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板》名曲赏析
《老六板》又称《老八板》。流传地域较广,在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称为《十八板力》,在内蒙地区称为《八谱》或《八音》。江南丝竹、西安古乐、山西八大套等乐种中也包含此曲。其变体繁多,但唯有江南丝竹中才存在由《老六板》系列变体组成的曲体“五代同堂”,其系列为:六板 快六板 花六板 中花六板 慢六板。以《六板》为基础“放慢加花”,将节拍逐层成倍扩充,速度逐层放慢,逐渐加花形成新的曲调变体。在民间较多是把《中花六板》和《慢六板》作为独立乐曲演奏 。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附编《初学入门》中曾载老六板,改名为《虞舜薰风操》。
《老六板》共六十板,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1、 起部。它是一个八板长的明朗、轻快、质朴而又活泼的乐句。
2、 承部。也是一个八板长的乐句,与起部合头变尾相对仗。
3、 转部。它是一段三十六板长的起伏较大的旋律,围绕商、徵二音先向上升展,再逐层下落。
4、 合部。再现了承部,以徵音终止了全曲。
01
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保持了《老六板》旋律的前骨干音(仅在某些拍节将骨干音移至弱拍或次强拍),同时“放慢加花”,变母曲之大跳进行为小跳进行或级尽进行,使乐句线条变得悠长平稳而又连绵曲折。
《中花六板》的速度适中,因而利于民间音乐艺人在其曲调的重要音基本取得一致的基础上,可根据不同乐器的特点,各自尽情地即兴发挥,既相互对比,又默契配合,产生出多声部的效果,是江南丝竹乐曲中多声复调因素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首。
01
五代同堂
所谓《五代同堂》是由五首江南丝竹乐曲组合而成的套曲,这五首乐曲是《老六板》(流水板)、《快六板》(流水板)、《中六板》(一板一眼)、《中花六板》(一板三眼)、《慢六板》(一板七眼,即增板)。《中花六板》是其中的一首,而且是最典型的一首。这首乐曲在“八板体”曲牌《老六板》的基础上进行旋律扩充与加花,其主要方法是把每拍扩充为四拍,把《老六板》的旋律骨干音保持在强拍和次强拍的位置,旋律围绕着骨干音作加花变奏处理。而在合奏中,乐器间讲究相互的配合,你进我出,你繁我简,味道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