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门钉
地区:北京
简介:已婚不孕的妇女春节争相摸城门钉,“钉”谐音“丁”,取“添丁”之意,寓意家中人丁兴旺,希望来年生子。到正阳门摸门钉是老北京女子的首选之地。
二、照虚耗
地区:蓬莱
简介: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起床后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可以长得快。
三、除夕扔愁帽
地区:邯郸
简介:各家的达人、小孩,临睡前都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活”时烧掉。
四、八音会
地区:晋城
简介:八音会乐器有文、武场之别,文场主要有唢呐、笙、箫、竹笛和胡琴等;武场则突出大鼓、大锣、大镲、梆子等,以吹打为主,弦乐为辅,文武皆备,配合默契。
五、舞社火
地区:甘肃
简介:社火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等人物为角色。
六、祭灶
地区:青海
简介:祭灶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饴糖。然后放上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
七、对骂社火
地区:河南灵宝
简介:初二开始,两个村子的人开始敲锣打鼓,交替前往对方村子里指名道姓地挑骂。只要反穿皮袄,就可以站在大鼓上骂对方,可以摆供烧香骂大姓的祖宗十八代。
八、爬门坎
地区:关中
简介:大年三十晚上,矮个子娃娃要从门坎底下爬过。爬时门里门外各站一个大人,一人撤头,一人撤足。然后让小孩从门坎底下爬过。这样,娃娃来年就会长高许多。
九、赶毛狗
地区:鄂西
简介:“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门口……”毛狗就是狐狸。原来和人是朋友,却常偷鸡吃。激怒人类放火烧了它老窝。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烧草竹赶毛狗的风俗。
十、点火把
地区:淮阴
简介:初六晚,大人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十一、抲年鬼
地区:东阳
简介:“抲年鬼”者,头戴武状元帽,脸挂红胡子,手执宝剑,腰系铁索,挨家串户地吆喝抲鬼。后面跟一随从,为其呐喊助威,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怪抲完斩绝。
十二、女儿女婿不能同房
地区:江西部分地方
简介:江西有些地方嫁出去的女儿携夫回娘家过年,夫妻俩不能同床睡,同房都不行。“情愿女婿睡地板,也不允许女儿女婿同房”。
十三、过火群
地区:闽南
简介: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并点燃,男人依辈分跳过火堆,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十四、避债戏
地区:台湾
简介:除夕夜开始,一些寺庙要祭神演戏,那些负债的人,为躲避债主上门追逼,便可躲到庙里看戏。依照风俗,债主不可到戏台前找人索债,否则会引起公愤。
十五、洗柚叶澡
地区:广东部分地区
简介: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十六、吃斋饭
地区:海南
简介:初一凌晨,无论老少都得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类似于清真食品,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必有清炒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
十七、舞春牛
地区:桂西
简介:“春牛”用竹片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牛身是一块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
十八、吐火宴
民族:赫哲族
简介: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家里要做“吐火宴”,或用野生果“稠李子”制作饼子。
十九、酒肉不尽
民族:蒙古族
简介: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吃年夜饭时,把煮好的羊摆到案头。午夜开始饮酒进餐,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征着新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二十、挂旗过年
民族:满族
简介: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
二十一、跳跷跷板
民族:朝鲜族
简介:朝鲜族人过年时喜欢跳跷跷板,参加的多是年轻女子。她们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站在五六米长的跳板两端,轮番连续起跳,一起一落,将对方弹送到空中。
二十二、跳神会
民族:藏族
简介: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来迎接“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
二十三、踩山会
民族:苗族
简介:每年丰收之后举行的庆典活动。一般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五。主要活动形式是:举行盛大文娱演唱赛、物质交流、男女老少相同乐、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等。
二十四、摆手舞会
民族:土家族
简介: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
二十五、跳虎
民族:彝族
简介:“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起舞,虎王率众老虎入村。当地百姓深信只有通过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祖宗的保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二十六、牛祭天
民族:独龙族
简介:。由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接着,一位小伙手持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死。人们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二十七、放高升
民族:白族
简介:白族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二十八、打靶
民族:景颇族
简介:景颇族姑娘是打靶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
二十九、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民族:布依族
简介:每年除夕晚上,布依族同胞都会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被大家认为是最勤劳的姑娘。
三十、打扁担
民族:壮族
简介: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来源 | 今日速览
掌柜献温馨·健康进万家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 养生茶楼自媒体
长按下面图中的二维码识别图片二维码就可以关注养生茶楼 或者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