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寒潮,带来不少麻烦,却也让不少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雪。那种心情,是怎样的语言都无法描述的。“诗敲雪月风花夜,画卷江湖烟雨天。”雪终究会融化的,美却可以长留,读诗词,品味冬天的美。
△选自中国音乐大全●笛子卷
有雪无诗词,岂不俗了人。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
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
长向夷门感旧恩。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他们笔下的雪,不输古人。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①什么是雪?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②大气固态降水被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③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水汽饱和;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
④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是大自然中几乎找不出两朵完全相同的雪花。
⑤单个雪花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大约3000~10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一克重。有科学家粗略统计过,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80亿颗雪花。
⑥积雪上的咔嚓声,常因踩在雪上的轻重程度而不同。一般在温度低于-2℃时,就能清晰地听到这种音响。
⑦“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图片/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吕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