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

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

2020-03-12 00:06:30

意人生





吹 

(唐·杜甫)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 点击下方音乐,聆听最美乐曲

 ▼ 



笛 情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由夔州移寓西阁时,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

 

由听到吹笛声而引发感怀,秋山静寂,皓月悬空,清风萧瑟,横笛数声,牵动万千愁思。


有《风俗通》说:“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在山水、羁旅诗中,笛有着广泛的表情达意的动能,最常见的是牵引怀乡的情愫


月明风清的秋夜,本是适于亲人故友欢会的良辰美景,而今夜,这凄恻哀伤、声声彻耳的“断肠声”,却只能使人更感寥落、凄清了借他人之笛音写自己之乡思,极具共鸣感

 

“风”“月”二字,虚实相生。一写声象,“律吕相和切”照应上句的“巧”字,写笛音之悠扬宛转,这是写实;一写景象,“月傍关山”,写明月映照关山的图景,诗人在缠绵悱恻的笛音中神游万里关山,思绪如同这澄澈如水的月光漫漶开去,这是虚写。


遥想当此中宵月明之际,胡骑行军北归,听了这笛曲之后,诗人萌生出南行的愿望。上下对仗工稳,由远及近,以胡人之北归来映衬“我”的思乡之切


在古诗中,月色、笛声、江南常连缀一起,表达幽怨的乡思之情。如唐代诗人李益的《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尾联道出全诗主旨,“故园杨柳今摇落”是客居异乡的诗人对“故园”风景的悬揣,想必在如此萧瑟的清秋时节,杨柳早已枯黄、零落了;可是“我”,还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是以杨柳之衰映衬自己的迟暮之悲


以反问收束,如何在忧愁的煎熬中度此余生呢?这一自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全诗善用烘云托月之法,由闻笛入手,多方铺垫,反复渲染,逐层推进,沉郁顿挫。此诗多用问句,或兴感、或写景、或抒情,将乡愁国忧与感时伤世之情表达得尤为酣畅


 

          ◆    ◆           



编辑 | 冷茉

图片 | 网络


▲ 点击上方图片 收获更多诗意



 人只有在最安静的时刻,

才能抵达灵魂的最深处,

才能安享生命中的繁华。


花花世界,浮华人生,

每个人都该静默淡然。


把那最平淡的日子,

梳理成诗意的风景。 

乐下诗词
还自己一段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