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音乐导聆第二期 琵琶艺术

音乐导聆第二期 琵琶艺术

2022-06-19 01:12:56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

也是最富特点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

有着丰富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表现力。

《十面埋伏》是一首经典的琵琶古曲,

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作品,

也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十面埋伏》又名《阳平楚》,

其曲谱最早见于清代华秋平编译的

《华秋平琵琶谱》。

乐曲壮丽辉煌,

风格雄伟奇特,

生动地描绘了“楚汉之争”的故事情节,

着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

琵琶武曲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扫弦、

快夹扫、煞音、绞弦、满轮等。

《十面埋伏》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列营、

吹打、点将、排阵、走队,

主要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

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

第二部分为埋伏、

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呐喊,

是全曲的中心部分,

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

第三部分为项王败阵。

为了突出全曲的气势,

《十面埋伏》在引子

一开始就运用了“轮拂”手法,

并做了欲强先弱、欲放先收的艺术处理。


琵琶由西域传入中国

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

重要的弹拨类乐器。

四弦、曲项、

梨形音箱、有相有品,

这些都成为现代琵琶的特点。

在发展中,

琵琶作品形成了小曲和大曲之分。

大曲(套曲)又可以分为文曲与武曲

琵琶小曲多是每曲68拍,少有例外。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琵琶”。

后世遂将那种琵琶称为“阮”、“阮咸”

琵琶的文曲以抒情写景为主,

委婉缠绵,多用左手揉弦和拉弦等技巧。

旋律优美,抒情而富有诗意,

音乐多为慢板,

标题及内容多与月亮有关。

代表作《浔阳月夜》《月儿高》

《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

琵琶的武曲以戏剧性的表现方式为主,

激烈壮观,多用右手的扫拂

和左手绞弦等技巧。

代表性曲目《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

本周所涉及的武曲《十面埋伏》

均为“古曲”,意为:

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人创作的。

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武曲,

描述了楚汉之争垓下决战的历史故事。


推荐曲目:文曲《塞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