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考点的专项讲解和专项训练
精心推荐:
如果您还需要让孩子学习更多知识的资料,请关注后,回复“硬笔”二字,将可免费获赠《书法家:田英章硬笔书法教程大全》大礼包!您还可以回复“奥数”二字,免费获取一套价值上万元的《1-6年级小学奥教学全套课程教学视频》!更多大礼将持续奉上,敬请期待……
对联的专项讲解
什么是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成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作为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两”“一”都是数词,“个”“行”都是量词,“黄鹂”“白鹭”都是名词,而且都是飞禽名,其中“黄”“白”又都表颜色,“鸣”和“上”都是动词,“翠柳”“青天”都是名词,其中“翠”“青”也都用来表示颜色。
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水流。”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明月”“清泉”都是主语,“照”“流”都是谓语中心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如:“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上下两联依次都是两字一顿、两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合。
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含阴平、阳平)、上、去、入四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协。平仄相协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对联的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等等。
对联种类繁多,可分为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婚联(二星合彩耀家室,七巧同心守玉盟)、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胜迹联(写三峡仙境的:两崖如剑立,一江似布悬)等。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的考点解析
纵观这几年中考对联的考查,题型多样,不拘一格,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
1、(浙江宁波卷)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 ;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
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 ;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
我选择( B),理由是:
例:选择A项,理由是这副对联选取了“河姆渡的骨哨”、“四明山的云茶”,突出了宁波的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特色。
选择B项,理由是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三江竞帆”“东海涌浪”的壮美景象,而“招揽九天日月”“吞吐五洲风云”也紧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意蕴深厚,意味深长。
解析:做这种题目,必须在了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前提之下,再仔细理解对联的意思,斟酌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否体现了宁波这一地域的特色才可。根据题目的要求,故应选B。
2、(厦门卷)为“鹭岛鸢联”配画.
擅长书法的林枫手书了一副鹭岛鸢联。班长提议,为这副对联配上图画,使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请你展开想像,将对联所体现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来。
凤凰花开映鹭岛,风筝竞飞绘蓝天。
注: 凤凰,此指凤凰木,系厦门市市树。树冠宽广,叶呈羽片状,花大色红。
示例:夏日里,凤凰花开,满眼绯红,绚丽烂漫,映红了厦门的大街小巷,映红了鹭岛的天空。各色风筝竞相飘飞,蓝天、白云、红花、飞鸢,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充满动感的画卷……
3、(贵阳实验改革区试卷)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言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以下四副对联中选一幅送给他(她)。(C )
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画里新居
B.红梅点点 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解析:选项A的主要内容是写名胜古迹的优美风光,故应属胜迹联,选项B是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属春联的范围,选项C表达了对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美好祝福,应属寿联,选项D立下了“男子要为天下奇”的宏大志向,故应属言志联。根据题目的要求,故应选C。
1、(辽宁大连市)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答案:呐喊
解析:《呐喊》与《彷徨》对应,他们都是鲁迅的作品集。
2、(湖北荆门市)对对联。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廉洁奉公为百姓(解析:“诚实守信”与“廉洁奉公”都是“八荣八耻”的内容,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3、(四川自贡市)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守业难,知难不难。
4、(四川眉山)杨志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后来也被逼上梁山,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请根据这个人物的相关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下联。(2分)
上联:保尔呕心沥血写小说
下联:杨志
示例:山穷水尽卖宝刀 、走投无路上梁山(解析:内容必须与杨志的故事有关,要符合对联的要求,宽对也可)
5、(莆田)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3分)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6、(巴彦淖尔市)
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3分)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示例:赏名画如沐春风。
1、(河北卷)选取《西游记》、《童年》这两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出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示例: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
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2、(湖南湘潭),你参加了所在社区组织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庆祝活动。社区有一位老党员准备在自家大门上贴一副对联,他拟好的上联是,一家人对出了 4个下联。请为这位老党员挑选一个最恰当的下联。(2分)
A.中国人意气风发
B.
C.子弟兵钢铁长城
D.向前看万众一心
答案:B
3、(福建南平)唐诗云:“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竹子正因为有虚心、高节和耐寒的品性,才让人喜爱。秦大伟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虚心促上进”的句子,请你以此为上联,续写下联。(要求:下联以“高节”或“耐寒”开头,宽对即可。)(2分)
上联:虚心促上进
下联:
示例一:高节显傲骨 示例二:高节展风采 示例三:高节见人心 示例四:高节赢尊重 示例五:高节远名利 示例六:耐寒知高洁 示例七:耐寒得成功 示例八:耐寒见品性 示例九:耐寒战挫折(此题开放,答案不唯一)
4、(南京市中考题)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法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此题要求修改下联,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一致的特点,上联前半句为主谓结构,下联前半句自然也应该为主谓结构,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下联修改为“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5、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解析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
6、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对联的专项训练
(答案在最后,请先自己作答,不要急着看答案)
1、对联的基本特征是: 、词性相对、结构相应、 、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2、根据上联填写下联:“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 。”有关家国书常读, 。”
3、“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幅寿联中,“东海”对 ,“长流水”对 。
4、根据已积累的文学知识填写对联:岳阳楼上 作文寄情,醉翁亭里 与民同乐。
5、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 ,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 。
6、“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这是四川成都某名胜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在于盛赞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个历史人物是: 国的 。
7、云对 ,雪对 ,晚照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 。(选自《声律启蒙》)
1、明代文学家徐文长写过一副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幅对联上联和下联的字完全相同,却因为“好”字的不同发音,使对联所表达的意思得以展示。
您通过阅读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吗?请您把读音与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
A、好(hǎo,爱好)读书,不好(hǎo,爱好)读书;
好(hào,便于)读书,不好(hào,便于)读书。
B、好(hào,喜爱)读书,不好(hào,便于)读书;
好(hǎo,爱好)读书,不好(hào,喜欢)读书。
C、好(hǎo,便于)读书,不好(hào,喜欢)读书;
好(hào,喜欢)读书,不好(hǎo,便于)读书。
D、好(hào,便于)读书,不好(hǎo,便于)读书;
好(hǎo,喜欢)读书,不好(hào,便于)读书。
2、《西游记》第五十七回,上联为“真行者落伽山诉苦”,下联为:( )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B、刘姥姥大观园搞笑
C、乱蟠桃大圣偷丹 D、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3、若蛇年的春节将要来临,您有一位农村亲戚文化不高,请您帮他选择一幅春联,您会选哪一项?( )
A、龙凤呈祥阳春锦绣
鲲鹏展翅华夏腾飞
B、学精术也精,名士名医随时唤
人寿己亦寿,仙桃仙杏逐年栽
C、蛇岁纳千祥花开梅绽添秀色
春光迎百福鹊啭城乡报佳音
D、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4、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 :( )
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
5、仔细品读陆游的《游山西村》,从中选出一联作为激励学生“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定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的座右铭,您选择哪一项?( )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请指出下面一幅对联是歌颂谁的?( )
几杆教鞭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一堂学子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
A、教师B、农民C、工人D、商人
1、请您帮解缙补写对联。
解缙家的对门住着的是一个良田千顷、家财万贯的赵员外。有一年腊月三十,赵员外府上张灯结彩,杀鸡宰鹅,准备欢度春节。解缙家却是家徒四壁,铁锅冷灶。解缙心想,过年了,也该帖副春联庆贺一番。他望了一眼对门赵员外家那片青翠葱茏的竹园,取出笔墨纸砚,提笔写了一副春联(五言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大年初一,赵员外出门看见这副春联,大为恼火,穷人过年,还穷快乐。他叫来奴仆,下令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解缙看到这个情景,明白这是赵员外阴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上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①
家藏万卷书②
赵员外一见,怒气冲天,下令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解缙一见,又在对联的末尾各添加了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 ③
家藏万卷书 ④
赵员外见了气得说不出话来,把自己的胡须拔下了一大把。
从此,解缙的名声传遍了吉水一带。
题目:上述文段中有三幅对联,第二、三幅对联不完整,请您具体的语言环境,分别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第二幅对联变成六言联、第三幅对联变成七言联。
①、 ; ②、 ;
③、 ;④、 。
2、请您帮郭沫若改对联。
1962年10月,郭沫若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潮音洞偶然拾到一个袖珍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副对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
处处难寻处处寻
横批: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写着一首绝命诗,并署了当天的日子。郭老十分关注这件事,他焦灼不安地派随行人员马上寻找这个笔记本的主人。
原来失主是一位神色忧郁、生活中受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姑娘。这位姑娘,名叫李真真,曾经三次考大学而落榜,爱情上也遇到了不幸,便悲观失望,厌世轻生。
郭老与她见面后,耐心地开导她,并且,和蔼而关心地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还能写旧体诗。不过,内容太消极沉沦,这不好!我替你将这对联改一改,你看行不行?”姑娘点点头,郭老边说边拿出钢笔,将对联改了过来,而且立意高远,表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心存希望,坚持不懈,定获成功。请您把改写后的下联和横批写在横线上。
年年失望年年望
横批:
3、精简语句,使之成为对联。如: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的小雨悄然而至,丝丝雨水滋润着世间万物。
朵朵红梅在雨中静放,点点秀色绣出巍峨千山。
上联是:春雨丝丝润万物;
下联为:
4、下面几幅对联的已经打乱,请您为它们找到各自的朋友,并把对应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助人为乐;②一年四季春常在;③东海白鹤千秋寿;④品泉茶,三口白水;
⑤勿以恶小而为之,懂廉耻之心;⑥南岭青松万载春;⑦万紫千红永开花;⑧竺仙庵,二个山人。
①( );②( );③( );④( )。
5、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生活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岁月,心头不免引起缕缕惆怅。千言万语凝聚心头,却无法当面用语言去表达,只好把这份情思凝聚于笔尖。用对联来送上对朋友和同学的最真挚的祝福。请把您创作的对联展示在下面的横线上。
6、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联。
小石潭凄寒幽邃, 。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一位学生在贺卡上誊写了一幅对联赠送给数学老师,老师看后大呼精妙。你认为这幅对联精妙之处在哪里,请您把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精妙之处在于:
2、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十分绝妙,请您把这幅对联的绝妙之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绝妙之处在于:
3、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轰动一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请仔细品味之,看看这幅对联有什么妙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幅对联的妙处在于:
4、,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曾经引用了这样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讽刺那些没有科学态度、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
请您说说这幅对联用在这里是否恰当?为什么?
【基础篇】
一、填空题。
1、字数相等;节奏相合。
2、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无益身心事莫为。
3、南山;不老松。
4、范仲淹;欧阳修。(解析:他们二人分别写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5、仄;平。
6、蜀;诸葛亮。
7、雨;风;晴空;晨钟;长江。
二、选择题。
1、(C)解析:好是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就有区别:
hǎo ,“便于”的意思;hào ,“喜欢”的意思。
2、(D)解析:只有D与上联一一对应,“真行者”与“ 假猴王”;“ 落伽山”与“ 水帘洞”;“ 诉苦”与“ 誊文”都一一对应。
3、(C)解析:注意春节的选用最好既有时间(蛇年)效应的展示,也应该有喜庆的祝福的寓意。B、D不是春联,而A确实泛泛而谈,不具备时间效应。
4、(A)解析:上联写的是水凝固成冰,温度不变,下联写的是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因此选A。
5、(B)解析:注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与应用的能力。
6、(A)解析:“教鞭”和“学子”都显示了教师的职业特点。
【提升篇】
三、拟写对联。
1、答案:①、短 ②、长; ③、短无 ④、长有。
解析:根据第一幅对联的书写,可以看出解缙是根据对门员外家的竹园的实际情景出的上联,根据自家的收藏出的下联。而第二、三的书写必须紧扣情景的变化去对,“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使竹子变“短”了;之所以①处填写“短”; ②处填写“长”的目的在于与“短”相对,另外又可以一解解缙的痛恨之情。③、 ④处所填写,一是与“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使竹子变“无”(没有)了相照应,另一与行文的思路相一致。
2、事事难成事事成;春在心中
解析:根据要求“表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心存希望,坚持不懈,定获成功。”即可写出。
3、红梅点点绣千山
解析:根据文意仿写即可。
4、答案: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解析:此题在您知道了对联的分类较为清楚地话,此题很容易辨别出来,因为①为劝世联,而且引用了名言的;②是春联;③是寿联;④是拆字联,由此找对句就比较方便了。
5、参考答案: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靓丽独放,任人当道,梦至彩
严寒不惧,梅艳芳菲,香自来
解析:根据题意自由发挥,主要切合对联的特点即可。
6、参考答案:岳阳楼壮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宁静
解析:首先要点名被描述的对象,然后应该概括出对象的特点。
四、赏析对联。
1、参考答案:这是一副学生赠送给老师的对联将老师所教给的数学知识巧妙融织于其中,同时也将对老师感恩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既巧用了历史上“楚霸王项羽”、“越王勾践”的故事,又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
3、参考答案: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4、参考答案:恰当;因为这幅对联,以“墙上芦苇”、“山间竹笋”为喻,通俗地揭示出了主观主义者的实质: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
图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以便删除,版权及观点尊重原创!
点击阅读原文领略更多精彩领取小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