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苏州自古繁华,不过古时最繁华的区域,还得说是城西阊门外的山塘街一带,到现在也是苏州古城最繁华热闹的商业街之一,每日游人如织。
山塘街很长,连接石路和虎丘,据说有七里之遥,所以才有七里山塘一说。
山塘街的历史足够悠久,是苏州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街道了。从白居易在公元800多年带领苏州人民筑七里山塘以来,已经经过了1000多年。
比之平江路,山塘街更加复古,但市井气息也更浓厚,这颇有点历史渊源: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的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来它便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也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山塘街是典型的苏州街巷代表,桥多、河道多,这里的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
里面出售古老的艺术很有意思,比如拉洋片,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拉洋片已经基本绝迹,仅有少数爱好者仍从事此种艺术形式。
山塘街说长并不长,却隐匿了许多其貌不扬的小店,而这些往往是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菜芝斋:采芝斋糖果,苏州人老少咸知。开设在观前街东段的采芝斋糖果店是家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
134年前,河南人金荫芝在苏州观前街摆摊,现做现卖一文钱两只的棕子糖,因其味道独特,做工也细,竟然远近闻名。金荫芝父子乘势扩张,增加糖果品种,又新增了炒货、蜜饯,每样产品都力求与众不同。14年后,创下了“采芝斋”金字招牌。这里的贝母糖因慈禧太后大加赞赏而成为“贡糖”。
糖粥是一种苏式的传统小吃,也被称为“来苏州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老夫妻俩摊子一开就是二十年,每天中午十二点左右出摊,老爷爷负责盛粥,阿婆负责算账收钱,配合默契,动作麻利。
听一曲苏州评弹,让吴侬软语缠绕耳际
在苏州最美好的时刻,是穿街走巷听过的吴侬软语,都变成了评弹的调调。苏州人将他们的婉约柔曼融入江南乐器,不急不躁地缓缓道来。不管你懂不懂,坐在这吴地古典风的园林内,听老艺术家弹着琵琶说着江南老故事。弹毕,或许你也会感慨——原来“中国好声音”在这里。
Tips:在山塘书院每晚都有评弹演出,时间为晚上7点半-9点半,喝茶最低消费为30元/人,评弹另外消费,40-120元不等,一般可以等别人点唱再蹭听。
桥南,苏州当地生活该有的悠闲与市井
有人说,山塘街跟许多古镇的商业街越来越像了,当旅行团都开始知晓并占领了这个地方,这里似乎就失去了该有的生活气息。其实并不然,除了主街,你可以往小巷子里走走,那里还生活着许多当地人,一如既往地过着悠闲惬意的生活。
桥北那段是给外地游客看的,桥南才是苏州市民面对的真实情况。这段市场的长度都超过了桥北那段。这里人流如潮,骑行非常困难。
在山塘街的西段,更是保留了原有的面貌,小孩儿在巷子里嬉闹,妇女老人在门前唠嗑,男人早起劳作的模样,最普通的市井生活气息,在这儿全都能看到。
逛一逛七里山塘,伴着夜色的水乡更独有韵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七里西塘更独有韵味,游船画舫款款而过,在倒映着彩灯的河面上荡起了涟漪。古戏楼从七点左右便开始有昆曲表演,小小的舞台演绎着江南古时的传说与故事,在传统的调调中,思绪似乎回到了古代……
分类阅读:
分类阅读 - 苏州古城底蕴
苏州情调分类阅读- 古城旅游 园林 古镇
...................... 如果你喜欢此文,就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