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轟客”即可关注我们
乐手无踪洞箫吹,
精灵盘丝任翻飞。
小竹缘何成大器,
健身娱乐聚人气。
——《空竹赋》曹植
空竹在我国古称“空筝”,
江南地区称“扯铃”、“嗡”等,
是一种民间特有的音响玩具。
追古溯今,这项玩艺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两根竹棍系上线绳,
缠绕在空竹的木轴上,
有节奏地拽拉抖动。
当达到一定转速后,
可以通过线绳控制空竹作出种种技巧动作。
抖动时,
空竹上的各个音哨同时发音,
高亢雄浑,声入云霄。
这就是抖空竹。
抖空竹是老少皆宜、
兼备休闲健身的一种民间游戏。
在南京,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抖嗡”。
老南京人觉得春节不到夫子庙就不算过年,
因此,
夫子庙已然成为民间百艺展演聚集地之一。
这里面,就有抖空竹表演。
南京是抖空竹技艺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荣记狗牌竹音堂”
在当地拥有非常响亮的名号,
孙光辉便是“荣记”的第三代传人,
同时,他也是南京空竹市级传承人。
他出生在一个抖嗡世家,
空竹在他手里能抖出十几种花样,
每一种都有一个名字,
像是“八仙过海”、“鲤鱼跃龙门”等等。
孙光辉不仅会抖嗡,还会制作空竹。
他手工制作的空竹,
有单轮空竹、双轮空竹、高炮空竹等等。
制作空竹的过程一点都不简单,
前前后后要历时一年时间,
经过78道工序。
只有好的技艺还不够,
还要有十足的耐心。
孙光辉一直坚持采用古法制作空竹,
“荣记”的空竹与别人的相比,
还有几点特别之处。
比如箍紧空竹框子的材料,
别人是蜡线而他用麻丝;
再比如空竹表面的板子,
别人是三夹板,他用木板料。
三十多年过去了,
无论面对多少苦难,孙光辉从未选择改行。
但是时代科技在进步,
塑料嗡早就因为成本低生产方便,
而大量代替了竹木嗡,
抖嗡和很多民艺一样,
曾经的光鲜正在被新时代无情地冲刷褪去。
孙光辉却依然坚持着他的手工技艺。
在他眼里,这是一种传承。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但总有一些东西不应该被带走,
所有的古老技艺,
无人传承,最终只能被遗忘。
而传承,有时候便意味着奉献。
庆幸的是,
抖空竹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
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南京甘家大院里,政府专门为他设立了柜台,
传承抖嗡文化。
孙光辉也经常会去南京各个小学给孩子们上课,
教他们抖嗡。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一个全职的徒弟,
但他觉得他能等到这个手艺继承者的出现。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