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认为,文字与音乐是相通的。今天我要来写一写,当洞箫邂逅古诗词,会有多美呢?
先来看一首王维的诗吧: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诗人王维,据说十分精通音乐,擅长作诗,他创作过许多具有音乐美的诗,成为当时流行歌词的很多,其中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谱上乐曲后,就成为朋友送别时所唱的送别歌。
唐朝人在送别朋友时,就经常唱这支歌。因为全首诗只有四句,每句的字数相同,唱起来有些单调,因此乐工们常将诗句叠唱(反复唱几遍),因此便有了“阳关三叠”这个名称。
就这样,《阳关三叠》成了著名的古曲,而且常常用洞箫这种乐器来演奏。
好了,来欣赏一下谭宝硕版的洞箫《阳关三叠》,看看洞箫遇上古诗词,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听罢此曲,可有所悟?我又不免想起之前写过的一条说说。有生的日子,好好珍惜吧!
其实,我还想再举一个例子,再分享一曲箫曲。那就是我最喜欢的洞箫曲之一《长相思》。
这首乐曲是根据李白的同名诗《长相思》创作而成的,表现了诗人离开了长安之后的离愁别绪。全曲通过对一个怀着相思之苦的旅人的心理刻画,抒发了具有远大抱负却又得不到施展的人的这种复杂心情。
长相思·其一
唐 ·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其二
唐 ·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来欣赏箫曲《长相思》吧! 在清明时节,真的很令人动容哦!
当你用心聆听完,是不是感受到了洞箫与诗词相结合的这种美了呢?还不过瘾?那么,我再为你奉上箫友虔风在公园里吹奏的《长相思》片段。
怎么样?很应景吧?哈哈!
其实,在我看来,诗中就有音乐,音乐中本就有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文字与音乐两者都是不可辜负的。
看来,现在我要把邓紫棋曾经的那句广告词给改了:听说,下雨天,古诗词与洞箫更配哦......
相关阅读:(直接点以下标题即可阅读)
跋涉君和他的洞箫
雨天,迷恋那箫……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轻松关注,免费订阅,更多文章请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写教育心得,也写美文及人生感悟。他不唱苍鹰之歌,只留下一串悲喜交加的驼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