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古代乐器——琵琶

古代乐器——琵琶

2020-06-04 18:22:33

古代乐器——琵琶


一、简介


琵琶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


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二、琵琶流派


1、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发行,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平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将军令》用的是上出轮)。


平湖派琵琶对当今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的影响


2、浦东派


浦东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


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凤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等。


3、崇明派


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


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


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


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三、演奏技法


1、左手指法


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


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


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对比


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进行的方法,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用最多。


2、右手指法


弹挑类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其中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


其他右手指法如夹弹、滚、分、摭、勾、抹、剔、飞等,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成。 


还没看够?

关注南嘉,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图源|网络

编辑|黄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