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门音乐 >姜华 || 回忆我在武乡剧团

姜华 || 回忆我在武乡剧团

2022-06-02 20:24:37


风声雨声老区声

国事家事武乡事


姜华

 

我是1970年参加工作到武乡剧团的,在剧团工作五年多,于1976年初调武乡县文化馆,先后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和砖壁八路军总部旧址从事文物管理、接待、维护及修缮工作,后调武乡。19842011年退休。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但回忆在武乡剧团五年多的日日夜夜,感触颇多,那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不时涌上心头。现将我在剧团工作五年多的经历及几点深刻感受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一、参加剧团,勤学苦练,尽快入门

我是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1970年,武乡在全国各地大演革命样板戏的浪潮中成立了思想文艺宣传队,并在全县招收大量的文艺人才充实文艺宣传队伍。我由于在学校时有一定的文艺基础,会简谱,懂音乐,有幸顺利地考入武乡县思想文艺宣传队(武乡剧团),分配到乐队吹小号兼拉二胡,后来又学打扬琴。我从此成为这个文艺团体的一员,走入我从事文艺工作的生涯。

参加剧团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到长治学习排练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到长治后,我们住在南街长治红专剧团院内,开始紧张的排练。我由于是刚参加剧团,对手中的新武器小号一窍不通,尽管有长治红专剧团的吹小号老师亲自辅导,但一切只能从头开始,于是我们几个刚参加工作的乐队年轻人,宋年明、焦忠明和我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到远离我们驻地的菜地里练习吹号。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从拔高音,练长音,练音准开始一步步练起,克服重重困难,逐渐入了门。记得焦忠明刚开始练得满嘴燎泡,饭都吃不下,我的嗓子疼的话也说不出,就这样我们坚持不懈,练啊练,终于掌握了这门技术,慢慢的由不会到熟练,由入门到运用自如,由基础吹奏到掌握各种技巧,逐渐成为合格的管乐吹奏员,而我们几个年轻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也受到了我们剧团领导,长治红专剧团辅导老师和我们剧团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硕成果。

 


二、领导重视,亲临指导,下拨经费

我们参加剧团时正是各地排演革命样板戏轰轰烈烈争相上马的鼎盛时期,我去剧团时正值刚把一些老演员调回来,老演员们有任生奎老师,杨春印老师,刘凤兰老师,郭改荣老师,张改花老师,年青些的有史金忠,张专寿,张俊先,王月英,史平兰,武风,曹素青等,后来又陆续调来了任二货老师,蒋马儿老师,从原来县晋剧团调来了苏华,宋金录,年青些的有殷国川,常效平等。我们乐队有李金兆老师,魏福贵老师,韩四孩老师,以及殷宝玉、刘珍祥,武怀义,姚兴旺、王爱和等,从县五七学校招来了王春联,庞印虎,从原来县晉团转过来北京插队知青马桂英、郭丽华,分配来了从太原艺校毕业的焦忠明。从乡下招了北京插队知青王宇坤、宋年明、天津知青李长禄等。领导配备也十分壮观,有原来剧团领导王运斌,调来的王文换,先后还从教育界调来了温志清,武玉堂等。那时的剧团真可谓是领导重视,经费充足,兵强马壮,人心鼓舞。这样的阵容使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觉得从事文艺工作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于是我们鼓足全身劲头准备在剧干一番事业。此外,为适应大演现代剧的需要,剧团从头开始,白手起家,服装道具是新买的,乐器是新买的,小号、长号、圆号,小提琴、大提琴、月琴、琵琶、中阮、三弦、扬琴都应有尽有。乐队配备文场队长李金兆老师,领场韩四海老师,拉二把王爱和,拉二胡有庞应虎,殷爱龙,拉小提琴兼吹长号焦忠明,我那时是打扬琴兼吹小号,宋年明吹笛子兼吹圆号,郭丽华弹月琴,马桂英弹中阮,王宇坤弹琵琶,王春联弹三弦,成良拉大提琴,一式的中西合璧乐队,经过一段训练,我们乐队那叫兵强马壮,阵容整齐,训练有素,连我们从省歌舞团请来的乐队教练李秉衡老师也频频夸奖我们是武乡剧团有史以来最好的乐队。有了整齐的人员配备,兵强马壮,开展工作就顺利了,除在长治排练了红灯记等样板戏外,我们先后在监漳碌村集中排练了三上桃峰,为了迎接全省戏剧汇演我们还专门到省委党校集训,请来了省文艺团体的专家进行指导。在全省的戏剧汇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领导好评。在日常工作中县领导对剧团工作格外重视,我记得县里好多领导都隔三差五来剧团视察,解决问题,我记得经常来的有陈守年,武来庆,高水云等领导。在领导的重视下,好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三、对待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我刚参加剧团时,由于现在的革命样板戏曲谱都是在武乡秧歌基础上改编的,而剧团的老艺人们大多都不识谱,所以我们几个懂简谱年轻人的另一个艰巨任务就是教老艺人唱腔,按照剧本里写好的唱腔曲谱一句一句教老艺人们唱。但是我们也有不足的一面,我们只是会曲谱,但对武乡秧歌却一窍不通,如何用现代改编的曲谱唱出武乡秧歌的风味来,这真是又一个艰巨担子落在自己的肩上,这时我一方面虚心向我们乐队的李金兆老师学习武乡秧歌的基本知识,唱法,特点,另一方面下来自己仔细琢磨,体会,终于圆满完成了教唱腔这一任务。

在教老艺人唱样板戏改革曲谱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老艺人们对待艺术的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当时我的教唱对象主要是刘凤兰老师(二孩),由于这些老艺人一辈子从艺,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唱法,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根本不懂简谱,教起来难度很大,而她学起来也很费劲,一句唱腔教了一回又一回,自己独自唱时又返回了老调子,为这个她不知哭了多少次。有时我教的不耐烦了,说休息一会儿吧,或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时,她老是说再练练。自己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人去教一个一辈子从艺的老艺人学唱腔,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但刘老师始终是虚心求教,一点也没有老艺人的架子。

在乐队,我最钦佩的是我们的乐队队长,我的指导老师李金兆老师。李老师第一点令我钦佩的就是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对待改革后的革命样板戏的唱腔,李老师也同样存在熟悉的过程,他拿到曲谱后先是和旧唱腔对照,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深刻体会其改革内涵,自己消化后给大家讲解理解,让大家在演奏中奏出革命者在唱腔中蕴含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反面人物的那种毒辣、阴险、狡诈的气氛,从而保证了在演出中成功塑造各种人物,烘托出各种不同的场景和气氛,保证了演出效果,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李老师第二点让我钦佩的就是对我们年轻人在艺术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精心培育乐队下一代的诲人不倦的精神。我记得到剧团不久,为了培养新人,让我学习弹奏扬琴。扬琴这个乐器对我来说是很生疏的,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尤其是扬琴的特点是弦多,音准很重要,要求每一根弦调的很准,这样弹奏出来的乐曲才能发挥扬琴特有的音色和特点。于是李金兆老师从调音准开始严格训练我,每天提前上台,趁别人还没来的机会拿着定音器一个一个音符对照,一根弦一根弦的调,每天如此。有时我去的晚了,李老师早就在那里认真的调弦,我实在不好意思了,李老师就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这项工作就讲究一个认真、细致、坚持,绝对不能有一丝偷懒之心,音乐这门艺术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啊。”到现在李老师的话我都历历在心。



四、工作流动,环境艰苦,酸甜苦辣

县剧团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大,一年到头基本都在乡下演出,没有个固定工作地点,每到一个地方至多也就是五六天。每当去一个新地方,首先是找房子,收拾家,马上就是布置舞台,晚上演出,演出结束后才能回到自己住家休息,第二天早上演员们还要早起练功。记得有一次到襄垣一个村里演出,半道上着了雨,大家伙的被褥都给湿了个透,因为下雨耽搁了时间,到地方时已经是晚上了,啥也顾不上就布置舞台,紧接着是演出,演出结束时已经是半夜了,被褥还都是水淋淋的,怎麽办?只好就这样和衣而卧了,第二天才晾晒被褥,像这样的遭遇是经常便饭。还有一次去武乡监漳演出,从北社过河时幕布和戏箱掉在河里了,当时正是一月份,天气十分寒冷,但我们几个年轻人不顾天寒地冻,毫不犹豫,衣服也顾不上脱就跳进河里,终于很快把掉进河里的东西捞了上来。装好戏箱,我们几个跑步到监漳群众家里才有机会换下来湿透的衣服,浑身冻得直打颤,但是大家谁也不叫苦,记得我们乐队的殷爱龙因为胃口有毛病,胃痉挛犯了,我们又给他按摩,又给他擦身上,又四处找医生,到晚上才终于缓过来。再一个,就因为剧团工作流动性太大,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剧团搬家时,大家一般都是坐拉戏箱的车辆走,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拖拉机挂斗上面先装上一层戏箱,再装上一层铺盖卷,上面垛着一层布景架子,人就坐在布景上,严重超高,十分不安全,但没办法,条件有限,不可能专门再雇拉人车。同时丢失现象也十分严重,记得有一次我们从东庄回县城,结果回来一看,马桂英的铺盖卷丢失了,啥时候丢的谁也说不清楚,没办法第二天我陪着马桂英同志返回去找,我们从东庄开始沿公路问,逢村庄就进,见人就问,找了两天,铺盖卷渺无音讯,要知道剧团人全部家当都在铺盖卷里,这么一丢,被褥、换洗的衣服、包括所有的日用品都丢了,给剧团领导讲,领导也没办法,最后只拿剧团的旧服装给马桂英同志做了一套被褥而不了了之。再者就是县剧团由于老一点成了家的演职员家农村的多,同时每当农忙时节也没地方演出,于是剧团就放假,包括做饭的大师傅也放假回家了,我们这些未成家的年轻人、尤其是北京、天津知青就无处可归,就因为这我们一到放假就发愁,连个吃饭的地方也没有,四处流浪,因为这我们没少和领导吵闹。剧团啊,回想起来伤心不已。但是我在的剧团六年多时间里,正值当时大唱样板戏时代,年轻人多,剧团一片朝气蓬勃,我们年轻人都没有成家,在一块儿每天欢欢乐乐、无忧无虑,整天就是唱啊、跳啊,真是一个欢乐的集体,现在想起来也还真怀念那时候欢乐的时光。


 更多人正关注并加入我们 

《老区之声》编辑部


总        编:龙的传人

副  总  编:红色武乡

总        监:闲山居士

副  总  监:安则  云中道人 ╭岁冄茹歌╮

监        审:赵太生

责任编辑:小虎    没有翅膀的蝴蝶

                絵飛ヾ的魚   試著忘記壹切

                ヅ不存在的存在   久了就旧了º

本期编辑:小虎

来稿邮箱:lqzsbjb@163.com


近期热点

[原创歌曲]《大美武乡》(郝雪廷词 暴晓斌曲)

一路向北奔武乡,追寻足迹回故乡

感动!泪目!武乡一中常志军老师给爱人的诗写得真好!

我的武山,我的乡水!

武乡县反邪教宣传微电影:《碰墙记》

定了!太焦高铁武乡西站站前广场及县城连接线进入公示

寄语天堂——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女儿!

老区之声投稿指南

了解更多精彩武乡人文

点击关注菜单详细查看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多一份力量

望点赞,求转发,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