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琵琶老店客栈 塞外有家的感觉
大同琵琶老店是大同的最古老的字号,琵琶老店微信是一个宣传大同本土文化的平台.我们坚持原创,做到有看点,更有亮点,我们的公众号是PPLDKZ
大同的大字,就体现出了城市的风格,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大同不是一个大城市,但处处体现着一种大城市的风格,无论是大同的那个厂子,都体现着一个大,一个生产糖果的厂子,在大同的竟然有着一千多的职工 ,这里的产品相对也多,仅糖果的生产就有二百多种,1973年,这些糖果还受到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的称赞,197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这在全国的食品企业也不是很多,当时大同的糖果就可比肩上海、北京与天津,这就是大同的城市的特点,不做便罢,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可惜这一切,只能是一个记忆!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年的糖果比以前多了许多,因为从班里的女孩们突然热衷于积攒糖纸就可看出,所以我也心血来潮加入了收藏糖纸的队伍。我把吃过的糖纸一张张地小心留存下来,有纸质的糖纸,也有透明质感的玻璃糖纸,五颜六色像夏日艳丽的蝴蝶,每张糖纸上都绘着生动的图案,不论是花鸟虫鱼、还是风景动物卡通的图案都是符合儿童情趣的图画。有的糖纸如若不小心粘上了糖,我就把它们浸泡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再把它们一张张地贴在朝阳的窗户上;有的糖纸如果褶皱太多,我就把它们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也可以把糖纸夹在废旧的书页中,数日之后再取出来平展如新。那时候的糖纸还成为同学之间传递友谊的使者,我们会跟别人交换一些自己没有的糖纸,也会把自己拥有的稀有糖纸主动送给好朋友。
我们在这里放上大同蛋厂,也就是以后的大同综合食品厂生产的部分水果糖纸,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时代,重温那个甜甜的记忆!
我把最爱的黄油球放在首个,让大家感受一下那个甜甜的味道!
咱大同的高梁糖也是一个硬牌子
不曾忘记的大同酥糖
关注大同 这是一份情,关注大同琵琶老店客栈,这是一份爱,因为一个是千年老城,一个是千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