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与埙
文/姚展雄
一
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乐器,有湖北隋州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楚国编钟,还有《诗经》中提到的琴和瑟,不过,埙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
埙,穿过远古的蛮荒,秦时明月汉时关,唐朝的霓裳羽衣,宋朝的花间词章,元朝的如梦小令,还有细雨梦回的鸡塞,黄沙弥漫的栈道……才得以流传到今天。
传说沙漠里的胡杨,可以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即使倒下还可以一千年不朽。相比起来,埙的历史更悠久,它至今有着七千年的历史了,七千年啊,在埙的任何一个音孔里都流转了多少晨昏,多少风雨啊!民族的历史就刻在它的身上。
二
初识埙,是在贾平凹的小说《废都》里。书中有个落拓的文人周敏,苦闷的时候常在西京城里的城墙头上吹埙。其实,平凹写的是他自己的遭际。九二年的一个秋夜,平凹在城南的一片荒地里,邂逅一位吹埙的奇人,他叫刘宽忍,西安音乐学院教笛子的。当时,刘宽忍得到王其书改革的双腔葫芦埙,兴致正高,就常常一个人跑到郊外去吹。平凹深受感染每天去听。后来,他俩成了朋友,还和作家孙见喜一起策划录制了一盘埙乐磁带,名字也叫《废都》。平凹为之作序《吹土为声》,开篇写道:
我喜欢埙,它是泥捏的东西,发的是土声,是地气。现代文明产生下的种种新式乐器,可以演奏华丽的东西,但绝没有埙那样蕴涵着的一种魔怪。上帝用泥捏人的时候,也捏了这埙。人凿七孔有了灵魂,埙凿七孔有了神韵。
……
平凹似乎腻烦了那些过于华丽、喧嚣的音乐,他认为这带着土声地气的埙音更宜于废都,宜于身心。
大型埙乐协奏曲《废都》分四个乐章,平凹针对每个乐章还写了解说词:
一、风竹(埙与古筝)
风以竹显形。四面来风中,竹潇洒、竹得意、竹尴尬、竹惊恐。适应于不适应中终归不适应;有为于无为中而终无为。
二、坐望(埙与乐队)
水月、幽钟、苦茶、禅人,静观蝼蚁争斗你死我活,坐望青山明月两相忘。云在山头,爬上山头云更远;月在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山色遥看近却无,残墙月初缺。
三、夜行(埙与乐队)
苦闷中的自省,沉沦中的挣扎,失落中的不屈。孤独的夜行人。远山的招魂声。泥泞中的脚步。崖畔上的孤灯。
四、如莲(埙与古筝)
五色荷花,四色豪光,白鹤远去,暗香幽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这些思想和意境,并不陌生,他是平凹一贯倡导并遵循的美学原理,在他的散文和言论中都曾不止一次地表现过。
三
在埙乐的伴奏下,平凹还作了一段酣畅淋漓地吟唱,他唱的是自己喜欢的陕南民歌:
朗在对面采黄秧,
姐在房中打嫁妆。
我不要你柜子和钱箱,
我到婆家不久长。
我前腿进门公公死,
后腿进门婆婆亡。
小叔子放关滚坡死,
小姑子担水坠长江。
他一家大小都死净,
我原旧转来配我郎。
后院里有棵苦李子树,
未曾开花你先尝。
后院里有棵苦李子树,
萧郎唉咳唉咳呦——
未曾开花,
亲人哪——
你先尝呃
哥呀嗨……
平凹一唱三叹,在埙乐的伴奏下,曲调更加凄婉动人。
贾平凹就是不同凡响,他为这七千年前的古乐器埙所配的歌词完全是用古诗的内容,古诗的风格,古诗的手法,从而演绎了一则模仿杂言体乐府诗的乐坛“神话”。妇女之苦和炽烈的爱情是古诗的重要内容,如今仍有着现实意义。“未曾开花……你先尝”是歌词的精髓。未曾开花,何谈结果?无花无果,何物能尝?这就是不着一字的以身相许的宣言,其炽烈、其大胆尽在不言中。歌中所说的“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后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注:大家如果有好的埙箫及其他民乐器曲目,可在下方留言推荐,或者有需要帮助寻找曲谱,伴奏的也可以留言给我,尽力帮大家实现。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做一个以小众民乐器为主的公众号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但传承不灭,是一种信仰!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
以下为往期箫埙的学习资料,学员们可点击查看学习。
1.赵遥老师谈箫(埙)长音训练 2.尺八入门学习 3.埙的基本吹奏知识 4.关于埙的介绍、种类、形成与历史,解读陶埙的前世今生 5.自学埙教程分享 6.如何挑选演奏埙 7.箫自身发音特点与乐曲处理的关系 8.浅谈中国洞箫的学习与练习(转载) 9.音乐学习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重点 10.学乐器不唱谱,心里是没有音乐的 11.常用乐理知识大全!(收藏) 12. 学音乐到底学了什么?看完视频你就明白了! 13. 指挥到底是干什么的?看完这篇就懂了 14. 埙资料网盘共享 15.音乐名词100例 16.科普文 | 为什么钢琴有88个键 17.如何正确吹出尺八音色 18.会一门乐器是种怎样的体验 19.【家长必读】没有孩子是不适合学音乐的 20.杂学 | 为什么应该多听听音乐 21.你知道吗?「学音乐」是你做过最棒的决定! 22.谭宝硕老师讲座笔记(转载) 23. 送给成人学琴者的鸡汤(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