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有时纵情 有时纵酒 有时提刀 有时提笔

有时纵情 有时纵酒 有时提刀 有时提笔

2020-11-07 04:52:43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最近两天没有更新公众号,除了忙还在思考,也在酝酿一些自己的东西,想讲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例如建盏要不要煮,建盏的气孔、开片,建盏的二维三维釉面,以及什么叫玻化,还原烧和铁析晶的关系,为什么会软化水质,为什么会保温,这背后的物理学原理,想说的太多,大家愿意听我就愿意讲,就怕嫌弃我老人家话多,喋喋不休。


        小时候爸妈觉得我贪玩,恨不得让我滚吧滚吧连滚带爬,那时候每天抓些昆虫在家里搞动物园,玩泥巴搭房子“办酒央”。大学后开始疯狂阅读,几年时间下来买了很多书,是城市绿洲和晓风书屋的常客,那时候不读米兰昆德拉不读小王子不知道慕容雪村都不算“小资”。对了,我还想起了卫慧,那个我青春骚动的启蒙者,我记得她那句著名的“他脱下了我的CK内裤”,那时候看她的《上海宝贝》,第一次知道那么多的品牌,看着赤裸裸的物欲、情欲,光怪陆离的世界。还有安妮宝贝、棉棉。


        长大后,朋友觉得我是个玩家,有善意者提醒我莫玩物丧志,平潭人说“败仔”。2001年开始玩zippo玩yoyo球,2004年开始玩浮游矶钓,2008年开始玩户外玩单车、夜营“混帐”看星星月亮,2015开始养狗训犬甚至还加入了CSAPA,这两年又开始接触了一些文玩,小叶、沉香神马的,直至遇到建盏,瞬间被那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同胎同釉同炉,窑变随机变化”所吸引,想着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想着十三道工序的严谨复杂,,每一枚建盏都经历了1300度以上的炉温,仿似从太上老君八卦炉中涅槃再生的孙大圣。


       触摸建盏,我想起书画双绝的宋徽宗,想起情深义重的李师师,想起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想起林冲,想起武松,想起金莲潘氏,想起清明上河图,想起陈桥兵变,想起杯酒释兵权,想起太多太多了,那真的是一个最伟大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宋朝那样,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先进、科技最发达、城市生活最丰富多彩。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自序中追述了当年汴京的繁胜:“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雕车竞争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因为喜欢建盏,开始关注建盏市场。建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去年厦门金砖国礼的加温,现在很多文玩店、茶具店都开始经营建盏,我没有刻意去调查,只是偶尔路过碰巧的时候看了一些,比如我家楼下的一家卖保健品的商行,也做了一个建盏专柜,进去看了一下,从品质到标价我竟然无言以对。我感觉,建盏市场就是这样给玩坏的。



       建盏,首先应该是文化,其次才应该是商品;建盏,不是一个普通的茶具,它是一种瓷器,是老祖宗的传承,继承着千年大宋的惠泽。


      玩盏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实用性,还是观赏性,还是收藏性?把玩建盏,很多人问我入门级的多少钱,我其实很难回答。我说,几百块吧,入门级的。其实,在真正的盏友圈子里,几百块的只是实用性,千元级的才是观赏性。玩盏养心,心态不要太执着,不是说非要买多少钱的东西,喜欢的东西千金不贵,不喜欢的白送不要。眼缘是第一位,随着鉴赏能力的提升,眼界也会慢慢开拓。


       不知不觉一口气打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字,这不是文章,只是一些文字,只是一些我想说的话。玩盏,就玩真的!在市场乱象中守定初心,雾里看花中寻找自己的眼缘,玩物不丧志,养心韬光才是正道。


       我就是这么一个玩家,有时纵情,有时纵酒,有时提刀,有时提笔,侠骨和柔情,诗情和酒意,天地和你 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