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儿童的教学中,分层提示的教学方式很必要。我们希望特殊儿童能够无限接近正常儿童,但由于先天发育的一些原因,很多知识学起来没有那么容易。如果我们按照教授正常儿童的方式去教授他们,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我们可能要把一个任务分解为几个层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下面,我以教小朋友吹笛子(口肌训练)为例,讲解什么叫分层提示:如果一个小朋友怎么都不会吹笛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1、捏住鼻子,让小朋友憋气,憋不住之后从嘴巴内向外喷气;
2、捏住鼻子,同时将1#笛子放入儿童的嘴巴内,直至儿童憋气吹出汽笛声音;
3、笛子放入儿童嘴巴里,手放到儿童的鼻子上,此时不用捏,只是触觉提示,引导儿童主动憋气吹响汽笛;
4、笛子放入儿童嘴巴里,手只是抬起来,也不用再放到儿童鼻子上,儿童看见手势即明白要主动憋气吹响汽笛;
5、正常放置汽笛,儿童自然吹响。
这就是分层提示教学在口肌训练中的应用,主要过程就是“完全提示→部分提示→触觉提示→视觉提示→没有提示”的过程。一般来说,只要前一个步骤完全掌握,就可以将提示的方式改变(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箭头顺序,最终我们只是希望提示越来越少),进行下一个教学步骤,直至儿童完全不需要任何辅助,就能自己完成任务。
除了口肌发音课程,认知理解课程中分层提示的方法运用更为广泛,下面我将举例说明如何在动作模仿中运用分层提示:
A.目标:指认苹果
-没有提示:(指令)皓皓,指一指苹果。
-视觉提示:(双手收拢做苹果状)皓皓,指一指苹果。
-触觉提示:提示后,老师用手轻触孩子手指,等待孩子自己做出动作。
-部分提示:提示后,抓住儿童小手,等待孩子自己做出动作。
-完全提示:抓起小手,辅助儿童完成“指认苹果”动作。
B.目标:教会孩子洗手
-没有提示:(指令)皓皓,洗手。
-视觉提示:(搓搓手的动作)皓皓,洗手。
-触觉提示:提示后,拍拍孩子的小手,等待孩子自己做出洗手的动作。
-部分提示:提示后,抓他的手到水龙头下,等待孩子自己做出洗手的动作。
-完全提示:抓他的手到水龙头下,并搓动儿童的双手,同时说“洗手”。
所以,没有提示是最难的,直接考验的是儿童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而完全提示则是在我们充分的辅助下,帮助儿童完成任务。根据儿童所处阶段的不同能力水平,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提示方法——视觉提示、触觉提示、部分提示。分层提示是让您的孩子获得下一阶段能力技巧的方法,掌握好分层提示,逐步撤销对儿童的辅助,对提升儿童的独立学习能力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