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歌舞《千年之约》《反弹琵琶》反手拨弦自在弹,盛唐流韵袅千年.

歌舞《千年之约》《反弹琵琶》反手拨弦自在弹,盛唐流韵袅千年.

2022-07-15 04:18:41

莫高窟壁飞天舞,今献西安贵胄看。
梨园兴盛起开元,燕舞莺歌醉欲仙。
唐室风流今日再,琵琶声里梦飞天。
岁月流沙踏作尘,喧嚣历史乐留痕。
为从乐舞邀恩宠,欢快歌喉苦涩心。
为谁欢喜为谁愁?铃颤弦惊媚眼羞。
蝉翼妆披妖隐露,琵琶舞韵抢风头。
滑玉嫩脂通体香,风情万种觐明皇。
三千宠爱传独擅,谁问贵妃心底伤?

 《千年之约》

在跨越千年的漫漫丝路上,

敦煌连结起东西方文化

艺术交流的友谊之路。

辉煌的敦煌千佛洞,

一幅幅精美的壁画错有致地

镶嵌其间,

闻名天下。


舞剧《丝路花雨》选段反弹琵琶舞

表演:王琦 韩静 

 舞蹈:中国歌舞团 原空政歌舞团


      弹琵琶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它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改舞取材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唐代绘画民族化的特色。敷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这幅“反弹琵琶”无论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杰作。


     《反弹琵琶》为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是敦煌壁画《无量寿经变》的局部,系中唐作品。《反弹琵琶》是敦煌绘画中艺术表现手法最具特点的画面。代表了敦煌艺术的最高绘画水准。其绘画色彩和舞蹈动作明显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点。是盛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友好见证。

在敦煌壁画中,作为乐器的琵琶出现了600多次,而手持琵琶、边弹边舞的绘画也有数十幅。舞姿有:怀抱竖弹、挥臂横弹、昂首斜弹、倾身倒弹、背后反弹,特别是背后反弹琵琶,难度非常高。敦煌第112窟中就绘有一个反弹琵琶的天国舞伎。

       舞蹈中,她头束高髻,上身赤裸身披璎珞,颈挂佩饰,下穿长裤。琵琶置于脑后,丰腴的双臂在斜上方反握而弹,左跨重心向后提起,右脚翘起,充满无限活力。其两眼微微下垂,神态自若,美若天仙。让我们试想一下:当她的右脚落下,重心前倾,一连串欢快的舞蹈动作将会快速爆发。


  在敦煌第400窟中,绘有一对童子在莲花上舞蹈,他们穿着小皮靴,一人手抱小琵琶,边奏边舞。腾空的右腿和飞舞的绸子带给人的是欢娱和喜乐。


  琵琶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后,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隋唐更是风靡一时。后来,又逐渐成为舞蹈的工具。不过,至今在唐朝文献中并未发现边弹琵琶边跳舞的文字资料。 


  画面中反弹琵琶的伎乐天是佛及菩萨的侍从,其主要职能是“娱佛”。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大量的伎乐天形象,多为半裸束裙,披巾戴冠,色彩明丽,形如菩萨,其神态悠然,体形丰满,具有唐代仕女画的特点,人物造型优美,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千年之约

作词:陈涛

作曲:王备

演唱:韩红

以海为沙请长风手绘千变万化

我想登高一望这天地的图画

一场阔别让白云化为千年冰雪

清清泉水汇成世间一轮新月

你心我心合而为一

我放声高歌你的到来

翩翩起舞丝绸衣带

倾我心到沧海

从今大漠再不是阻碍

以海为沙请长风手绘千变万化

我想登高一望这天地的图画

一场阔别让白云化为千年冰雪

清清泉水汇成世间一轮新月

你心我心合而为一

我放声高歌你的到来

翩翩起舞丝绸衣带

从阳关到沧海

千年之约情意满怀

我放声高歌你的到来

翩翩起舞丝绸衣带

从阳关到沧海

千年之约情意满怀

千年之约情意满怀


敦煌飞天系列油画


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在中国的深入发展,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