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八音”是指哪八类乐器?

“八音”是指哪八类乐器?

2022-06-28 00:03:14


古人认为音乐是圣洁的,可以洁净人的思想,创作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


八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



“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qìng,音庆);“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xūn,音勋、缶(fou,音否);“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筚篥、篪(chi,音迟。古代两端封闭的笛子);“匏”(páo,音刨)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柷(zhù,音祝)、敔(yǔ,音语)。



八音之金:钟


金属制的打击乐器。商代以来的钟为铜制,多是大、小三枚组合起来的编钟,成为依一定音列组成的旋律乐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日渐增多,以九枚一组的居多。秦代以后,沿用于历代宫廷雅乐中的钟多为呈圆形,每钟发一音。


八音之石:磬


玉、石等材料制成的打击乐器。甲骨文中磬字,形同曲尺,悬挂在架上。左半像悬石,右半像用手执捶敲击。


《尚书·益稷》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即指磬。考古发现有约为夏代的东下冯遗址石磬,系打制而成,表明磬可能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祭祀、宴享等礼义活动的雅乐中,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



八音之土:埙


用土烧制的吹奏乐器。战国时期赵国史书《世本》载:“埙,暴辛公所造。”《拾遗记》载:“疱羲灼土为埙。”这类传说虽不可信,但也说明埙的历史很久远。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有一个吹孔的陶埙,距今约七千余年,是目前最早的实物。


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但是在古代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乐器——缶(fou)。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类似水碗的演奏形式——“击缶”。缶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易·离》中记载:“不鼓缶而歌”,《诗经·陈风》中亦有“坎其击缶”。


八音之木:柷、敔


指木制的打击乐器。柷,形同木升,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其内壁发声,以示乐曲的起始,古代雅乐开始时击之;敔,状如伏虎,背面刻有锯齿,演奏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锯齿,以示乐曲的终结,古代雅乐结束时击奏。


八音之丝:琴、瑟


用梧桐木等木质材料制成的弹拨乐器。《诗经》中已有琴瑟的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古作五弦,周初增为七弦。


古代琴的别称有“绿绮”、“丝桐”等;琴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是常用乐器。在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都以弹琴著称。几千年来,琴的演奏绵延不绝。


瑟,多为25弦,也有14弦、23弦的。每根弦下施柱,用以调节有效弦长。据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25弦瑟,可知它是按五声音阶调弦。瑟的出现年代更早。目前出土的瑟是春秋晚期制品。唐宋以来文献所载和明清宫廷所用的瑟,与周、汉时期出土实物已有较大差异。古代宴享礼仪活动中,多用瑟伴奏歌唱。


八音之匏:笙


竹制的吹奏簧管乐器。甲骨文中有“和”字,即是小笙,说明其起源之久远。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竹管14根,竹制。


笙在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是重要的吹奏乐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有19簧、17簧、13簧数种。唐代改为木制。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说唱伴奏中。


八音之竹:簫管


竹制的吹奏簧管乐器。单管、竖吹。古代箫多为竹制,也有玉制、瓷制的。用于独奏、琴笛合奏或演奏传统竹乐曲。


如龠(音yue月)、形状像笛子,短管,有三孔、六孔、七孔之分、箫,最初用一组长短不等的细竹管按音律编排而成,如鸟翼状,叫“排箫”,后来只用一根竹管制成,竖吹得叫“洞箫”。

排箫


洞箫


八音之革:鼓


指皮革制成的鼓类打击乐器。《诗经•关雉》中记载:“窈窕淑女,钟革乐之。”


《吕氏春秋侈乐》载:“为木革之声若雷,为金石之声责若霆。”其中的革、木革,都是形容鼓的音乐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一花一世界,一诗一情怀

读完这九百字,你就懂了中华五千年

诗词故事|被汪伦骗到“桃花潭”的李白

那些文艺而有韵味的句子! 第一眼就被美到了

跟《那年花开月正圆》学表白:诗词表白,爱意满满

古典文学与诗词

『独具一格的古诗词公众号,领略古典文学之美』

古文|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古代风俗

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