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为什么Gai的沧海一声笑能让人自然嗨?

为什么Gai的沧海一声笑能让人自然嗨?

2021-06-21 22:30:39


  这是一篇非常认真的文章。


电光 boy:

时隔许久,大家终于得见唐二七文章的后半部,不多说,感谢唐二七的理解。


现在这个时候重新来看Gai,别有一番风味。即便Gai也被逼退赛,他和PG One走到现在两人的分别是种还是太大了。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在我看来,是Gai在某个大故事中的位置。Gai是带着这个叙事走进中国有嘻哈的甚至也可以说他自始至终都对这个叙事有着某种潜意识里的体悟。这是个属于当代中国大多数的近似于迷幻、又充满魔力的叙事-它弘扬传统的美德,修身、齐家、爱人、爱国;它给人以活下去的希望:只要我拼搏,我一定能够活得好;它有霸气,但不伤人;兼有深情,但不做作,Gai很清楚自己在这个故事中的位置。



而PG One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都并不属于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直到自己成为了“Kevin老师”。其实这可能真的是PG One的机会,希望他和其他某些天赋异禀的中国rapper都能明白,人生并不只有无缘无故的愤怒和强词夺理的正义。在更多人的生命里,有的是真实而无法抹去的痛苦和挣扎,是真正对命运的不解和呐喊。可能在此之前,PG One真的从来都没有机会去理解。希望他能成功走出来,用他纯熟的技术,为自己也为所有人,发出真正值得聆听的声音。有点跑题了,最近发生了太多事,不免有些感慨吧。


唐二七在本篇从各个角度中分析了Gai成功的缘由,对Gai式“中国意蕴”有着非常精彩的阐释。希望大家都能从阅读本篇中获得思维的乐趣。


AKA唐二七

年方二十三,典型天蝎,血型ab

中通外直,尚未婚娶

自小喜听说唱,偶尔编排韵脚

于路边摊、串串香等街头文化多有涉猎

于街舞、bbox等嘻哈衍生一窍不通

认为嘻哈不只是外向的表达

更在于一种生活态度和内在精神

愿与诸同好一道保持自我的真实

不断开拓心灵的未知

一直坚定LOVE,信奉RESPECT & PEACE

Let's swag out!


在GAI大红大紫的半年之前,说唱厂牌cdc旗下团体Higher Brothers的一首trap歌曲<made in china>墙内开花墙外香,在Youtube上取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但是这首歌仍然被有人诟病唱腔还有形式比较西化。半年之后,来自四川内江、隶属重庆说唱厂牌GOSH的前酒吧驻唱歌手GAI一跃成为一档超高收视的网播嘻哈选秀类节目的冠军,有趣的是,在成名之前,他和Higher Brothers的当家马思唯在有过一场唇枪舌战的beef,两人发歌互相diss,将说唱作品作为辩护的盾牌和攻击的武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作品才是硬道理"的说唱文化。

 

GAI之所以特别值得一提,主要基于其演绎歌曲的风格独树一帜格外出挑,虽然被不少好事者诟病为“山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唱作中所表达出的中国意韵是耐人寻味的。

 


大而化之,GAI歌曲中的中国意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在于他坚持采用西南官话的唱腔,这给作品赋予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本土化标签;西南官话暨四川话的语调规避了让不少国内rapper难以处理的四声,同时平舌音为主的韵脚组合在听觉上赋予了一种一马平川的爆破感,还有与北京话异曲同工,但在韵律上大相径庭的川味儿化音,也成为GAI借以区分其他rapper的标志。二在于他的词作另辟蹊径在“后方文山”时代所开辟出的中国风。MC热狗曾在歌词中笑谈:“差不多的中国风,差不多要把耳朵懵。”但是GAI的中国风大刀阔斧又形神兼备,算是告别了“差不多”这一档次,达到了优秀的水准,与湖南厂牌SUP MUSIC提倡的“江湖流”style遥相呼应,形成蔚为奇妙的音乐风格。


以《凡人歌》举例, 


“一往无前虎山行,

拨开云雾见光明。

梦里花开牡丹亭,

幻想成真歌舞升平。”

 

令人品之耳边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这两句兼具画面感和爆发力,前后铺陈得当,念之荡气回肠,无疑是GAI歌词的代表作,这一段也集中体现了他词作在结构上的特点,首先是放置抑扬顿挫的四字成语,在本段中为“一往无前”和“歌舞升平”,其次是突出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国文化元素,在此处为“牡丹亭”。



无独有偶,《空城计》也采取了这一结构:

 

“山间有闲云野鹤,

卧龙古琴小酌,

凭阴阳保乾坤,

没想过要陷害哪个。”

 

在这一典型结构之外,再穿插一些儒道思想乃至直抒胸臆,就深入浅出地将音律性的中国风与核心部分的个人表达有机地融合了。四字成语大多提炼于古代典故或者直接取自于诗词,因此GAI的词作是汲取了博大的文化营养的。而其它一些文化元素则像是醒目的表征,强烈着表达着“我是中国人,以母语表现中国的文化以及表达自己”这一层主旨。正如那句老生常谈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GAI自己在接受采访说的话就是:“所有的rapper也好,音乐人也好,一定要记住自己是来自哪的……我想要告诉,外面的人,中国有中国自己的”。

 


正如GAI所说,中国人向来拥有诗意的音乐审美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的肇始,正是源于周王朝的采诗官在开春时节摇着木铎,深入田间地头去挖掘近来流行的民歌归纳成集,再交给宫中负责音律的官员太师,待太师谱好曲后呈递给周天子聆听。在这整个过程之中,采诗官的角色相当于如今的音乐人星探,而太师则充当了音乐制作人,周天子则是听众。因之将《诗经》称之为最早的说唱精选集也不为过。《诗经》广泛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为后世的诗词歌赋奠定了句尾押韵的基调与传统。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分别采用了单押和跳押,成为史上最早的情歌金句之一。

 

《诗经》成书之后,中国一度进入孔子口中礼崩乐坏的时期。然而在此之后群星闪耀,屈原兼具着一个说唱歌手应有的柔情与愤怒,独领风骚近千年。而在他之后,人生两大挚友分别为月亮和酒的一个酒鬼泼洒出罕见的押韵天赋与汪洋恣肆的浪漫,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切新生的潮流,似乎不过是传统的再次回归以及经典的二度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