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课堂
第28期——气振音系统训练
陪练课堂
第28期——气振音系统训练
气振音
气振音:又名气颤音,在任何管乐演奏中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其作用是:在演奏过程中通过音量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丰富演奏效果,类似于弦乐器中的揉弦音和声乐演唱中的颤音效果。
气振音原理
气振音的原理为演奏时通过有规律的改变吹奏音量达到气颤的效果,即核心为音量的改变。
练习流程
1.区分演奏音量:
明确弱音与强音的区别,能做到在慢速吹奏的情况下自由改变音量大小。
2.慢速对比练习:
可一拍强音,一拍弱音交替练习,练习中体会强弱音的对比。
3.按律动练习:
在实际演奏中,气振音都需按曲子固定的节拍、律动有规律的进行演奏。因此练习时也跟节拍器进行规律练习,如:一拍内气颤两下、三下、四下等。
4.实际应用:
根据乐曲不同的风格变化配合使用。
练习四:乐曲中的运用
气振音在乐曲中的运用技巧:
1、根据乐曲节拍特点使用气振音。如乐曲《我和我的祖国》,属于三拍子旋律,乐曲律动为强弱弱,次强弱弱。因此在气振音的使用上我们选择的振动频次是一拍振三下。再如乐曲《我的祖国》,是四拍子旋律,律动为强弱次强弱,因此在气振音的使用上我们选择的振动频次是一拍振四下。总结:根据乐曲节拍特性使用不同的气振音频率,使乐曲的行进更加流畅,不至于因气振音的使用破坏乐曲节奏和律动
2、根据乐曲需要适时使用气振音。很多初学者在学习使用气振音时往往误认为气振音只在长音中使用,但很多时候其实是需要持续使用气振音的。如乐曲《我和我的祖国》,此曲中气振音贯穿全曲,并没有集中的体现在长音乐句上。总结:尤其是抒情性、较缓慢的乐曲,在演奏时可贯穿全曲使用气振音,使乐曲起伏更加明显、旋律更加悠扬。不至于因只在长音上使用气振音使气振音的添加显得尤为突兀。
3、根据乐曲情绪、速度的变化使用气振音。如乐曲《我的祖国》中第三行第三小节处开始,是整首乐曲的情绪高潮,并且在速度上略有加快。虽然旋律的节拍没有变化,但是乐曲的速度、力度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气振音的使用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气振音的频率不变,但是颤动速度要随乐曲变化;乐曲更加激昂了,气振音的强弱对比、振动幅度要随乐曲变化加强。总结:气振音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乐曲变化而变化。
小编寄语
气振音是笛子演奏的重要技术之一,但很多学习者练习很久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演奏效果。关于气振音的教学方法众说纷纭,但鲜有具体练习。不如耐心按照笛e家具体练习流程练习一下,看看原本难以理解的气振音是不是并没有那么难!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吧!!!
www.dejia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