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芳华》:披着怀旧的外衣,却难掩影片悖论 | 媒娱乐

《芳华》:披着怀旧的外衣,却难掩影片悖论 | 媒娱乐

2020-12-04 20:01:51

本文由话媒糖独家编写。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授权转载请联系:huameitangcd@163.com。


编者按:《芳华》上映已一周,观众评价众说纷纭。以70年代为背景,讲述文工团年轻人们的故事吸引了许多观众。说这部电影好的大有人在,但是故事情节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几番周折,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于1215日终于与观众见面。上映五天后,票房就已经超过五亿,广泛得到好评。此外,《芳华》在北美地区的表现也十分抢眼首周三天单屏票房在北美全部上映影片中排名第三,获多城扩映。

 



在此之前,80后的青春片频频登上电影院的荧幕,如《80后》、《何以笙箫默》、《万物生长》,近日对90后评价的文章也数不过来,“猪精”、“油腻”、“佛系”这样的形容词层出不穷。《芳华》这部电影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背景,描述了几个部队文工团员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命运。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华裔作家严歌苓的同名作品《芳华》(原名为《你触摸了我》),严歌苓本人和冯小刚一样,都有在部队里生活的经历,而《芳华》电影中的萧穗子就被观众认为是以她本人为原型的。

 

《芳华》女主角何小萍,父亲被批斗,母亲改嫁,自己饱受继父欺负,在家无足轻重,以为离开了家庭进入文工团成为解放军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事与愿违,她受到了更加严厉的排斥。


男主角是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在文工团任劳任怨,愿意吃破了的饺子,和他人不想搭档的何小萍跳舞,连厨房的猪跑了都被人叫去帮忙,受到提拔也拒绝。却因表白感情而受到诬陷,处分成为一名前线战士。影片两人经历了战争前线的洗礼,晚年相濡以沫,其他团员也随着文工团的解散各奔东西。

 

《芳华》这部电影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怀旧就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看电影的观众组成与以前明显不同,少了一些年轻情侣,多了一些头发花白的上年纪的老人。上映当日,。

 

依靠前期大量宣传,精美的海报、惊心动魄的预告片。在国庆节前突然撤档,改在两个月后播出。本以为这是一部会超过《霸王别姬》、《活着》、。


但是电影中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原作《芳华》更多的是对集体主义的批判,表现集体主义对个人的压抑。。


说是爱情片也不对,片中有大量对战争场景的表现,历史片也不对,片中有对每个人的作了细微的刻画,如果有相对明确的定义相信评分会更高,至少豆瓣评分可以超过8分。(目前为7.9分)

 

电影中有几个情节让观众觉得有一下跳跃。话媒君列出了三个:

 

首先是何小萍变疯的过程缺乏描写。何小萍正在治疗烧伤的前线伤员,突然敌方炮弹袭来,身体护住了烧伤的前线伤员,就没有其他描述了。后面情节说道她是因为平时不被人注意,被表彰后就突然精神失常。她是因为这帮助烧伤战士被称为英雄的吗?片中没有做出相应的表示。而且下放到野战医院就等于到了战场让观众觉得难以接受。

 

《芳华》公映版缺少的被表彰情节

 

在《芳华》的小说中其实有描述何小萍疯了的情节,她成为模范人物后精神失常,一直喃喃地不断复述“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电影把这一段给省略掉了,所以观众会觉得情节有一些跳跃。

 

第二是刘峰喜欢林丁丁的情节也缺乏铺垫,电影的情节没有表现出刘峰为什么喜欢林丁丁。只是在之前有别人给林丁丁拍照他吃醋,还有帮林丁丁修表。但在听完邓丽君的歌后感觉这歌就像是对他唱的,突然就鼓起勇气向林丁丁告白,并拥抱林丁丁,情节略有突兀,大家都还不知道原来刘峰喜欢林丁丁。事后林丁丁诬陷刘峰为“耍流氓”,刘峰被下罚至伐木连。

 

影片又帮林丁丁洗白,旁白说道;在林丁丁的眼中刘峰是神一样的存在,似乎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在向她告白并拥抱后世界观崩塌了,所以才要告发刘峰。这样的逻辑有一点牵强。在原作中刘峰并不是单纯的拥抱林丁丁,而是将手伸入了她的衬衫中,而引起后面一串事情的发生,因此《芳华》的原作名为“你触摸了我”,正是因为触摸事件为整篇小说的转折点。

 

第三是徐峰在被审讯后突然发配到伐木。徐峰在文工团作为“万金油”似的人物,没有人帮助他,政委也没有帮助挽留他。在审问室被审问的下一个镜头就是收到通知打包行李了。其实原版中有着文工团的战友对刘峰进行批斗的场景,这一场景与之前刘峰对他们帮助形成了强烈的讽刺,之后才被下罚去西南边境的,这一段删去了有些许可惜。

 

被删减的批斗刘峰的情节

 

在网上流传着《芳华》被删减了8个片段的说法。话媒君认为如果有这些片段电影应该会更加完整。

 

被删减片段

 

突然灌来的“鸡汤”

 

电影公映数日后,各个情感公众号对刘峰进行了评价,朋友圈被各种情感文章熬成了大锅“鸡汤”。情感公众号对“人为什么要善良”进行论述,并引用了故事中的一句旁白“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然而,话媒君认为刘峰最后的结局并不是他善良而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于他所在的圈层。

 

《芳华》中涉及了好几个圈层,第一层是根红苗正的军二代郝淑雯、陈灿,第二层是上海小资家庭出身的林丁丁,第三层是父亲为劳工的刘峰和没有太多背景的萧穗子,第四是从小就受排斥的何小萍。

 

故事的结局有点“丧”:陈灿四处拿地成富商;郝淑雯在得知陈灿和自己门当户对后,和他结婚,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林丁丁嫁给富商在澳大利亚生活;萧穗子考上了大学实现阶层跨越,成为知名作家;刘峰成为残疾人,在海口做贩卖盗版书的生意,一个月仅赚300元,还经常受到欺负;影片中缺少对何小萍后来生活的描写,但和打扮入时的郝淑雯、萧穗子对比起来,明显处在社会的中下阶层。

 

 

就在大家为男女主角感到惋惜时,萧穗子在片尾的话又有了转折:“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话外之意是,刘峰和何小萍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懂得知足,因此所有人都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是强行给观众喝下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获得了圆满结局的鸡汤,而 “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不过是掩饰潦倒的一种自卑。刘峰和何小萍也许并不想要这样的结局。

 

 

这让我想到了某一版的《新华字典》对冒号的使用这样的举例:“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销售员。我们都有着光明的前途。” 真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美好的未来吗?不一定。

 

电影结局走向其实和原作有很多不符合之处。原作中林丁丁虽然嫁给有钱人,并过上富足的生活,但结婚后在大家庭并不受待见,离婚后和别人在国外开餐厅,又再次离婚,回国以卖房子为生。但是影片中对这些人的结局描写有了一种拜金主义的味道,像是在看70年代版本的《小时代》。

 

《芳华》反应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亲情、友情、爱情。电影保留了原作很大一部分,又改编了些情节,把小说中较悲情的人物和情节给美化了。小说的《芳华》,严歌苓说讲的更多的是人性:“人性当中永远不可能消失不安感,,其实是你转移了这个不安感。


人对另外一个人施暴的时候,整个人群都在退化。”而冯小刚把一些揭露人性的地方弱化了,增加了一些对那个时代美好的回忆。二者有着差别,也有着各自的优势,要想感受冯导高超的拍摄技巧,还是要走进电影院观赏一番。

                            

责任编辑: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