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李衍长:亡国之君和他的断肠词(强烈推荐)

李衍长:亡国之君和他的断肠词(强烈推荐)

2021-05-06 02:30:33




亡国之君和他的断肠词


 李衍长

 

公元961年,南唐中主李璟驾崩,其子李煜继位,史称南唐后主。他能诗文,通音乐,擅绘画,尤工于词。其时的南唐,偏居江南一隅,内忧外患,已是病入膏肓了。

 

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词人,其作品在当时也广为传唱。李煜年少时,受父亲李璟的影响,勤奋读书,乐于填词。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诗词天赋,这从他的早期作品中就可看出端倪。

 

晓月堕,宿云微,

无语枕凭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

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

留待舞人归。

 

《喜迁莺》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晓月已经慢慢坠落,晚上的云开始消散,天快亮了.这正是该熟睡的时候,然而词人却醒着,辗转反侧.原因是:"梦回芳草".他做梦梦到了思念的人,午夜醒来思念已极,再也无法入睡.想借雁队与远方的人互传相思之情,可是天远雁难来,自己相思难寄,伊人也音信无凭.依依的思念,却无可托付。

 

鸟声飞散,晚春的花朵也纷乱.画堂深院,更添了离人的寂寞愁绪.词人看着庭院中满地的落花,不禁想:就这样不要打扫落花,任由他飘落在庭前,等待我思念的人回来看。

 

全词由梦开头,而由"舞人归"结尾,虚实结合,很有意境.结尾更是意味深远。词人为什么要任由落花满地而不打扫,要留给思念的人看呢?也许是为了告诉她,自己相思难眠,等得辛苦。也许是要提醒她:青春年华,美好时光,也如同春光一样匆匆而逝,转眼落红满地了。你不要一个人在外面虚度了这大好时光,快回来和我同度!这落花,就如同逝去了就再也回不来的青春年华。词写得缠绵悱恻,让人读后肝肠欲断。

 

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这首《长相思》是李煜早期作品中一首描写闺怨的词。


上片写女子的外貌。这位女子,她的头发如云般蓬松浓密,头上的玉簪如梭.衣着淡雅.是个气质高雅容貌艳丽的女子.这样可爱的女子,想象中本应该春风得意,快乐的很.可是,她并不快乐,在微微的皱着眉。

 

这首词笔锋转的巧妙,给读者一种突如其来之感。为什么不快乐呢?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作者没有说,下片却转而写周围环境:风雨相和.秋天本就容易引人忧思,偏又风雨相侵,更添苦闷情绪。但这还不够,雨打芭蕉,风吹残叶,窗外秋意更浓,内心秋思更苦。夜那么长,又风雨相和,听着风声,雨声,芭蕉声,帘内的人,更添寂寞情绪,却无可奈何。原来,秋思就是她上片中,眉头紧锁的原因啊!

 

整首词惜墨如金,寥寥几笔,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人与景,景与情相交映,浑然一体.通篇写愁,却不见愁字.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

 

拥有一副文人气质的李煜,是不适合做皇帝的。在宫中,李煜疏于朝政,终日和妃子乐师们厮混在一起,饮酒作乐,填词消遣。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玉楼春》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词中描写了宫廷中夜宴歌舞的盛况。

 

上片写歌舞夜宴的盛大场面。嫔娥们晚妆登场,明艳照人,鱼贯而入。精美的乐器不断弹奏出优美的《霓裳羽衣舞》曲调,悠扬的乐声传至远方水天相接处。宫中香料的香气随着风飘散,作者有些醉了,兴奋得依着曲调在栏杆上打着节拍.到此,夜宴的盛况呼之欲出。结尾不放烛花却让马蹄踏着月色前进,文人的雅致冲淡了前面奢华的盛况,使整首词进入了一个抒情而又韵味十足的境地而又显得淋漓尽致..

 

历来词坛都认为,愁苦之词易佳,而欢愉之词难工。此词前半片描写歌舞夜宴的盛况,而结尾易流俗。而后主此词结尾,纯真风雅,由盛况转清淡而又丝毫不觉突兀,过渡得自然而然而又使整首词脱离了一般的宫廷奢华生活的描写,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作者艺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

 

同样是描写宫廷生活的作品,这《浣溪沙》却写得别开生面,让人看后耳目一新,难以忘怀。

 

词的上片,描写了通宵歌舞的宫廷生活.下片写佳人的舞姿,发散钗落.作者酒醉不支,却以花解酒,继续饮宴.最后一句侧面描写这一歌舞活动的喧闹。

 

太阳已经升到三丈高了,宫女在香炉里依次添上香料.红锦织成的地毯,随着舞者的舞步褶皱着.,头上的发钗也随之滑落。作者酒意微醉,不时拈起花朵,闻着花气醒酒,别殿也能遥遥听到这里的喧闹的乐声。

 

此词描写的是宫中的一次歌舞活动。一个透字,是对时间的精彩描写。地衣随步皱,可知舞点之急.那么金钗溜,也就自然而然。舞者的舞泰,描写的鲜活得很。

 

所有的描写,都是近景。最后一句,视角拉远,写到远处的别殿,就使得原本拘于一处的歌舞描写,多了一种想象的空间。

 

这首词,只是宫廷生活的一个场景描写,客观来讲格调并不高。但是透,,溜三字,用的巧妙.最后刹尾,由近及远.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在李煜众多的红粉佳人中,唯独使他最为牵挂的是他的梦中情人兼皇后的绝世佳人小周后。说起小周后,还有一段凄美爱情佳话呢!

 

小周后是大周后周蔷的同胞妹妹周薇。她比姐姐小十四岁,李煜与周蔷结婚时,周薇年仅五岁。随着时光的流逝,十年后,这个当年混沌未开的小女孩已出落成婀娜多姿国色天香的花季少女了。周薇天生活泼,美丽可人,深受后主李煜母后的喜爱,时常派人接她到宫中小住。周薇酷似初入宫时的姐姐,只是她比姐姐更年轻、更活泼,更漂亮。随着接触的增多,李煜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后来姐姐不幸病逝,周薇便被封为皇后,人们便把她称作小周后。

 

花季少女能当上皇后。全是出于偶然的一次机遇。那年二十九岁的大周后突然生病,久治不愈。李煜十分着急,便召大周后的家人入宫探视。大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入宫问候。大周后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然而,由于大周后父母因家事繁冗,不能不回去,就留下年刚破瓜的妹妹在官中陪伴姐姐。

 

这样一来二去,周薇和李煜见面次数就不由得多了起来。李煜见如此风华正茂的纯情美人,不禁怦然心动,便想方设法把她引到后花园,二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

 

后来,大周后知道了这件事,一时气恼,病情日益加重。不久便撒手尘寰,魂归道山。李煜见大周后病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

 

北宋开宝元年,即公元968年,也就是大周后病逝的第二年,李煜正式举行婚礼,又一次用皇家最高规格的仪仗迎娶周薇,封为皇后,人称小周后。自此,李煜变成闲云野鹤,再也不管朝政大事,日日与小周后成双成对,游览金陵美景。耳鬓厮磨,吟诗作对,过着才子佳人的浪漫生活。

 

然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南唐内外交困,长于艺术的李煜对国家大事束手无策。久被国事折磨的李煜,只有在小周后的柔情和妩媚下,才感到自己的生活仍有乐趣可言,但这更使他无心处理朝政,整日与小周后浪迹在一起。

 

铜簧韵脆锵寒竹,

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

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

未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

魂迷春梦中。

 

这首《菩萨蛮》是描写李煜与小周后当初相识相爱,相互调情的情景。

 

词的上片写男女调情。奏乐者的玉手,在乐器上拨弄,丝竹便奏出了美妙的乐曲。乐美,但奏乐的人更美。她如秋水般的目光向男主人公投来,大胆的表露着心中的爱慕之情,男女二人眉目传情,心意相通。下片写欢情不成的感伤。首句意承上片,两人情意相通后,却未能情意和谐而成云雨之欢,原因是“深绣户”,大概是深宫之中不便偷欢。只有在梦中才能相会。因此后面才有“成空”之语。表达了两人相见恨晚之情。

 

五年之后,北宋向南唐发动了全面进攻,金陵失陷,南唐灭亡。李煜成了亡国之君。他按照北宋的要求,率领王公后妃、百官僚属经过数月的艰难跋涉,来到宋城开封,朝觐北宋皇帝赵匡胤。却得到了一个带有极大侮辱性质的封爵“违命侯”。但李煜为了南唐的黎民百姓,肉袒而出城请降,以换取江南的平安,百姓的安宁。不管怎么说,李煜的这份勇气还是值得赞赏的。在最后时刻,李煜终于做了一回有骨气,敢担当的大男人。他在《破阵子》一词中写道: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巨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唱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坦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转,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此词采取对比的手法,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盛极而衰,喜极而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南唐后主写罢降表,随手写下这首沉痛的《破阵子》,被押解北上汴京。按理来说,一个王朝在自己的手中被断送,理应愧对祖宗牌位痛哭流涕,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锦绣山河,愧对天下苍生,愧对黎民百姓,而李后主却是垂泪对宫娥,可见李煜只是一位性情中人,而不是一个好的君主。




李煜被押解到北宋的京都汴梁之后,被封为违命侯,由昔日万人朝拜的君主变成了寄人篱下阶下囚。过着长吁短叹,终日以泪洗面的清苦的日子。他茶饭不思,寝食不安。好在尚有小周后相伴,虽然总算增加了他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但是他度日如年,依旧感到无尽的悲凉与失落。因此他在《浪淘沙》一词中写道: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天上人间今非昔比了。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相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事实证明,李煜这首词,颇具前瞻性,为以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真是一语成谶。

 

就在这年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光斧影”中,不明不白地崩驾,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称帝,史称宋太宗,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当年十一月,他废掉李煜的爵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表面上看,似乎意味着李煜身份的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常常用言语侮辱李煜,使李煜感到如芒在背,十分难堪。尽管面对太宗的羞辱还要强颜欢笑,而内心却更加充满了无限的伤痛。

 

最让李煜痛心疾首的是,小周后跟他降宋后虽然被封为郑国夫人,但自己却无力保护。太平兴国三年的元宵佳节,各命妇循例应入宫恭贺。小周后也照例到宫内去庆贺。不料小周后自元宵入宫,过了数日,还不见回来,李煜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中长吁短叹,茶饭不思,度日如年,却又无可奈何。一直到正月将尽,小周后才从宫中放出,乘轿回归府邸。

 

李煜连忙将小周后迎入房中,只见她倒在床上,掩面痛哭,便料定必有事故。待到夜间行将就寝,李煜悄悄地向小周后细问情由。小周后终于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闻于墙外。无奈,李煜只有低头忍受,宛转避去,一言也不敢出口。

 

原来赵光义表面上优待李煜,其实早看上了生得花容月貌的小周后。那日进宫,朝贺太宗及皇后,众命妇各散归。赵光义却假皇后口谕要小周后留下磋商女红,把她留在内宫。小周后信以为真,只满心欢喜在内宫候召。谁知当晚却等来急不可耐的赵光义,逼着她先是侍宴倒酒后又入帐侍寝。小周后哪敢违抗,为了李煜的安全,她无可奈何含泪顺从了这个荒淫无耻的小人。从元宵佳节进宫,至正月将尽,赵光义方才放她出宫。一连半个多月,赵光义一直缠着小周后,行则并肩,寝则叠股,常人不堪忍睹。

 

更为可气的是,赵光义贵为皇帝,实为流氓。他行为变态,常常当着众人之面,凌辱小周后。不仅如此,赵光义竟还厚颜无耻地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不堪入目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后来被题为《熙陵幸小周后图》。对于这幅画作,明代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一书中就曾描写道:“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明代另一文人姚士麟的《见只编》也说,这幅画上:“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

 

由此看来,赵光义不光是一个十足的荒淫无耻之徒,还是一位变态的色魔。与其说是对小周后的“行幸”,还不如说是对小周后的。元代文人冯海粟看到这幅惨不忍睹的“写生”画后,愤然题诗曰:

 

江南剩得李花开,

也被君王强折来;

怪底金风冲地起,

御园红紫满龙堆。

 

就是这样,小周后日夜受尽非人的折磨,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而生性懦弱的李煜知道这一切后,毫无办法,不禁长叹一声,仰天流泪。无奈之下,只好把一腔愁苦付之笔底,一首又一首地填写思念故国的词曲,来表达自己丧国之痛,寄托爱妻的受侮辱之恨。一时间,这些充满亡国之痛的词赋传遍了江南,广为南唐故国百姓传唱,每唱一遍,对故国的思念和旧主的眷恋便加了一分。其中李煜的《乌夜啼》一词被传唱得最为广泛: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自此以后,赵光义以皇后与众命妇磋商女红或赏花为名,经常强召小周后及众命妇一起入宫。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小周后入宫“参拜皇后”之后,赵光义都要将她“挽留”在宫中多住好几天。为了李煜的安全,小周后只能忍辱负重,满足赵光义的淫威。每次回来,李煜望着小周后那充满屈辱和痛苦的泪眼,只得唉声叹气,自惭自责地陪着她悄悄流泪。

 

每次小周后应召人宫,李煜就失魂落魄,坐卧不安,彻夜难眠,望眼欲穿。李煜是个性情中人,他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感情,却任由它自然流露,被他填写在一首首词里。他对故国的思念终于让太宗动起了杀机,赵光义深知李煜才华过人,随着那些动人心弦的词话四处流转,有李煜在世的一天,南唐故地的人心就不安稳。轻者影响国家的稳定,重者动摇国家的根基。

 

从金陵的安富尊荣的享乐生活,到开封的萧索凄凉,李煜和小周后满腔都是悲愤和怨恨。公元978年的乞巧节。这天正好是李煜四十二岁生日,几位旧臣偷偷为李煜拜寿。酒过三巡,沦落在异乡受人凌辱到几乎麻木的李煜,不觉又勾起了对不堪回首诸多往事的苦思苦恋。李煜回忆起以前的歌舞欢饮,回忆在江南时节,群臣祝贺,赐酒赐宴,歌舞欢饮的盛大场景;低头看,现在只有孤零零的夫妻二人。前后对比,倍加伤感。不由触动愁肠,胸中的悲愤,如洪水般决堤而出。那些痛苦的,快乐的记忆汇集在一起,挥笔写下了一阕感旧的词作,他终于用这首词道出了自己无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绪。由此也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感人,成就也最高的诗词作品《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从一个天问式的起句开头,任一腔波澜壮阔的感情在胸中激荡,昔日的美丽河山,故宫、故国、故人------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痛苦的记忆。一个“愁”字,包容了大多的感慨。江啊,一条多么美丽的江,这是南方的江,故乡的江,生我养我的江,如今久违了而时刻不能忘怀的江。归根结底,李煜失去的非同小可,而是一个国家,一个富庶繁华、江山美丽的国家。失去的是这个国家的山川物产、宫殿、珍宝、皇后、嫔妃、子民;失去的是作为人主的尊严和自由。这巨大的失落,浩瀚无边,痛苦难描。幸好,他失落的故国,有一条这样的大江。于是,他信手拿来,把这条春水涨满的江,不断流逝的江,作为这巨大失落的载体。于是,这首《虞美人》成了李煜诗词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也成了李煜的绝笔,和他四十二年人生的一个完美的句号。

 

小周后看了这首词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便眼含珠泪,低鬟敛袂,轻启朱唇,轻轻唱了起来。李煜乘着酒兴亲自吹着玉笛相和。虽然这一吹一唱,并无别的乐器,相和迭奏却也宛转抑扬,音韵凄楚,动人心魄。哪知这笛韵歌声,早为赵光义派来暗地监视的人,听得明白,飞奔至宫中,把这一切报告给了流氓皇帝赵光义。

 

李煜这边又是牢骚又是情绪激昂的填词,消息传到了赵光义的耳中,这首词终于令赵光义勃然大怒,顿起杀机。他立即命令秦王赵廷美代表他前去祝寿,用一剂“牵机鸩”的药酒,毒杀李煜。李煜饮下这药酒后,口吐白沫,脸成紫肝,肢体抽搐,手脚忽拳忽曲,头或俯或仰,身首相接好似牵机一般,不能停止。小周后吓得魂飞魄散,双手抱住李煜,哭着问他何处难受。后主李煜口不能言,倒在床上,依在小周后的怀里,瞬间,已是气息全无,痛苦而亡了。

 

赵光义得知李煜已死,一边大张旗鼓地赐祭赐葬,一边荒淫无耻地宣诏小周后进宫。如果说,以前小周后委身赵光义,是因为李煜在他的手中,为了夫君的性命而不得不而为之,而今,夫君已死在了他的手中,她也再也没有什么牵挂了。悲愤难禁的小周后拒绝入宫,决心以死相抗,不久便绝食身亡,追随李煜而撒手人寰。一代绝世美人就这样在赵光义邪恶地凌辱之下而香消玉殒。

 



纵观李煜的词,大致可以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亡国之前的作品,另一部分是亡国之后的作品。亡国之前的作品,大都是描写宫廷繁华,男女情爱;亡国之后的作品,大都是书写对故国的怀恋与追思。前期作品浮艳,后期作品深沉。他的词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抒情。他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抒写自已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这对抒情诗来说,原是不假外求的最为本色的东西。因而他的词无论伤春伤别,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哀感动人。同时,李煜又善于把自已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已的不幸和哀苦。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其余词作也大多如此。李煜的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包孕极丰,寄慨颇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艺术修养是做不到的。

 

李煜死了,南唐也彻底地灭亡了。作为一位君主,李煜显然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位词人,李煜用他的笔在中国文学史上立下了一座令人翘楚的丰碑。笔者在一首散文诗中写到了李煜,就用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你把万里河山搁在了宫外,搁给青青的荒草,搁给嘤嘤的鸟鸣。却把帝王的宝座填进一首词里,平平仄仄,在歌女艳丽的红唇上,摇曳成一阕柔柔的骊歌。

高蹈的音符,是你宠爱的妃子;

优美的旋律,是你忠贞的子民。

长长的韵脚,是你不尽的情思;

忧伤的曲谱,是你滴血的魂灵。

你从颤抖的琴弦上走来,踏着迷人的月色,与歌女一同分享流水似的明月。闪闪烁烁的波光里,不知今年是何年?今夕是何夕?

春意阑珊。

阑珊春意。

你从帝王的宝座上一脚踏空,跌进了一阕词的意境。蓦然回首,故国成了一滴巨大的眼泪,一阕不堪回首的苦词。

你垂下落日的头颅,陷入一支洞箫幽怨的怀抱,一江春水,流入你的浩浩愁肠。

 一位失败的帝王;

一位成功的词人。”








李衍长,男,执业医师,业余写作,己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咱们村》原创媒体

第680期




《咱们村》----天下游子的心灵家园!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


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咱们村》敞开温暖的怀抱,欢迎全国各地作者投稿。




?  

投稿须知


《咱们村》作家交流QQ群: 297626627

投稿邮箱:2434470285@qq.com

白山湖读者QQ群:201700861

主编微信gufeng-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