律多次出现,为全曲增添了亮点色彩,使乐曲的情绪热烈中隐含鼓点声声,深情中又不乏豪放潇洒之感。
该视频为《春到湘江》教学节选,完整教学视频请至官网观看
杨博老师九岁开始学习竹笛,2011年师从于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可奇,在校期间多次参加院系内各种大中小型演出,2015年至今受聘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笛箫协会出任指导老师,并数十次以指导教师身份受邀参加武汉市各大高校音乐汇演。
在他演奏的《春到湘江》之中,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赞美与喜爱之情,江水的波涛,摇橹划桨,情意绵绵,生动地刻画出了湘江两岸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
杨老师的讲课风格非常大气、细致,逐句示范,标注技巧,深入浅出,特别注重曲子情感的表达。爱音乐的你不妨跟着杨老师一起感受下湘江的美景吧。
识别二维码观看完整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