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塚中人語
對於「風水」的事,今之世人,有信有不信。如果討論起來,必將費一番口舌。
「風水」在中國,是有其歷史上淵源,當然也出現今人名詞上的「專家」,在這些響噹噹的人物之中,都有著作留下,能為「風水」分析一切事物,也留下了「基本」的定律。
不相信「墳墓」風水的人,有一句話值得深思,他們常說:「幾把祖先骨頭,人已死了,如何會影響後代子子孫孫。」這意思是說,人死已了,是沒有影響力的。
但,我個人覺得——
舉我們每一個人的「住家」為例子,大家體會到,住家均有長度、寬度、厚度。我們居住的家還有高度,及周遭的環境,我可以如此的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理及心理確實是受著住家環境的影響。
也就是說,萬物都在生滅變化,活著的人,確實受居家環境的影響而一直在潛移默化之中。
這就是「陽宅」風水。
再說「陰宅」(墳墓)風水,這就同靈魂有關,靈魂肉眼無法看見,如果大家抱持「眼見為信」,那「墳墓」風水確實是沒有什麼好談的了。
然而,事實上,「眼見為真」並不一定正確,像紅外線、紫外線、種種磁力、吸力等等,不也是肉眼無法看見的,雖不為肉眼所見的範圍,但是有很多東西存在,「靈魂」也是「力」的一種。
假定靈魂也是「力」之一。
而有時候,狗看見靈魂的「力」來臨,牠會大吼大叫。
人們看不見。
狗看得見。
我們不能否認,狗是無緣無故,大吼大叫。
在我的立場來說,我們活著的人,講究居家環境的陽宅風水學。
對於死去的人,我們同樣不可馬馬虎虎,至少同樣也給予好一點的陰宅埋葬的環境,這樣才會相安理得,他們沒有實質,但有鬼魂之力。
我在這裏談陽宅陰宅風水,並非強調大家一定要相信這些,而是風水學確實有理論有證驗,並非迷信。但,世人也不必盲目的信仰,因為這一行業,學的人雖多,不學無術的騙子也多。
盲目的崇拜「風水」也不對。
我們要的是,認清一些事實,拋棄成見,不偏不倚的態度去研究。
我們相信風水,是知道它是人生知識領域的一部份。
但是,對於狹隘部份的「風水專家」,卻要有慧眼,能觀察分析一些事物,避免上當受騙。
風水非一成不變。
風水非活形活現。
風水也非經不起考驗。
●
這裡,我述說一則真實的故事:
有一晚,我作了一個夢——
夢見我在曠野行走,四周連一個人也沒有,卻聽聞到「洞簫」的聲音。我對「洞簫」的聲音有偏好,尤其吹奏的抑揚頓挫,著實喜歡。
這曲子,卻是:
庭院深深深幾許,
雲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
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
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
暖風遲日也,
別到杏花肥。
曲聲很幽怨,很淒清,甚感人!
我乘著月色,尋「洞簫」而去,走了約十分鐘的路程,看見曠野之中,一片小樹林旁,有茅屋三間,其中有一間,有熒熒燈火透出。
走近茅舍,扉門自動開來,迎出三個人,一位年紀大些,二位年紀輕些,而其中一位年輕者,清清秀秀,正是吹「洞簫」者,手上猶持著「洞簫」。
老者向我拱手:
「貴客駕臨,歡迎,歡迎,我等恭候已久!」
「不知三位何人?」我問。
老者坦然而告:
「蓮生,我等非人。」
我一聽非人,悚然一驚,但未懼怕,因我久經戰場,見識極廣,不但不懼,反而覺得鬼比人直,更可愛。
老者迎我入內,茅舍內,早已備好酒菜,一桌四椅,真的就專等我至,我也不甚客氣,坐了客座,就與三人對酌起來。
老者介紹持「洞簫」者,名「胡伍」。另一位年輕人,名「李子」。而自己是「古松」。
而我也不介意他們叫什麼,名什麼,我有酒可喝,就很快樂忘憂。
我請「洞簫」青年,再吹一曲,他吹奏:
章水何如潁水清。
江山明秀發詩情。
七言還我是長城。
小小鈿花開寶靨。
纖纖玉筍見雲英。
十千名酒十分傾。
老者笑說:「好一首浣溪沙,長吟豪邁。」
我亦讚嘆不已。
年輕人又吹:
「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占得春,草滿鶯啼處。不見生塵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我聽罷,問:
「你等何愁?」
老者嘆了一口氣,說:
「鬼亦有愁,令蓮生見笑了。我等居此多年,相安無事,此地素光練靜,青山隱隱,碧瓦寒生,萬丈輝光,飛過茅屋,更無塵翳……。」
「究竟怎麼了?」我問。
老者娓娓道來:
此地是章家墓園,老者是祖輩,兩位年輕人是後輩,共葬祖地多年。
剛剛介紹的姓名,只是「代號」而已。持碧玉洞簫者是名音樂家,與洞簫共葬。
由於章家後代,選議員,連選二屆均未選上,便懷疑祖墳風水差,請時師來勘察,認為另擇地安葬才好,要另葬,才選得上。因此決議遷葬。
其實章家墓園的風水,是絕佳的風水地理,吾等心滿意足。
所謂二屆議員未能選上,是因上輩人誤殺一婢,因而冤氣干戈所致,如今冤氣已散,再選一屆,必然選上,風水時師不明所以,就誤以為地理風水不好,逢屋必拆,逢墳必遷,所以愁來路也。
如今,特別請蓮生盧勝彥,來排解此事耳!
我問:
「我如何幫忙?」
老者:
「據實以告,感激不盡。」
「你們章家請我看風水?」
「你回去即知。」
……………………。
我第二天醒來,查了一查行程表,心中駭然,果然是一位章姓的家人請看風水。
這真是:
心空道亦空。
風靜林亦靜。
卷盡浮雲月,
還汝山河影。
這老少三鬼,是想借我幾句話,還他三間茅舍了!
●
我一遇章家的人,就先故弄玄虛。
我說:「今天早上,我起一易課,是文王卦,此卦最靈,卦中說,今日約我看風水的章家,早已請人相過風水,而且已決意遷墳,如今來邀,只是應應景,一循舊章。」
章家人一聽,大驚:
「先生果然高明,是已請人相過,也決意遷墳,我們不敢相瞞。」
我說:「既然已決意,又請我作啥?」
「這。……」他們回答不出。
章家人中有一年長者說:「我們聽聞人說,蓮生盧勝彥是當今最高明的,不只是風水地理、天文星宿、占卜面相、醫理命運,樣樣皆通,而且通鬼神,因而特來相邀。」
「既然如此,我若前去相地,信不信我?」
「信。」
「決意可以改嗎?」
「可以。」大家贊同:「既然信,當然可以改。」
我又故弄一次玄虛。
我說:「我懂文王卦,這文王卦是西伯侯『姬昌』被困在羑里城七年,將伏羲八卦變為八八六十四卦,重為三百八十四爻,內按陰陽消息之機,週天刻度之妙,變為周易。我的占卜,還能知墓中的陪葬物呢!」
章家人一聽陪葬物,莫不一驚。
長者說:
「陪葬物能占出,果是神人,我們一定信。」
章家人說:
「果能占卜得知,自然服了!」
我拾起金錢卦,向空拜請:
「八卦祖師、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五大聖賢、雲夢山鬼谷仙師……。」
把金錢一丟,就成卦。
我這八卦上合陰陽,下合九宮,有四時之形,乾坤之相,配人心義理,解風雲之氣。
在形上說:
玉質孤高長,
了無一點塵凡氣,
不可思議,
一支洞簫赴龍華。
我說:
「陪葬物是一支碧玉作的洞簫。」
這回,章家人,全張大了口,一個個說不出話來,最後掌聲如雷,人人讚不絕口。
「服了,先生高明。」
「服了,全聽先生的。」
「服了,只聽蓮生盧勝彥的一句話。」
他們章家人何以如此信服的原因是,據說「洞簫」有木作的、竹作的、金屬作的、塑膠作的,而由玉器去打造的「洞簫」絕無僅有,如今,蓮生盧勝彥一口說出玉製的洞簫是陪葬物,豈不令人大驚失色,有什麼比這個更「準」的!真是令人驚服。
我們趕赴章家墓園。
這回令我內心澎湃不已——
那曠野正是我熟悉的曠野,果然有一片小樹林,小樹林旁的茅屋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三座墓丘。
更令我驚訝的是:
老者的墳後是一棵松樹,是故自稱「古松」。
另一位年輕者,自稱「李子」,是因為其墳墓周圍有李子樹,當時李子的白花正開。
至於持「洞簫」者,我上前一看,原來自稱「胡伍」,是因為墳上結了葫蘆瓜,這一算,剛好五個葫蘆瓜,我不禁暗暗咋舌。
原來我昨夜,與老少三鬼,在墳中酌飲!
我很仔細的拿出「羅庚」,觀察「來龍」、「結穴」、「周砂」、「水神」、「坐向」。
一一分析清楚。
想當年,清真道長(了鳴和尚)訓練我,有三:
第一,見人面,即要知曉此人的過去,現在,未來。
第二,入屋,即要明白此屋的過去,現在,未來發生的一些事。
第三,見一塊地,即要明白地靈的來龍去脈,地氣的大小強弱,地氣的方向,地靈結穴的所在。
這「章家墓園」確實是好地理,有來龍(地靈甚厚),墓在結穴上,此穴結得佳妙,正是聚散之處,周圍的砂手環抱得結結實實,內明堂、外明堂均有照應,水神均佳,方向是「生旺大吉」。
確實沒有必要遷墳。
我據實以告。
他們問我:
「這麼好的地理,為何兩屆議員,均未選上?」
「若依地靈,應該選上。」
「就是沒選上,才要遷墳!」
「不干風水地理的事。」
「那是何事?」眾人問我。
「可以說嗎?」
「可以。」
我說:「是章家先祖輩,誤殺一婢,冤氣所結,所以兩屆議員,沒法選上!」
「豈有此理!」章家年輕一輩根本不知此事。
其中有一位年長者,沉吟一回,才說:「大家稍安毋躁,根據先祖輩傳下來,當年先祖遺失了貴重物品,以為是其中一位婢女所偷,便嚴刑拷打,想不到失手卻將婢女打死了。後來貴重物品尋獲,始知非婢女所偷。確實有這回事,這是祖父告訴我的,只是我不明白,蓮生盧勝彥如何知曉?」
「我也是你家祖父告訴我的。」
章家人全笑了:
「盧勝彥愛說笑!」
「真的。」我講真話。
「我們不信。」
「我們祖父還告訴你什麼?」
「冤氣已散,明年議員選舉,一定選得上。」
「你保證。」
「我打包票。」我深信塚中人語:「你祖父特別交代,千萬不要遷墳。」
他們章家人,請我到他們的祖厝,也一一幫他們神算,神算均甚靈驗而準,他們心服口服,我還算出,他們之中,有兩位會選上議員。
(後來果然應驗)
他們章家,沒有遷墳。
●
大約一星期後的一個夜晚,我又作了一個夢——
同樣的曠野,同樣的小樹林,同樣三間茅屋,同樣的洞簫聲,這回的唱詞不同:
「綠髮照魁星,平康爭看,錦繡肝腸五千卷。出逢熙運,早侍玉皇香案。禁塗楊歷遍,紆宸眷。安養老成,十年蕭散。天要中興相公健。生朝開宴,長是通宵絃管。藕花香不斷,南風遠。」
又:
「年少太平時,名園甲第。談笑雍容萬鍾貴。姚黃重綻,長對小春天氣。綺羅叢裏慣,今朝醉。台袞象賢,元樞虛位。壯歲青雲白曾致。流霞麟脯,難老洛濱風味。章公須再為,蒼生起。」
唱詞清絕。
好一個,章公須再為,蒼生起。
我到茅屋前止步。(我想到這三茅屋,即是三墳也)
老少三鬼,迎於屋外,問:
「何不入內小坐,略備謝筵!」
「不了!」我說。
老者呵呵一笑,略揮一揮長袖——
三間茅屋不見了,代之而起的竟然是,重樓寶殿,連排而起,有亭有閣,甚是華麗,每一間樓,五彩金粧,可說金璧輝煌,有許多僕婢來來往往,好像是金童對對執旛幢,玉女雙雙捧如意。
「蓮生盧勝彥,有請!」
「這太華麗了,不好!」
「太寒酸不好,太華麗不好,那這樣吧!」
老者又揮袖——
我說:「不,不,不。」
但已來不及。眼前景色又變:
眼前現出一山,頂上白雲飄蕩,崖前樹影寒,凜凜松千幹,挺挺竹幾竿,風清水潺,鳥語花香,瑤草香蘭。
老者說:
「我們就倚松靠石,小酌片時!」
這回,我無法拒絕。驚訝老者的神力。
我問老者:
「你何得如此神力?」
「蓮生,你莫吃驚,這法界原有三道,合天道者是仙,合地道者是神,合人道者是聖。我合地道,所以有些許神力,也能驗照災祥。」
「如何驗照災祥?」
老者答:「這世上,原是陰陽的妙用,也就有吉星凶星,如意和災劫互見,這原在隱躍之間也。今之世人,要信陰陽之學是不可得的,要不信陰陽之學,也同樣不可得的,這樣子,才是天地顯微之妙,如果人人知數已定,反覺人生無味,這當中要有變化才好,這才是陰陽妙用的真諦!」
「言之有理!」
老者反問我:
「蓮生,你知先天數,善演先天數,替眾生神算,可曾替自己神算?」
「請指教!」
老者嘆息:
「蓮生,你自己劫難重重,十八羅剎女下凡,你在劫難逃,有何良策?」
「我無所畏!也無所謂!」
老者勸我:「女人,陰人也,羅剎女,至陰之女子,其淫婦心最善妒,淫婦心最善恨,可以說羅剎女是最悍毒的女子,這十八位羅剎女逢迎也最會,同時也巧於遮護自己的內心,更能說謊言,隨機應變。一般人墮入其中,沒有不家破人亡的。她們下凡來對付你,一定先戀戀而不能捨,百計千方以誘惑之,其後,必毀你宗派,退你弟子的道心,這些女子,何人不可苟且,你當謹慎為之!」
「但,我已發願,不捨一個眾生!縱然是羅剎女,是至陰的女子,我亦不能捨。」
「蓮生,你難道不知羅剎女,陰之極者,惟陰之極者為極毒,她們將來反噬,均極惡極毒。你看看羅剎女,自古至今,可曾見做出一件好事來!」
「蓮華生大士語:毒蛇的口中取珠。」
「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者皆一般,最毒婦人心。」老者仍然奉勸我。
「我明白。我可避之。」
老者嘆息,作了一偈:
眾人見女人,
不知是羅剎。
你見是羅剎,
而不見女人。
你可逃之夭夭,
眾人則遭殃,
如何度眾生?
「這是我給弟子們的考驗,信我者,方是達者。」
老者不再說話。
那兩位年輕人,在一旁,聽了發笑。
一位說:
豔麗妖嬈最惑人,
暗侵肌骨喪元神;
若知此是真羅剎,
世上應多不死身。
我答:
「我蓮生,已修達無漏,金剛不壞身,不懼女色,虹光法身自顯。」
「可喜可賀。」
持洞簫者,唱一曲:
「煙霞凝瑞靄,日月吐祥光,松柏青青,與山嵐似秋水長天一色;野卉緋緋,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齊芳。彩色盤旋,盡是道德光華飛紫霧;香煙縹緲,皆從先天無極吐清芬。仙桃仙果,顆顆恍若金丹;綠楊綠柳,條條渾如玉線。時聞黃鶴鳴翱,每見青鸞翔舞。紅塵絕跡,無非是仙神聖佛來往,玉戶常關,不許那凡夫俗子閑窺。無上至尊行樂地,其中妙境少人知。」
我說:
「這是禪定境界。」
我很感激他們三位,寫一詞給他們老少三鬼,不,老少三神:
神峰秀出,漠漠雲輕,
西風特地颼颼!
覺良宵初永,伴暑微收,
乘夢相知,浮槎銀漢,
尚想風流。
笑人間一兒戲,
有什麼好說的,
瓜果堆一盤,
酒醉方休。
011 翠微宮的宴會
有一天,我穿著寬鬆的衣服,在禪定的「遊神床」安坐,正精神集中之時,進入四禪。
忽聞一陣信香,此香非凡俗的燒香,香息與俗世絕不相同,剎那之中,見一位紅袍天官,峙立在座床之前,雙手捧一書簡,奉上給我。
我打開一看,原來是翠微宮的邀請函,請我赴冥會,我一見大喜,馬上應承參加,紅袍天官見我應允,點頭而去,剎那之中,便不見了。
翠微宮,即是翠微淨土,,宴會日期正是菩薩聖誕之日,此次菩薩由專人來請,可見此宴會之隆重,此次宴會,我一定赴會,其因有三:
其一,,因緣甚深,當初我來世間度化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粉身碎骨度眾生」。所以未降裟婆,先入地獄救度幽冥眾生。
其二,,如兄如弟,,助我度化眾生,笑面鬼王藏身在我的右手大姆指之中,人人皆可見其臉。
其三,我應化為蓮生盧勝彥,發大願力,分成三身,此三身即是「阿彌陀佛」、「瑤池金母」、,三身也即是我的三本尊。
,我當然參加。
此時,我想到一個問題,我要穿什麼衣服去參加,我顯現我原來的佛性,即是「如來藏性」,光燦燦、金灼灼、圓陀陀,去參加嗎?
或是,我顯現報身,蓮花童子,頭頂五佛,身放白光,手持白蓮,腳踏白蓮?
最後,我想到不如我就是現在的樣子,個子矮矮的,圓略胖的臉,穿著一套俗世的便裝,光著腦袋瓜,一臉傻相,糊裏糊塗去了,不露本相,,是真真實實來拜壽的。
我手上還提著小蛋糕。
唱著:「生日快樂」之歌。
哈哈哈!
●
我著俗世便裝,提著小蛋糕盒,只一個人,拖拖拽拽的行走於幽冥道上。
此時不便架起五遁心法。
也不便乘雲駕光。
只好汗流浹背的趕路。
在幽冥道上,突然看見一簇人馬,擁戴一名冥官而來,此冥官坐著光彩的轎輿,有前導的輿馬,有後行護衛,有四方旗幟鮮明,由鬼役執著。
這大隊人馬,看見我一人在前踽踽而行。
喝叫:
「景郡太守至,閒人閃開!」
我急速閃於路旁。
這冥間道路才徑尺,彩轎大、馬大,我一定要讓路才行。
那盛采威猛的鬼卒從人問我:
「你這小百姓,到何地界?」
我答:「到翠微淨土,。」
從人哈哈大笑:
「如此卑微,也去拜壽!」
我伏俯,不敢抬頭。
從人說:「我們景郡太守也是去拜壽的,我告訴景郡太守,你就隨著我們大隊人馬之後吧!」
從人去告訴景郡太守,太守坐彩輿,捲起窗簾,看了我一眼,眉頭皺了一下,那冥官,華服貴官,躊躇一下,沒說話,最後才答應了。
我跟在車隊之後。
車停,我停,車進,我進。
中間休息,我雜在鬼卒之中,混一口飯吃。鬼卒把剩菜剩飯倒給我吃,我吃得不亦樂乎!
終於到了翠微淨土。
此淨土雖然在冥間地府,但其實也是功德所變化,正是:
境出蓮花清淨台,
;
玲瓏光照超凡俗,
瓔珞明珠絕塵埃。
這翠微淨土,人來人往,全是七香車,果然華麗,瑤池紫府也不過如此,玉闕珠樓也是如此而已,全是白玉砌成,瑪瑙粧成,樓閣重重,亭台疊疊。虛空中幾樣明珠,夜放光華,空中照耀。
●
到了「崇聖寶殿」,宴席就設在這裡。
執門官一一按名冊對名而入座。
冥官均有文書。
喊到「景郡太守」,「景郡太守」與從人列隊而入,太守本身列名席次,從人皆入旁席。
執門官突然看見我:
「咦!凡夫俗子!」
(此時我掩去三光,佛光、金光、靈光,俗不可耐)
執門官問:
「這位是何人,也是景郡太守的從人嗎?怎是如此服飾,呆呆笨笨的模樣!」
景郡太守答:「這位是半路上,跟隨我們來拜壽的,不是我的屬下。」太守趕緊撇清。
執門官問我:「你這凡夫,可有文書?」
「什麼文書?」我不懂。
「你是城隍,有城隍文書,是土地,有土地文書,若什麼都不是,也應該有邀請函。」
我翻了翻口袋,一切無有。
「哼!這翠微淨土,竟然有凡夫俗子到此,人間矇飯吃的傢伙,竟然吃到陰間地府來了,。
我囁嚅的說:「我是來賀壽的。」
我提了提小蛋糕盒,揚了一揚。
「去,金甲神把他捉了,丟出去!」
眾冥官,哈哈大笑!
議論紛紛——
「那裡來的土包子!」
「那算什麼賀壽禮物!居然是蛋糕。」
「陽世流行矇飯吃,喜喪壽旦都出現這等人物,想不到咱們冥間也開始流行!」
……………。
我被金甲神捉住,像老鷹捉小雞一樣,掙扎不得。
眼看快被丟出去了。
:
「嗡。哈哈哈。微。三摩耶。梭哈。」
。
虛空中一聲雷響——
眾神震懾。
:
「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大白蓮花童子化身,盧勝彥密行尊者光駕,我當來迎接。」
,一階一階而下,攜我之手,再一階一階往上而昇。
眾冥官大駭。
這崇聖寶殿內的壽筵,共分三十七席,,是第一席。
下分三層,每層共十二席,計三十六席。
上層十二席,東嶽大帝、西嶽大帝、南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月宮五帝、青、黃、赤、白、黑等諸大帝。
中層十二席,十殿冥王,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森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等冥王。
下層十二席,景郡太守及諸郡太守。四大洲、八小洲。共有十二位郡太守。
旁席無數,冥吏大小官吏,均列旁席,城隍、土地均在旁席而坐。
我從上觀之,有戴通天冠者,有戴魚尾冠者,有九揚巾者,有一字巾者,有頭陀者,有仙子、仙姬者,有童男、童女者,有鬼卒將軍者等等。……
,共列第一席。
眾冥官大驚,不知我者,均很奇怪,尤其景邵太守在下層席次與旁席的執門官,汗涔涔而下。
景郡太守與執門官,出列,俯伏:
「吾等無知。」
:
「不知無罪,回席去罷!」
景郡太守與執門官回席。
眾冥官愣然。
:
「今日壽旦,我與蓮生活佛盧勝彥,共列一席,眾等愣然,我知眾等疑念,特為解說。」
眾答:
「願菩薩解說!」
:
「蓮生活佛盧勝彥,其三本尊即是阿彌陀佛、瑤池金母、。其本來淵源來自大日如來,佛眼佛母,阿彌陀佛,蓮花童子,蓮生活佛。今依其本誓,,阿彌陀佛的口,瑤池金母的意,身口意的變化身,這是三身合一的應化。」
眾冥官點頭。
:
「但觀娑婆,蓮生活佛盧勝彥,混同塵世,上不巴結王公貴卿,完全避樊籠而隱其蹤跡。外相俗世凡夫,但樂林泉而修真行,完全絕名絕利,隱其佛光而忘辱忘榮。受人譭謗,亦高歌鼓掌,舞蹈而眠光。他但笑奢華濁富,只樂自在清貧,在娑婆世界,無一毫之罣礙,也無半點的牽纏。」
又說:
「蓮生活佛盧勝彥,暗中濟人淑世,判凶斷吉明通爻卜,定禍福密察度人,救人於死難,濟病於脫苦,畫符起死而回生,作法術濟人出厄,這是安人而利物。」
又說:
「說佛法三十年,揚釋迦之正教,參玄論道究古談今,奪天地之正氣,採日月之精英,運氣、脈、明點,若恍若惚如杳如冥。」
又說:
「蓮生活佛盧勝彥,
修仙之心堅而秀;
道法已達最聖靈,
佛光遊歷三界雲。」
:
「隨緣隨分出塵林,
似水如雲一片心;
閒來一坐遊神床,
莫怪壽旦禮太輕。」
。
這裏有一個小問題,眾冥官不解,三十七席次,,如今卻只有一席,,如何坐?
:「不難。」
我也笑了:「不難。」
我向眾冥官打一稽首,大袖飄風,整個人縮成一個光點,。
。
。
二者是一。
一是二者。
無分無別。
。
012 幽冥詩箋
‧的話‧
釋迦常常說無常
我們經常要想一想
確實世間最苦唯聚散
細思之
生離死別果然慘
天下真的無不散
宴席露玄機
也許才初會
才覺有緣
想不到驚鴻去雲遠
的話
以花為喻
教我們看看春殘
青青草
迷漫路陌
此懷又何處消遣
只這無常
還這無常
‧化灰記‧
我手一按電鈕
汝將化為灰
從此
重見無期
煙起夢魂已飛
雖然我能通靈
但無實質
關懷只在虛空處
多少感應
唯有天知
是我將汝化為灰
只願當時
許多煩惱
一併消除
是我將汝化為灰
離思牽縈
不如休去
速往佛國天上行
‧超度‧
問汝來自何處
答言千疊雲山霧
我坐中座
奉佛召請
浩浩蕩蕩
香煙迷漫如水路
超度
經聲未唱祈來臨
九幽地下客
齊來做客人
一封馳詔旨
老僧作法務
今夜風光無限好
欲教四生出苦輪
這世我度汝
他世汝度我
雲水光中修法事
轉頭回顧
朦朧今古都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