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年味文集(二)

年味文集(二)

2022-04-09 23:03:13


甜甜的记忆

昆明二中   角述键

小的时候,每逢年关将至,内心的那份期待与兴奋便与日俱增。虽然那时只有八九岁,但是在模糊的记忆里,穿新衣、贴对联、放炮仗、吃年糕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说到吃年糕,常常想起那时候过年爷爷给我们姊妹四人讲年糕的故事时的情形。

爷爷总是在大年三十这天,早早去洗个澡,说是去晦气,然后乘着爸爸妈妈收拾年夜饭的时候给我们讲故事,,叼上一只旱烟嘴,点上旱烟,深吸两口,然后悠悠的跟我们说,我们祖上从苏州一带过来,古时的苏州城在春秋时代为吴国重地,当时吴王阖闾命一个叫伍子胥的大臣筑城,建成后吴王大喜,并命名为“阖闾之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

说到这,爷爷有意顿住,卖个关子,头几次,哥哥们还会问爷爷为什么,后来,一说到这,爷爷又卖关子的时候,两个哥哥转身就跑了,大姐回过头扮个鬼脸说:“你都讲了八百遍了,是他怕百姓挨饿,就用糯米磨成粉做了相门城砖,后来救了全城百姓。”说完也跑了,就剩一个我,那时我老搞不懂,为什么那个姓伍的人要用糯米磨的面做城砖,他和我们吃年糕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就缠着爷爷给我讲呀讲,爷爷咧着嘴笑着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他哩。”于是我又问:“那城墙要是被吃了,那坏人不就进城了吗?”爷爷说:“给你讲故事哩。”说着说着,爷爷总会伸出手,在我的头上摸摸,冲我吐出一个旱烟圈,把我熏得也赶快跑了,然后,他在后面哈哈的笑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是从苏州过来的,所以我们家那时候过年,总要吃年糕,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我对年糕就有了不同的记忆。

我记得,我们家的年糕是爸爸妈妈一起准备一起做的。

差年三十还有四五天,就开始准备食料。首先要精选出上好的白米和糯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和起来,淘干净,晒干。白米掺入比例的多少,要看糯米品种的糯性和自己一家的口味偏好而定,妈妈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说,糯米太多过粘,太少会散。然后,要用上好的红豆,煮熟,晒干。之后,我们就去磨米粉和豆沙。记得那时的磨房热闹非凡,磨机日夜轰鸣,人们挑进的是米,挑出的是粉,磨房里箩担排着长长的队。轮到了,过称称米,按份量交钱。大人们在忙着做事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们就三五成群,你追我赶,在磨房外边好一番追逐嬉戏。

准备的食料还有一种就是红糖。那时候,红糖可是稀罕物,妈妈总是在离年关好久时就去集市上买,每次买回来,我就会煞有介事的装作小大人的样子问妈妈,红糖买到了吗,贵不贵之类的,妈妈也总是在没人的时候,找一小块红糖悄悄塞给我,说含在嘴里慢慢化,我拿了那糖,又有点舍不得的分出一点给妈妈,妈妈却笑着说:“真是个甜儿子!”那时我嘴上问着妈妈,我吃了这糖那我们蒸年糕的糖够吗,心里却总觉得妈妈给我的糖太小了,于是有一次,就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把她给我的红糖换成了块大一点的,结果,我吃了那糖的那天晚上就流了鼻血,我也不敢告诉妈妈。

如今想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甜美,我想,妈妈那时为了给我解馋,却又敢让我多吃红糖,该是多么细心的一个妈妈呢。

我们家蒸年糕的时候,也很有意思。


妈妈信佛,常常祭拜观音菩萨,说大年初一要早早的把蒸好的年糕拿了进贡,可以求得一家一年平平安安。于是,吃过年夜饭,我们就有得忙了,要把那天所有的餐具清洗干净,不能沾荤,这些做完,姐姐和两个哥哥一溜烟跑了,忙着和小伙伴们炸炮仗去了,我那时小,不敢玩,就在家,等着爸爸妈妈给我压岁钱,等我拿了压岁钱,哥哥姐姐们还没回来,于是我总想,我有压岁钱了,你们不回来就没有,想着想着,也顾不了妈妈说的守岁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听见妈妈唤猪的声音,我就一骨碌爬起来,只见爸爸在厨房忙着蒸年糕呢,妈妈说,大年初一家里的女子不进厨房,于是我自告奋勇给爸爸打下手,帮爸爸烧火。爸爸边蒸年糕,边告诉我该怎么做。他说,我们家的年糕要蒸四层,白的米粉,红的豆沙拌上红糖,这样一年四季红红火火,四季高升。爸爸让我把火烧得旺旺的,在一层米面上放上豆沙,等蒸汽腾起再上第二层,这叫蒸蒸日上。我那时哪知道这些,努力把火烧旺,很快,热气腾腾的年糕就蒸好了。

把年糕进完观音菩萨,我们就可以一尝美味了。热气腾腾的年糕,甜甜蜜蜜,松软可口,我们姊妹四人,大快朵颐,有时还带一块出门,在玩累了的时候再一饱口福。

这样的记忆,在我小的时候,一直甜甜蜜蜜地伴随着我成长。

后来,长大了,常常不在父母身边,没了儿时的那份期盼,没了儿时的那些激动,可每年回家过年爸爸妈妈都要蒸年糕。

如今想来,儿时对年糕的喜爱,也许更多的是来自这种家的感觉,来自爷爷那懵懵懂懂的故事,来自妈妈的宠爱,来自爸爸的耐心,这些,构成了我对年关的印象,构成了我甜甜的记忆。

没错,年糕甜甜,年味浓浓。

甜甜的年糕,让人回味悠长。




情定腿香

昆明市第二中学 胡瑞方

在我国西南气势磅礴的云岭山脉乌蒙山麓,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山表水秀,物产富饶,阡陌流金,人杰地灵,这就是著名的火腿之乡——宣威市,我的家乡就在这里。

年三十,在我的家乡宣威农村,家家火炉上都会不可或缺地煮着火腿,任由水汽弥漫,煮出盐去,煮出香来,汤汁从清澈变得奶白,待出锅后,一刀下去,香味扑鼻,色泽鲜艳,鲜红的瘦肉和乳白的肥肉相间,冒着滋滋油,还没开饭,便从砧板上拿两块放进嘴里,几十年如一日的味道,我从来都喜爱,记忆中那些关于火腿的故事悄悄漫上心头。

我的父母成年后就走出了宣威的农村,带着我在城市生活,可是每到过年过节,父母总是带我回到老家,回到这里,总会有亲戚以整只火腿相赠,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从父母的言谈中,这大概是宣威农家最重的礼了,收到火腿的我们很是高兴,自然因为我很爱吃。

宣威农家,38万农户26万养猪,每天一日三餐地伺候着,不能缺了一顿。那个时候,猪草是要上山或园子里去采摘的,我记得放假回到老家,我也总跟着奶奶去找猪草,只是我一般是跟去玩的,回来之后就大把大把地切猪草,然后用大锅煮,煮熟了才可以给猪吃,那个时候我可喜欢看这些大白猪吃饭了,它们边吃边摇尾巴一会儿就吃完了,我们这些孩子,看着哈哈大笑,如果你晚一点还不给它们吃饭,它们就饿得哼哼大叫,一个劲儿地用猪嘴拱猪圈门。就这样,一年下来,就长很大了,临近春节,家家户户大张其美,家里老老小小的劳动力要全部出动,哪头猪宰来过年啦哪头猪再养一年啦,他们拿着绳子,用上全身的力气,拴住猪的四只脚,然后齐心协力用三轮车拉往杀猪场。临近过年的杀猪场很是热闹,大人小孩都欢欢喜喜,一边看着一边议论,哪家的猪最大哪家的猪最难抓,我们在边上看得很是专心,听猪被宰前垂死挣扎的叫喊声,看大汉们磨刀杀猪的各种逸闻趣事。回家之后过些日子,等四只猪腿冷凉后,蹲在大人们身旁,看他们用刀先刮去皮面残毛和污物,除净血渍,使其切面平滑,毛光血净。再在修割成琵琶形的鲜腿上用盐腌制,每隔两三天就拿出来上盐一次,从蹄壳开始,逆毛孔向上,用力揉搓皮层,然后悬挂在通风凉爽的房间里,五月后,雨季温和的天气和湿润的气候成就了火腿发酵的天然环境,而在梅雨季节,火腿迎来了最为戏剧化的时刻,它的身上长出了一层绿菌,可别嫌弃这层绿菌,宣威火腿标志性的嫣红色、玫瑰色和火腿的馥郁香气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那个时候,园子里什么菜都有,混着泥土味儿,还有牵牛花的香,一群孩子采几朵牵牛花,跑来跑去,这些乡间最纯粹的快乐丰富着我的童年时光。


上中学后,回老家的机会就少了很多,但是一年四季我还是能如约吃到亲人们自家腌制的火腿,每每谈到家乡,老师同学们有的不知道宣威在哪里,却没有人不知道宣威火腿。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美食,在中国,宣威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和江西安福火腿,这三大名腿也驰名中外,著名作家汪曾祺写道:“云南宣威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难分高下。”《宣威县志稿》载:“宣腿著名天下,气候使然”。的确如此,邻近宣威的其它地区用与宣威相同的猪种,相同的饲养方法,相同的腌制工艺,制作出来的火腿其味道与宣威火腿相差甚远。原来宣威火腿肉香馥郁,口感纯美的秘密,在于宣威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那个时候因为家乡有这样的美食而骄傲,因为自己能经常吃到这样的美食而自豪。上了大学,每学期开学我也会带上几块火腿馈赠我最感恩的老师,在宿舍切上几片火腿焖在米饭里,一层楼都飘着这样的浓郁的香气,然后将火腿焖饭与舍友们一起分享,然后偶尔和舍友们讲讲关于火腿的故事,告诉他们宣威火腿在竞争日渐剧烈的食品市场中扎根开花,经久不衰,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的香味、营养价值及风味特色决定的。这香气经昆明医学院鉴定出43个芳香化合物……然后在桂树成林的桂林,我的舍友们爱上了关于火腿的一切食物,火腿焖饭,火腿煮鸡,火腿月饼,熟食火腿……我觉着,能与好友们分享来自家乡的美食也是一种真切的幸福。

我们现在终日的在城市的喧闹中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却经常遗忘去品味其中的亲情,妹妹也在这个城市过得越来越好,姨娘总说,要不是读书那些年每年都多养一头猪,就是怕她在学校吃不好,虽然是农村家庭,也总是每个大星期都用干辣椒给她炒火腿带去学校,每顿饭舀一勺放在饭底,她的油水怎么会够,她学习怎么会那么好,她又怎么会有今天,所以即便是农村,也从来没有亏待过她。我们听着总是傻笑,我想,这大概就是每一个宣威人的火腿情结吧。

就这样,嗅着宣威火腿的香气到现在,我已然成熟很多。爷爷去世了,奶奶年岁已高,他们早已没有了一年到头饲养一头猪的能力和体力,家族里很多年纪大的老人们已经养不动猪了,我们收到的火腿也愈来愈少。当我长大后,再回头忆起这些关于火腿的故事,除了童年的快乐,除了依旧不变的年味儿,更多的还有农家人们一年到头的辛苦、淳朴,他们总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和所爱的人们,一年到头,精心饲养,最终最大的成果就是四只沉甸甸的宣威火腿,我终于明白了馈赠一只火腿是有多么珍贵的情谊,对于他们已是一份不能再大的情谊。

今年除夕,我没有在老家宣威过年,却依然不变的飘着这道始终不变的火腿香,因为这里聚集的也都是地道的宣威人,闻着这番香气,除了美味,我想还有浓浓的思念,对于彼此的牵挂,通过火腿,它留在我的心底了。




美味“家”肴

世纪金源学校  梅芳


        无论身在何方,胃都指向家的方向。

                                ——题记

    作为在外的游子,我一直有这么一种感觉,对故乡的思念最易体现在对一种味道的思念。无论你走多远,走多久,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连接他乡与家乡,现在与过去。那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无法磨灭。

    于我而言,故乡味道就是让我魂牵梦萦的包坨味道。但凡回到老家,我便每天都要与它打个照面,或早上日出之后,或晚上日落之前。一盘软糯爽滑、香气扑鼻的包坨往我面前一放,我立马被它征服,不顾形象风卷残云。那味道,才上舌尖,又上心头。对于这份美食的做法,我定是不会陌生的了。

    制作包坨的关键是红薯粉,先取淀粉含量高的红薯,捣烂成泥,再经水泡,沥出红薯泥中的淀粉,后经发酵、晒制等工序,终成就几乎定居家家户户的红薯粉。馅要选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剁碎,加上切成丁的油干,辅之盐、料酒、生抽等佐料,成为最佳搭档。

    食材准备好之后便可以动工了。首先用开水和粉,当红薯粉遇上开水,立刻吓得抱团,黏在一起。有些乡镇因红薯粉黏性强会邀请芋头加入,以添其软糯性,材料依个人口味而定。但不变的是这手上的功夫。依手腕控制力度,揉捏显力道,面团见优劣,就全在这方寸之间了。随后操作与饺子相同,从揉好的粉团中取适量的小粉团,用手反复捏粉团四周让其成凹状,袋状,皮越薄越好,然后让馅放置其中,再封口,用两手反复环揉,让其成圆团状,寓意团团圆圆。

    包好的包坨要再一次经历沸水的洗礼,表皮紧缩,尽管腹中有重量级的肉馅,依然能在数分钟后浮至水面。这时便可以将其捞起了。爱吃汤的,汤中放入料即可吃了。我更爱吃炒的包坨。沸水、重油必是水与火的艺术,包坨成了最好的作品。重油大火,加入各种调料,将捞出的包坨放入锅中翻炒,油慢慢渗入,水渐渐沥干,稠而不澥的料全面附着于包坨表面,一个个光鲜亮丽,香气袭人,闻一闻足以陶醉,看一眼不觉已垂涎三尺。总之,这些个小面团们在不断挑逗着等待的食客们。包坨带着焦香出锅,一碗刚好盛下四个,又寓意四季团圆。

    先别着急吃,经过沸水和重油重重考验的包坨这时也在考验这你的耐性。吃急了小心嘴上起泡哦。待凉些,一口下去,肉的鲜香与油干的劲道融为一体,再加上红薯粉的弹牙紧滑,顿生生活美好,切莫辜负之感!遇上暑假三伏天里吃宵夜,我们三五老友相会,来一盘炒包坨配油焖大虾,边吃边八卦,那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吃得大汗淋漓,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总之,我们以包坨为由头相聚,让友情燥起来!


    而包坨本身似乎也彰显着这座小县城的气质。从环境上看,家乡多山少田,故名“通山”,地多为旱地,适宜种植红薯,过去,红薯一直是当地人的主食,农家人想出了形似汤圆,内似饺子这样的花样来吃,这种吃法受到追捧。也有历史传说当年刘伯温带兵作战,路经杨芳,作短暂休整后需带干粮上路。此地红薯为主食,薯粉较多,又易存贮,刘伯温就以薯粉作皮,将可口的青菜切细拌在一起作馅,制作成了包坨。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如今这道行军干粮,慢慢成为家乡的美食。在食材上,它不挑季节,不论时段,只要有现成的红薯粉,买上一点五花肉和油干就可以制作。简单的食材,低廉的成本却烹饪出这样一道别具一格的美味。农家味道如我们农家人般简单淳朴。从此,厚实的味道刻出了这片山域,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代代通山人追随。现在属于我们县的网站就叫包坨网。

    上世纪80年代前,因物质匮乏,包坨在我的家乡一直属于精细菜品,只有贵宾上门或春节除夕当天才做。所幸,如今商业发展让这包坨店几乎十步一家,我这个吃货想吃就可以尝到家乡味。而除夕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坨的传统一直沿传至今。有时家里还会将洗净一枚硬币包在馅里,谁吃到就预示着有最好的兆头。我曾几次偷偷在包坨上做手脚,无奈,包坨煮熟后就像整了容一般,难分彼此,硬是让我难以得逞。听见家人惊叫自己吃到福币了,我一阵失落,而后又不禁觉得好笑,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而碗中个个被戳破找福币的包坨正咧嘴笑我呢!

    自怀孕后,我便心心念念地想吃包坨,家人得知后邮寄来红薯粉,一大包。但我始终无法做出想吃的味道。后来,小姨想着包好包坨空运到昆明为我解馋,可惜因天热,一两天后寄到时已经渗水了,我却迟迟不舍得扔。再后来,清明回家几天,临走前,家人炒好包坨放在碗里,盖好,用方便袋装好,再用胶带缠紧让我带上飞机吃。我挺着六个多月的身孕,在远离家乡的在飞机上吃着失去弹性而且黏在一起的包坨,边吃边偷偷抹泪……为这一碗特意为我烹制的包坨,为这重重包裹,为不舍却不得不离开的惆怅。也许,我这一趟回家就是为了在家乡埋下一滴泪,名叫相思吧!





采荼薪樗

云大附中 王堃

伐薪煮茶,本是先秦穷苦的人们劳作之际,作为解暑清凉的清淡饮品,淡淡的苦味一如生活的滋味。如今,饮茶一反以往,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时尚,至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心态。

自数年前,家中过年早已缺乏曾经的“激情活跃”,平日里鱼肉不乏,油水颇多,家中长辈们进入不惑之年后,养生意识愈加强烈,于是这年夜里的茶叶饭“应运生”。“运”出何故呢?

爷爷喜欢钓鱼,炎炎夏日,只需静坐半小时,便浑身细汗渗出。可爷爷有他的法宝——盖碗茶。若仅仅感到稍热,则碗盖少偏,细抿一口,这样一来茶味甚淡,清香却不住溢出,霎时神清气爽;若实在燥热难当,则碗盖重刮水面,立刻茶叶翻腾,茶水颜色味道转为浓烈,先涩转苦,苦又化甜,香气不散,游蹿口鼻。可钓鱼的秘诀,讲究一个“静”字,怎能时时喝茶,俯身乱动?所以待到茶水将尽时,将已经泡淡的茶叶浑口放入口中,初时干涩难忍,可稍稍把注意力放到钓鱼上,再回过神来慢慢细嚼,茶的真味才算是真正品到了,顿时觉得呼吸顺畅无比,肺腑一阵清爽惬意。爷爷说,不平凡的茶甜,恰恰从平凡的苦涩中寻得,有别于常故而动人。

父亲是个工作狂,文件报告络绎不绝,邮件电话来来往往。父亲觉得盖碗茶费时费力,玻璃杯子大口喝茶之势好似壶口瀑布,声势雷响。但即使以茶水强撑,父亲的精神状态也一度不佳。如此情状,常常令爷爷摇头叹气。茶叶仅仅成了提神醒脑的工具,也难怪爷爷不以为然了。不知何时,父亲在家中摆弄起了茶具,各式杯子把那半匙茶水颠来倒去,繁复来回,自得其乐。父亲也开始嚼茶叶,新鲜的茶叶,用口一尝,便知优劣特点。细心咀嚼的过程中,父亲的心态越来越好。后来父亲又说道,等退休了一定要去学学茶道。

如今到了年三十,饭桌上四条腿的动物没了,两条腿的少了,游水里的和蔬菜杂粮多了。平日里大鱼大肉不少,年夜饭吃起这些“清汤寡味”,反倒尤其喜欢。这喜欢茶叶的一家人,做饭时也别出心裁。将烘干的熟茶和在生米里一起用茶水煮熟,再零星掺着绿豆红豆。待米饭熟的时候,揭开锅来,米饭好似蒙上了一层清亮的油,一眼看去却又能很明显的分辨出和油的区别,没有丝毫的腻感。米饭的颜色几乎没有受到茶色的影响,白还是白得清爽,绿还是绿得生动,红还是红得深沉。颜色未被影响,味道却被改变了,不知是否被品茶的习惯所影响,第一口米饭我小食一口,细细咀嚼,口中有茶的涩味,过后便是回甜,夹杂着红豆的醇香,味道比饮茶厚重了很多,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大吃一口,被茶气焖过的米香多了几许清香,米饭也变得更加细腻,想用舌尖一点点把饭粒压平压实,与味蕾毫无缝隙地接触。不知不觉,小半碗饭下肚,却怎也不舍得夹菜而“污染”了这碗米饭。

若有兴致,何必繁复?心中存味,已然成情。其实年味不在味,在乎寄情于何处。生活日渐富裕,大家的追求也更理智而饱含心意。

茶叶于我一家,便具有独特无比的意味,是心灵的调料,亦是不求于外、反诸于内的追求。





年  味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学校

  李明月 

“‘年味’淡了”。这是最近几年来,身边很多朋友在春节期间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这个观点,我曾一度表示认同。也正因为年味淡了,自己对过年的期待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了对年夜美食的期盼,没有了除夕夜等待天亮穿新衣的兴奋,没有了走亲戚串门子接红包的欣喜……

也许是有了孩子的缘故,自己突然想结束这些年来对淡了年味的放任,我想让孩子知道过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所有孩子都期盼的日子。我想告诉女儿,在过年的时候她可以穿新衣、放鞭炮、拿红包,做一切平常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的好和恶。想到这里,我决定做些事情,把年的味道做足、做浓!

做足年的味道,我决定从美食做起!可是,对于不擅长厨艺的我来说,这的确是道难题。站在厨房里,我将这些年来出现在年夜饭桌上的菜想了个遍。炖鸡?不会!烧鱼?不会!沮丧中,突然想到家乡的一道招牌菜,不管大事小事请客吃饭总少不了的酸菜汤。酸菜汤的做法非常简单。一开始,村里的人请客吃饭的时候,总会剩下一些剩菜剩汤,这时候村里人就会从自家田地里拔来一些新鲜的大白菜和小苦菜,拉开阵势七手八脚的围在小溪边边洗菜边拉家常。菜洗干净后就用手把菜拧成几大段,新鲜的菜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滚烫的土锅里,新鲜的菜在土锅里翻个滚后,就把这些聚餐剩下的剩菜剩汤一起倒进土锅里,煮沸后立即起锅放进一个大坛子里,然后倒进一些酸醋,盖上大坛子的盖子,捂上一天晚上第二天揭开盖子,一坛子酸酸辣辣的酸菜汤就做好了。这时候家家户户的人就会拿着自家的小盆“不请自来”盛上一盆酸菜汤,扯着家常欢欢喜喜的端回家中细细品尝。一开始的酸菜汤其实就是一坛子的剩菜剩汤,可是村里人从不认为它就是剩菜剩汤。酸菜汤看上去不能说色香,可味绝对美。

想到这里,我决定做一锅进化的酸菜汤,没有剩汤剩菜,现做现吃。在电话咨询了母亲后,我将厨房里有的各式的蔬菜洗净、切断,倒入一锅沸水中,在加完一些常规调料后,放入苹果醋和酸木瓜,小火焖煮半小时。出锅后,将一碗煎炸好的热辣椒油往酸菜上一泼,我的新式酸菜汤就上桌了。


我将自己亲手做的酸菜汤端上餐桌,和所有做菜人一样,我相信除了自己,家人可能不会觉得这是一道美食,可这的确是我为年味所做的努力,小女儿似乎很赏脸,主动的问起我,这是一道什么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就在这时,窗外烟花绚烂,火药的味道顺着窗户飘进了餐厅,这就是我记忆中年的味道……

第一次做的酸菜汤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吃完,但是这个过程,这份忙碌,家人围坐的这份热闹,窗外浓浓的鞭炮声,似乎把我拉回了儿时。年的确是有味道的,而且正是有了这些味道才叫做“年”!在我的记忆里,年是香的,有很多平常想吃而吃不到的美食;年是甜的,有很多平常想见而见不到的亲人;年是呛的,到处都充满了鞭炮、烟花燃放后的烟火气息。长大了我才知道,很多的风俗文化都是在这些年味中传承,很多的情感都是在这些年味中联络和维系,很多甜美的记忆都尘封浸泡在儿时浓浓的年味中。每每嗅到这些气息,我知道过年了。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风俗不能丢在我们的忙碌中,情感不能淡在我们的冷漠里!一段家常,一声问候,几份寒暄,几声祝福……我们应该让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编辑:赵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