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大同旅游-琵琶老店

大同旅游-琵琶老店

2020-10-23 22:31:11

一提到老字号,我们常会想到的是百年老店,然而在山西大同有一个老店,据说已传承了两千余年,可谓中国最古老的字号。琵琶老店作为老字号中的第一店,在古城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店铺之中,名声很响。


因昭君出塞而得名,琵琶老店在大同市城区大西街四十六号,原名东胜店,系一韩姓人经营。
  相传,西汉元帝时,有个美丽的女子,姓王,名嫱,字昭君,年纪很小就被选入皇宫,当了一名普通宫女。,也有友好交往,当呼韩邪单于要与汉朝联姻、永结亲好时,汉元帝慨然许诺并在后宫挑选宫女,又将年号改为“竟宁”,希望国家能长久安宁。王昭君不甘忍受深宫的寂寞和凄凉,于是自请远嫁匈奴,担任“和亲使者”之重任,汉元帝便将昭君以“公主”身份赐给呼韩邪单于。临行饯别宴会上,皇帝才发现昭君有沉鱼落雁的容貌,史载:“……丰容靓饰,光照汉廷,元帝大惊。”
呼韩邪单于娶了王昭君很是高兴,封她为宁胡阏氏(相当于汉人的皇后),两个人生有一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前阏氏生的儿子雕陶莫皋继为单于,按照回族“父死娶后母”的风俗,王昭君又做了少单于的妻子,又生了两个女儿。王昭君出塞和亲,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友谊,两个民族自此以后和睦亲善、友好往来,60余年间没有战争,呈现出“边城宴(晚)闭,牛马布野”的和平局面。王昭君教化匈奴妇女纺纱、织布、制衣……很受匈奴人尊敬爱戴。她死后,匈奴人民在大黑河畔(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修建了气势巍然、独立苍穹的昭君墓。
  传说王昭君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为了民族和睦,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出塞路过大同(平城)曾在此店小住。日落西山,灯烛点燃之际,王昭君便弹起琵琶,倾述着离别故乡之苦,一夜哭唱思乡之情,琴声如醉如痴、如诉如泣,激越时如珠玉走盘,舒缓处似行云流水。在寂静空寥的夜色中,哀怨的曲调,哭哑了的嗓音,让古城人听得分外真切。据说通晓音律的民间艺人将曲谱记录下来,在平城百姓中传唱,演变成为后来的大同民间戏曲“耍孩儿腔”。
  临别时,昭君将琵琶留在店里以作纪念,韩姓店家为纪念这位和平使者,遂将店名改为“琵琶老店”。


  当昭君继续上路,大同百姓夹道欢送。过了武州塞,看见了外长城。汉马停步不前,只得换上匈奴的坐骑。昭君扶着马背说:“连马也知道留恋国土,我却要离乡远去。”当她看到一望无际的烽火台,想到为了两国和好,永不交战,毅然换马北上。这就是“汉马不过边城”的故事。至今此地还留下昭君乘骑的蹄痕,此地也遂称”蹄窟岭”。
牌匾一直挂到了解放后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赠别前蔚州契范使君》的诗句中写道:“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生动地反映了白登之战和昭君出塞给历史留下的深远影响。
  民国二十五年,大同人氏白志谦写出的《云冈石窟寺记》一书中,记载了六个旅馆,其中介绍琵琶老店时称“该店设施尚好,饭菜每人每日一元”可见当时琵琶老店是大同的名店。
  相传唐懿宗显通年间(860年——873年)大同军节度使段文楚,将一块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亲笔书写的“琵琶老店”四字牌匾,悬挂在该店门上,从此琵琶老店远近驰名,迎来八方客,生意达四海。
  这座千年老店是一处临街建筑,古朴典雅的大门楼临街而立,“琵琶老店”的牌匾一直挂到了解放后。进了门楼,是40余米长的走廊,走廊往南是宽阔的中院,东西两边建有许多房屋。出了中院往南,则是更为宽阔的大院,大院里套着东院、南院等小院,两小院都是大同四合院式结构。整个老店南北长100余米,房屋约数十间。
  不难想象,从建筑格局来看,当年琵琶老店作为一家客栈,经营上是分档次的。中院里那些普通的房屋,大概用来接待普通客人,南边大院里的房屋建的较为讲究,都是两出水的瓦房,除了店家居住外,大概主要用来接待一些有身份和有钱的客人。据说到了20世纪30年代,琵琶老店依然生意兴隆,被列为一类旅店。1960年该客栈才停业。
  琵琶老店是在后来的旧城改造中消失的,如今千年老店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块牌匾躺在市博物馆内,成为文物,想起来不免让人叹息。
民族和睦的千古绝唱
  让人回味无穷的老字号是昔日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已成了老大同人不可抹去的一道回忆,老字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民族的优秀遗产,是一个地区重要的人文景观,是跨越时空的历史见证,老字号最值得珍惜的是其品牌和文化内涵,而不一定是经营方式或资金来源。近年来,大同市政府对老城街巷进行改造整治,把72条绵绵小巷修葺一新,同时还修复了东城墙、南城墙,修复了城内十大景点,老城区像被尘封的历史,翻开后虽是铅华落尽,却依然古朴淡定、韵味十足。这些古巷、古建筑在人们的怀旧情怀中得到了保护和修复,藏在城市繁华深处的老字号焕发了精神。修复古城为恢复老字号提供了保障,重振这些老字号逢天时、地利、人和。
“昭君出塞”,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汉与匈奴之间民族和睦相处的千古绝唱的故事。正是这位女子以大义为重,主动出塞和亲,使汉朝与匈奴边塞的烽烟熄灭了半个世纪,增进了汉族与匈奴之间的民族团结。大同作为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会聚、碰撞之地,其民族融合的意义极为深远,“琵琶老店”的故事姑且不论真伪,“昭君出塞”故事在大同古城中与某种事物有着意境上的关联,正是体现了古城人历来对民族团结、边塞和平最为朴素和美好的祈愿。
  每一个字号的背后,都有一个几代人共同守望的不灭梦想,都有一种永不衰竭的传世精神。它们的商品源远流长,继承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凝结了历代经营者的智慧和汗水。现代企业如果传承了老字号的商道或是老字号特色商品的精髓,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才能有望打造百年企业,成为下一世纪的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