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好友胡建兵登载的关于国内某民乐界重量级人物评论旅居海外的音乐家的小贴, 初看之时并不以为然。 及至昨晚在朋友聚会时再次听到有关此位重量级人物关于其对音乐家海外生涯更多的言论以及更多评论的细节, 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才是。 思索良久, 觉得有必要再次谈谈我们这些飘落海外的游子, 我们这些音乐在海外传播的苦行僧的一些想法(本人曾在新郎博客上发表过文章来介绍我来美之后发展的心路历程)。 在阐述本人观点之前, 现将朋友胡建兵在微信上的小帖附上, 以便大家对于文章前后意思的衔接:
胡建兵 ---“刚才听到国内的一位民乐界重量级的老师评论我们在国外搞民乐的现在都是业余的,已经落伍了,哈哈,说对了一半,我们确实从事其它谋生的职业,比如我现在就是一个修提琴的,不以音乐来养家糊口,属于玩音乐的业余状态,说的没错,但他的心态不对,所以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下另一半:我们都是以专业的态度和表现对待每一次的表演机会,我们在国外接触的作品绝对不比国内的少,甚至超过,在国内团里从不练琴,原因是作品简单,且排练时间富有,现在反而需要刻苦练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在国内学习的过程中缺失的太多,接触的作品风格太单一,在国外专业的圈子里为了不拖别人的后腿只有刻苦练习,要知道,再重大的演出也只有一到两次的排练机会(每首曲子每次也就一遍,有问题最多再来一遍),很多时候的排练是没有指挥的室内乐,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业余状态下的专业之处!”
首先, 在讨论我们“国外搞民乐的现在都是业余的”论点之前, 我们要对“业余”这个词的定义有个明确的界定, 即何为业余, 何为专业?所谓业余是指本业之外,工作之余所从事的爱好, 其反义词是专业、职业. 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 他/她所认为的业余, 应当是说我们这些海外的音乐家不以“搞民乐(音乐)”为职业, 为收入来源; 以区别他们在国内以“搞民乐”为职业而区分的。 那么实际上他/她所说的专业与业余的区分应该是职业与非职业的区别。 然而“职业”的意思,是表示藝術家依此為生,但并不能依此来判定藝術性的高低。同样, 非职业的意思,是表示藝術家不依此為生,但并不能就此判定表示藝術性的高低。 在真正的人生道路上,你會看見許多從事其他工作,但是程度超越職業水準的“業餘”人士,你也會看見更多,號稱“專業”,俱備學歷與頭銜但是實際能力卻不如業餘的人士,或未達應該有的專業水準。我們可以知道專業與業餘的分別不在於你所處的位置,而在於你真正的能力。更为实际的情况是:有一批原在国内就已出类拔萃的音乐家, 来到美国(海外)后, 仍然坚持以他们的所学, 所长在为弘扬优秀传统音乐而努力奋斗着, 其中不乏仍在美国主流音乐社会颇具影响力的琵琶演奏家吴蛮, 有在美国名牌大学音乐系任教的琵琶演奏家高虹, 有在美国开创音乐学校的管子演奏家包键, 有在美国波士顿名校继续深造的唢呐名家郭雅志, 有在美国以传经授业的古琴名家刘丽, 当然也有引发本帖争议的作曲家, 笙演奏家胡建兵, 以及也有我这个20 多年来一直以音乐海外传播的苦行僧自居的“搞民乐者”, 就我个人而言, 2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对于音乐的研习与探索,从未中断过对于优秀音乐文化的海外推广, 虽然搞音乐之外, 我曾为生计送过外卖,开过计程车, 做过医药公司的电脑程序员。 但所有的这一切, 都为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 诠释音乐起到了根本的作用, 所谓艺术人生,音乐是人生的提炼与升华, 倘若没有这些人生的体验, 再高超的演技, 也只能是一个匠人。
第二, 该重量级人物(请原谅我到目前为止并不知道他/她的名字,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分析与判断, 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我此文只对事不对人)说我们在海外搞民乐演奏的作品已经落伍了(这些作品如古琴曲流水, 笛子曲“春到湘江”, 管子曲“江河水”“放驴”以及笙曲“晋调”等传统作品)。 那么请问, 当你们在聆听巴赫, 贝多芬, 莫札特等作品的时候, 是否也觉得这些作品的落伍呢?倘若不是, 又何以解释我们在海外演奏的经典传统音乐作品是落伍呢?如果,我们演奏经典的传统音乐是落伍, 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新潮的, 才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呢?难道是那些八九十年代创作的, 带有明显西洋音乐文化烙印的作品才算是新潮的吗?难道民乐一定要演奏用西洋创作手法(包括后现代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才算新潮吗?就算以西洋音乐创作手法创作的所谓现代作品, 在我们这些海外音乐家出来之前, 我们早已领尽风骚,成为新音乐的先驱者。 早在20 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将这些风格的作品, 协奏曲等一一展示在世人面前, 有些作品:如包键演奏的管子协奏曲<<山神>>, 我本人演奏的管乐协奏曲<<神曲>>, 笛子协奏曲<<越王勾践>>,以及笛子协奏曲<<金石丝竹>>等作品, 至今仍然没有人(包括国内的专业人士)可以望其项背, 这又如何解释我们的落伍呢?其实,正如胡建兵帖中所谈到的, 我们在海外所接触的各种风格的作品, 以及与各种演奏不同音乐的团体的合作交流远远超过国内的同行, 之所以我们现在仍然演奏传统音乐, 仍然不遗余力的推广我们特有的传统文化, 是因为我们在海外的漂流生活中, 人生得到了历练, 对于艺术的领悟得到了升华。 而只有得到了升华, 才可以不被貌似新潮的东西所左右, 才会在大千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认知,才会更加懂得并珍惜老祖宗所留给我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行文至此, 我想这位重量级人物的言辞也许并无恶意, 只是对我们这些在海外仍旧为传统音乐文化拼搏的苦行僧们的生活并不熟悉, 对于我们这些苦行僧的“心”苦并不了解。 也许, 这与国内总体的舆论导向有关, 但无论如何, 作为海外我们这些“业余”的民乐工作者而言, 我们需要更多来自国内专业人士, 机构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需要更多国内的专业人士与我们一起为我们传统音乐的发扬光大而努力。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一己之见, 如有不妥, 欢迎各方高人俊杰拍砖赐教。
2015年4月 于纽约
————————————————
【神州中乐团】
纽约神州中乐团,成立于1998年。由著名笛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现任乐团团长及艺术指导 陈涛创立。乐团创始之初即由定居纽约的一流器乐演奏家组成超强的演出与 教学阵容。 乐团成立的宗旨是:以音乐为桥梁,来促进 两国间音乐文化的交流。挖掘,整理传统优秀的音乐文化,使其得以在美国发扬,光大。
乐团官方网址:
http://www.melodyofdragon.org
http://www.melodyofdragon.org/index_chinese.html (中文)
教学与演出视频:
http://i.youku.com/i/UNDI3NTMyNTgw/
长按上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 melodyofdragon,关注“神州中乐团”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提供更多演出, 教学与比赛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