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长老班”
——记光明中学校长兼高三(61)班班主任徐本兵
五寨县光明中学高三(61)班的同学们,称呼他们的班主任为“我们的校长老班”,其语气与神态之中透露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这位“校长老班”名叫徐本兵,共产党员,毕业于山西师大,今年刚过27岁,身材高大,文质彬彬。2015年8月担任高一(61)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同时先后担任了政教处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去年秋季新学期,又被提拔为校长。
他先后两次受到五寨县委、政府的表彰,还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学校评为青年教师楷模。
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为什么在不到三年时间里能够得到众多荣誉并走马上任一校之长呢?
治班的两张“牌”
郑臻男同学的母亲逢人就说:我为孩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选择了五寨光明中学。
郑臻男家庭条件较好,就是不懂事,谁也管不了,三年前中考四百五十来分,家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把孩子送进了61班。
让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入学后开第二次家长会的时候,孩子给家长打了午饭等着家长来校,家长边吃边掉泪,更让家长惊喜的是,郑臻男整个人都变了,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61班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让徐本兵老师给“征服”了,大家觉得徐老师是一个最有办法的最神奇的老师。
实际上,徐本兵老师的治班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接手班的时候,面对这帮油盐不进、好话不听的学生,他曾被气得吃不下饭,也打过退堂鼓。
慢慢地,他摸出了一些门道——这帮学生大多吃软不吃硬。于是他放低身段,就像大哥哥一样对待这帮小弟弟小妹妹,与同学们同吃同玩同学习,一直陪伴着他们,有事一起商量。慢慢的,同学们也不把他当外人了。
他准备了一个药箱,把常用药塞得满满的,同学们随用随取,光是治胃疼的药就有好几种。同学们遇到头疼脑热,他一般不通知家长,需要看医生的,他就带着上医院,却不让同学们花钱,有的家长过意不去,他说:我家里是做生意的,不指望我这两个钱,你们就不要多心了。
第一张感情牌见了效以后,他适时地打出了第二张牌——规矩牌。他根据学校的班级及学生管理制度,制定了礼仪学习纪律生活各方面的五十多条细则,诸如“见了师长必问好”、“不说脏话”、“入班即静,入座即学”,“作业不过夜”,“午晚休必须按时”等等。除了安排班干部检查落实以外,他一整天在岗,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员。
现在,各种规矩早已在61班同学们心中立起来了,同学们从给老班长面子,到后来养成了好习惯,做到了课上课下一个样,有无老师一个样,老班在不在一个样;他担任校长以后,经常出去公干,班长叶晓雯就成了老班,班上的一切事情弄得妥妥帖帖的。
61班教室的后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教学成绩、各种活动的应有尽有,其中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手机免检班”,携带手机这个老大难问题,入学不到一个月就不是问题了。
治学的三服“药”
三年前,面对清一色的青年教师,学生和家长还是有疑虑的,为此,徐本兵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做过郑重承诺:我是党员,请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要为每一个同学圆大学梦!
面对班上多数同学中考成绩在四百分上下的现实,徐老师深知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是相当困难的。
他一直把西汉人刘向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对他受益匪浅,最终学有所成,而他知道,自己的学生恰恰就是不喜欢读书,更谈不上善读书;他知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于是,他先后给学生下了三服“药”,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挺好的,前面提到的郑臻男,现在学习成绩成了冒尖户——本班第一、年级第二,今年高考达线应该没什么悬念。
第一服“药”是确立读书的目标,主要解决胸无大志、精神不振的问题,时间是在入学一个月后。经过班会动员、自报目标、家校合议、当众宣誓等环节,每一个同学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当众宣誓时,他还邀请了学校领导参加,场面庄重,气氛热烈。这服药就像一把火,把同学们追梦的激情点燃了,就连以前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付晓磊同学也“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为自己的艺术梦而奋起努力。
第二服“药”是培养读书的兴趣,解决读书后劲不足的问题,给“药”于入学时,贯穿于三年间,方式是课内外相结合。他带头捐书一百多册,学生每人捐书三册、至少订购一种报刊,共同建起了班级图书角。师生共读、手不释卷成为这个班的一道独特风景,阅读的氛围、书香的浸润,使同学们的心静下来了,学习态度改变了。高三第一学期才转来的高泽栋同学深有感触:到了这个班,你不读书学习感觉到不好意思。
第三服“药”是为每一个同学量身定制读书学习方案,解决所长弥补不了所短的问题。高一第二学期,61班被确定为理科班,可是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想离开,他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就召集科任老师共同为每一位同学会诊把脉,为每一个同学量身制定了学习方案,使其发挥特长,适合学什么就学什么。一时石激起千层浪,占全班半数以上有特长的同学一下子有了奔头,同学们都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刘铭同学原来很不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在徐老师的鼓励下,她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演讲比赛并获了奖,后来选择了播音主持方向,现在感觉非常好,有望实现大学梦。
61班成了全校的“冠军班”、“红旗班”,2018高考前景被给予厚望。同学们以班为家,以班为荣,家长都说:遇上徐老师这样的班主任,真是太幸运了。
三年来,徐老师不但管理61班,还管理学校的几十个班;既做份内的事,还做份外的事,每天都是两眼一睁,忙到半夜,除了春节,他几乎没回过家;为此,大学时的女朋友离他而去了,他答应父母的“吃皇粮”考试也从来没有参加。
现在,与他一起来校的十多个青年教师没有几个了,但是他一点不感到孤单,也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在全市性的一次演讲比赛中深情地说:作为一个青年党员教师总是要有所作为的,我用自己的努力为我的学生圆梦,为他们的人生奠基,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功名利禄,怎么能够与此相比呢?
现在,他念念不忘的是作为一校之长的责任,还有他对61学生和家长的承诺——为每一个学生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