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我的佳谜观~佳谜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

我的佳谜观~佳谜必须接受时间的考验

2020-10-31 18:30:49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屈原《离骚》句)民生各有所乐兮(秦向前)

注析:面出自唐.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谜底顿读成“民生各有所!乐兮”,别解意犹:人民生活都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无比欢乐啊!

2.这猴头行踪诡异,倒也自在(奥运口号)申奥有我(秦向前)

注析:面底双别解。“猴头”借代为“申”,“行踪诡异”拢意为“奥”,“自”别解为“我”。

3.“横笛江城月满楼”(市招二)一流音响,家具上光(秦向前)

注析:面出宋.陆游诗:“买蓑山县去藏市,横笛江城月满楼”。谜底创意为“一条河流上音乐响起,水上人家都洒满月光”,以此照应面意。

(文章出自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华灯谜教程》2005年10月出版,赏析:福建著名谜家方炳良先生)

       昨日误植第一条灯谜,谜面打错。今天更正。其实,把旧谜拉出了,目的明确。佳谜必须接受时间检验。我非常赞同所谓2016,2017年佳谜的说法,灯谜评佳有一定时效性。文为时而作,灯谜亦然。上面第三条是1993年中华灯谜国际创作赛一等奖作品。参赛作品2182条,一等奖10名,百里挑一,实不为过。20多年过去了,题材还是一直沿用。就像“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自然现象)雨”,为什么生命力如此旺盛?第二条所谓应景之作,不能长久。还有四字新词啥的,第二年就是老词了。我的佳谜观,就是接受时间考验吧!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离骚》句)民生各有所乐兮

        作者:南通秦向前   出处:1992.9《中华当代谜海》赏析:莆田方炳良

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不料八月秋风破屋,大雨接憧而至,诗人彻夜难眠,写下了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袒露了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表达了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题文即出于此。

       底句出自战国楚爱国诗人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意谓人们生来各有所好啊,只有我爱好美德习以为常;表现了诗人决不向群小妥协的可贵精神。底句读成“民生/各有所乐兮”。“民生”,泛指人生;“乐”,动词,爱好;“所”,结构助词,与“乐”组成名词性词组,作“有”的宾语。作者造底之巧在于词性词义和句法结构的变化。“民生”,转指“人民生活”;“乐”,活用为形容词作“快乐”解;“所”,虚词实用,转化为名词“住所”解;整底读成“民生各有所/乐兮”。

       现看扣合技巧。题文“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连同上句意为: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楼房,好用来庇护天下无处容身的穷人,使他们欢心喜悦?扣合“民生各有所/乐兮”(别解成“人民生活都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无比欢乐啊”),承上自然,拢意惬当,文理情理谜理皆顺。“乐”字乃传神写照,语助“兮”字,平添了几分情趣。谜中蕴含“出于泥而不染”“宁苦身以利人”的伟大品格,对今人当不无教益。(2002.9《微风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