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是春风 ——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研学活动(二)竹林之美篇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是春风 ——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研学活动(二)竹林之美篇

2020-11-11 01:46:07

      研学旅行属于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校外教育创新形式以及综合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手段。研学旅行体现无边界学习特征,是一种融合多学科的学习过程。“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本就有着特别的文化含义。竹子挺拔洒脱、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人人称赞,对竹子向往可以说自古有之。在本次研学活动,开设“竹林之美”这一项目,即是结合了从化溪头村的特色——漫山遍野的竹林,也是回应了新时代及素质教育的期待。

寻找竹林的美

      迎着朝阳,走上一条蜿蜒的小路,石桥下潺潺的流水给整个小镇增添了些许朦胧的韵味。研学的第二天,竹林之美的40名同学将开始独一无二的旅程。

      来到目的地,在竹林的沙沙声中,在微风的吹拂中,黄老师带领同学们从生物学上认识竹子,接着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一点一滴地引起孩子对竹子的思考——原来我们的生活从未离开竹子。除此之外,不一样的竹子,不一样的用途,不一样的意境,不一样的美——比如寺庙爱种佛肚竹,而庭院偏爱湘妃竹;竹子还能做成笛子和萧,给我们带来耳朵上的盛宴。

黄慕娜老师竹林讲堂,同学们认真聆听

       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曾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风,愿我们的孩子们,在十三岁的青春里,展现和竹子一样不屈的精神,愿我们的孩子们,在这美好的年华里,像竹子一样坚韧地成长。

挖掘竹林的美

       实践验证真理。下午,在教练和物理老师陈智强的带领下,孩子们利用砍下的竹子,进行野炊竹筒饭和竹艺品的制作,用自己的双手挖掘竹子的美。

   齐心协力搬运



仔细砍下竹子


分析受力,

进行分割

开饭咯!

你拾柴,我生火

       孩子们每人一个竹筒,煮一筒腊味饭。这竹筒割起来可不容易,在智强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利用物理力的知识,垫一个小竹筒、倾斜使力,才把竹筒切割好,可以说大家分工默契,发挥所长。尽管很多人第一次进行这样的野炊活动,但是他们没有退却。

       “呀,割到手了”

       “你去休息下,这个竹筒饭就不要做了。”

       “没事,贴个创可贴就行”

       那一刻,这两个孩子已经领悟了竹子的内在美。生活总要面临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竹子一样,在泥土中扎根,不屈地往天空生长,坚韧挺拔,不畏艰辛。

       竹筒饭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是惊喜,竹子手工制作,带给我们的却是感动。

构思、绘画、雕刻

        为期两个半小时,孩子们需要完成一个手工品和一幅图——我的中考梦。大家都在努力构思要怎样去完成。你割竹,我打磨,大家一起画图,互相配合下完成了。两个小时后,大家拿着手工品和画在展示时,都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看,这就是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劳动,能否创造财富呢?

   内有乾坤的水瓶 

我的中考梦

我们的作品

       “虽然我们都很想很努力去考上东莞六大高中,但是,有时候并不是我们自己去努力就可以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一切,也并不是只有能考上六大高中,才可以证明自己是真的那么棒。竹子没有牡丹花的娇艳,也没有玫瑰的艳丽,更没有菊花的楚楚动人,但是竹子在一片宁静的竹林里成长,他们只有大自然给的阳光与雨水,依然很努力去成长,而且还长得那么正直,那么坚韧。”其中一个孩子说到,“我们有爸爸妈妈的关爱,有老师的支持,我们能成长得更好的。” 孩子们,老师希望无论大家踏上怎样的道路,依然能张扬自己的青春,活出自己的风采。

        幽幽竹林,美不胜收。愿竹林之美,能在你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愿竹林之行,能成为你心底下最宝贵的记忆。

撰稿:王静芳

审稿:梅淑萍

编辑:张   欣、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