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哥
作者|冯书卿
早上,二哥打电话来,在闲聊中得知二哥在镇吹笛子。二哥说:本来是要种大棚的,想种上一棚小油菜,在元旦、春节期间到市场去买,现在二哥决定放弃种小油菜的打算。因为现在是冬季农闲时节,镇在搞文艺汇演,准备元旦、春节的文艺节目。在预演期间,搞文化下乡,宣传“十九大”会议精神。二哥是文艺班中的笛子演奏骨干,每天起早黑的往镇跑,根本没有时间去照管大棚的事儿。
二哥会吹笛子是由来已久的事了,可是,我对二哥学吹笛子的事,却是一无所知。听父亲说,二哥自小就喜欢乐器,尤其是笛子,极乎近乎痴迷。父亲说:二哥只上了小学五年级,就缀学务农了,,二哥想上学也无学可上了,只好跟着生产队的副业队,到玉门市的东岗为生产队积肥,由于二哥年龄太小,只能干一些比较轻忪的活,既然是轻忪活儿,给记的工分就很低,二哥年龄小,就只给低工分的一半。这样干了几年,后来二哥就成了生产队里年龄最小的“羊把式”。二哥和三四个年龄相仿的伙伴,赶着生产队成百上千的羊群,牵着几头健壮的毛驴,身后是四五只气势汹汹的牧养犬,一座毡房,就成了这几个年轻人游牧的居所。春夏秋冬四季,象天上的云朵,随着草势的繁茂与枯黄,在茫茫苍穹下游荡。只有在入冬天寒时节才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扬起一路弥漫的尘土,骑上一头健壮的毛驴,前呼后喝的回村。那时侯,我还很小,少不更事的我,并不知道二哥是在吃苦,只觉得二哥骑在驴上,身后跟着几只如狼似虎的狼犬,很是威风,很有一副“左牵黄、右擎苍”的英雄意味。
二哥的伙伴,有一位带着一支旧竹笛,放羊时站在蓝天下习吹,二哥很羡慕,那个伙伴又时常吹不响,吹不出调,二哥也吹,吹着吹着,渐渐就入了门,最初,二哥吹《白毛女之北风那个吹》,慢慢的熟练了,又吹《闪闪的红星》插曲。有一个秋天的深夜,二哥正在毡房里习吹《三丹丹花开》时,毡房外的羊群,突然骚乱起来,二哥在煤油煤下,和两个伙伴探头到毡房外望去,只见似水般流淌着凉意的夜空中,星星正眨着眼睛,而此时的羊群里,也闪着几双绿幽幽的灯笼,羊在这些灯笼面前,东躲西闪,瑟瑟发抖,咩咩的哀叫声此起彼伏。二哥他们第一次与狼对决,二哥第一个抄起一把铁锹,冲入了羊群,另一个伙伴也抄起镐把追随而至,还有一个伙伴,不知害怕还是机智,竟拿起和面的铁盆,用擀面杖没命的敲着,“咣咣”的响声,响彻山谷,偷袭的群狼,也不知是怕响声,还是二哥他们太勇猛,竟一个个丢弃口中的羔羊,夺路而逃。二哥和伙伴们,连夜将死伤的羊剥去了羊皮,装入口袋,派人送回了生产队,并向队长汇报狼群袭羊的经过。
1973年,二哥有了第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笛子,那是一支苏州产的E大调苦竹笛。这支笛子是,远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二姨娘回赤金镇探亲时,来我们家里住了几天,这几天里常常听二哥吹笛子,姨娘见二哥用手里那支破旧的竹笛,能吹出优美的曲调,很是怜爱,就给了二哥20元钱,让二哥去买支新笛子。二哥就去了趟玉门市,回来时二哥已拥有了一支崭新的竹笛。后来,听二哥说:这支笛子他吹了二十几年都没有换过,因为这支笛子音色很好,高、中、低音都很好掌控,所以二哥就对这支笛子爱护有加。也有人给二哥送过价格昂贵的笛子,可吹出的曲调效果,还是有些逊色。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让二哥不在放羊了,二哥的爱好却从未间断过,在农村,人们劳作了一天,天一黑,就不会有什么娱乐活动了,而二哥总会坐在小院里,吹上几支曲子,用它来解解心中的苦闷和疲劳。
正像有人说的那样,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却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二哥也正是这样,在该上学的年龄,却成了生产队的“羊把式”,却无意间在放羊过程中,自学了笛子演奏,成就了一生之中的精神支柱。现在的二哥,在赤金镇镇府文化站,吹了十几年笛子,他的笛子演奏得到了文化管理部门的中肯评价。由镇文化站编排的宣传“十九大”精神的节目,在二哥他们的精心演奏和表演后,拍摄成了电视节目,也在玉门电视台和酒泉台相继播出了,我虽然没能亲眼目睹二哥表演的风采,此刻,我只有为二哥感到由衷后自豪。
2017年12月20日夜
更多精彩文章:
■ 荐读:冬天的美 , 尽在这十首诗词里
■ 北岛: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 王 朔:爱情来了你就上
■ 贾平凹:一不小心,把自己一辈子的秘密说出去了
■ 贾浅浅:我的父亲贾平凹
■ 徐兆寿:点燃中华文明的香火(《光明日报》深度长文)
■ 莫言:中国作家不是缺乏思想,而是思想太多
■ 推荐:成年人才能看懂的44幅人性漫画!
■ 重读经典:10首经典朦胧诗代表作
喜欢就点下方小手☟☟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