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观点】对川贝枇杷膏美国走红的冷思考:中药国际化仍需多方加强合作

【观点】对川贝枇杷膏美国走红的冷思考:中药国际化仍需多方加强合作

2021-02-24 05:46:4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程华尧 

单位:海南省妇幼保健院 

   


这个冬天,由于流感大范围肆虐,多家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出现“中国神药——川贝枇杷膏”遭遇天价哄抢的场面,着实让中药在国外“火了一把”。不过,据笔者在美国的多位友人证实,川贝枇杷膏遭遇抢购只是出现在网络店铺以及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大城市中国人开的保健品店中,一些中小城镇则没有被波及。由于美国没有立法认可中药的法律地位,因此中药只能当作保健品或者辅助膳食销售使用。纵观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立法承认中药的合法地位,中药国际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针对中药国际化遇到的困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中国拥有大量疗效显著的中药制剂,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次川贝枇杷膏得以在美国走红,关键就是在于药物的疗效可靠,这是任何语言宣传都不能代替的。美国人这次没有因为川贝枇杷膏“化学成分不明确”就停止服用,就是因为疗效的保障。除了青蒿素制剂每年在非洲具有惊人的交易金额和数量,中国大陆地区还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片仔癀、安宫牛黄丸、雷允上六神丸、季德胜蛇药片等中药制剂,值得大力推广到国际市场。这需要外交、商务、文化、中医药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和宣传的力度。


其次,中药质量安全必须得到保证。无论何时,药品质量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要树立药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现在提中药质量,主要是严厉打击恶意制假售假行为,绝不能纵容姑息。这次在美国走红的川贝枇杷膏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严苛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是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最后,中药的国际化需要文化、商务、外交等多部门的配合和宣传。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只是承认中医针灸的合法地位,中药则很难得到认可。目前在澳大利亚,尽管联邦政府已经立法正式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但是中药却未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不少澳大利亚居民对服用中药持谨慎态度,这大大限制了中药的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小柴胡汤”导致肝损害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导致肾脏损害事件,都是因为外国民众不理解中医文化,不能正确服用中药,长期大剂量使用应该“中病即止”的药物,违反了药物使用原则,结果导致了不良反应事件。上述情况责任不在于中药本身,而是要归咎于错误的用药行为。因此,如何让国外民众正确理解中医、正确认识中药,是我国中医界和文化、商务、外交等部门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笔者认为,尽管川贝枇杷膏是一种安全范围较大的非处方药,但是并不能等同于绝对安全无副作用的食物,辨证用药仍然需要遵守。绝对不可以当作保健品,长期大剂量服用。否则,也可能出现类似小柴胡汤事件的副作用。


中药国际化前景广阔,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国际外汇创收能力,取得显赫的经济效益,解决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文化、医疗方面实力的展现。这就需要外交、文化、商务、中医药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合作和对外合作宣传力度,更好地实现中药产品走出去,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事业造福,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媒体编辑:赵 丹

内容合作:010-84249009转6303  

                  或 加QQ3225851292

商务合作:15117967119


微信投稿邮箱:cntcm01@126.com

(文章以观点、政策、学术和中医药文化等为主,需原创首发,请在邮箱里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中医药报》(微信号:cntcm1989)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