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同业动态 >一生必去一次的杭州,带你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一生必去一次的杭州,带你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2022-07-21 02:34:50


柳浪闻莺 吴志厂绘 20世纪20年代

时光清浅,许岁月安然


如今的杭城,活在现代却自带古风,留存的遗韵总能在一个回眸,一个转角间勾走你的视线。兜兜转转里的旧时光,就在这里等你……


三潭印月 果禅绘 20世纪20年代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已有2200多年历史。正是其间的起起伏伏,兴盛荣衰,才铸就了现今的“四季美人”——杭城。


柳洲亭 明·孙枝

收藏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而这钱唐,便是杭州,当时连西湖都尚未形成。


雷峰夕照 清·董诰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杭州”之名是在隋王朝第一次出现。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了大运河的起讫点。


柳浪闻莺  清·董诰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杭州第一次繁荣五代十国时期“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这样描述。


杭州的再度繁荣在南宋,杭州城垣大事扩展,分为内城和外城。皇城之内,殿、堂、楼、阁……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


杭州的第三次繁荣在近现代,虽然在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但在获得重生后,现代技术的发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雷峰夕照 吴志厂绘20世纪20年代


2017年,在浙江各市的GDP排名中,杭州当仁不让地排在了第一。而2018年的她,正在以更矫健的步伐前行着。


柳欢花笑贵宾来 刘野平、刘恒全作 1962年


不知你是否听过老底子杭州的这句谚语,“十门三关一口井,三山六岭九条街”。时间可能冲淡了她们存在的痕迹,但用心找找,总会有的。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古打铁关


北关、大关、打铁关,现在却只见打铁关的身影。



大井巷,是杭州城南吴山北麓一条古老的巷,东起鼓楼湾,止于河坊街与后市街对望。顾名思义,因巷内有五眼大井而得名。


19世纪90年代的地图


关于“三山”,说法不太一致,有说狗儿山,猪儿山,黄姑山的。也有说狗儿山,螺狮山,猫儿山的……说法颇多,但共同点大概就是这三山如今都已经不存在了。


六岭,解放路解放桥西侧附近的“金鸡岭”,上仓桥附近的“彩霞岭”(又称“草鞋岭”),杭城闸口与钱塘江大桥之间的“白塔岭”,现杭州日报社和浙江日报社附近一带的“群仙岭”,吴山北山脚处的“骆驼岭”和“紫坊岭”,这几处虽称岭,但又不见岭。因此知道的人也少了。


马市街


马市街、羊市街、麒麟街、青龙街、猴市街(又称“后市街”)、凤凰街、元宝街、屏风街、琵琶街,目前这些街大都尚在。但称其中后四条街为四只脚动物,就是古人的幽默所致了。


元宝街


因凤凰为雌凰雄凤配对,正巧是四只脚;元宝(银锭)底面一般为凹形,犹如一只站立的四脚动物;单面屏风靠两只脚无法竖立,只有一对屏风四只脚才能竖起来;琵琶的上方颈端处左右各有一对琴纽,杭城人习惯称纽为“角”,“角”与“脚”为谐音,故琵琶有四只”脚“而取代之。



走过老底子杭州,踌躇在杭城最美的两条路上,北山街与南山路,沉溺在民国韵味的浪漫里,恍惚中,才子佳人迎面走来,雕栏画栋间,道不尽的美丽与哀愁。



杭城的小巷,温润中带着暖意。撑着油纸伞,于那淅淅沥沥的雨巷中,邂逅一位丁香姑娘。



御街二十三坊、皮市巷、蔡官巷……这些充满杭州味道的小巷都是值得流连的地方。洗衣、做饭、叫卖,市井的生活百态都在这里。在一个散淡的午后或者黄昏,慢慢踱步于此,做一回慢旅人。



桥西直街上,“晓风书屋”、“南派三书”两家书店并排着,门前一片春意盎然,进了屋就是满满的书香味,随手拿下一本,便可以度过半天时光。



南宋御街一条让“老底子”杭州人再熟悉不过的街道。一想起她,脑海中就浮现出旧时的市井百态和生活杂陈,从辉煌到堕落,直到今天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当代建筑师王澍在接到整改任务的时候曾一度十分头疼,这是一个承载着几百年历史的老街,街上的一砖一瓦都有着不凡的意义。后来,他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提出了原地改造的计划,才有了今天的南宋御街。



河坊街和南宋御街的交叉口,有四幢风格独特的建筑,老杭州人管它们叫“四拐角”有意思的是,它们大多是“表面文章”,外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风东渐的近代建筑,里面却带有浓浓的中国风。



孔凤春、宓大昌烟店、张允升百货店,这几个杭州老字号店铺的旧址都在“四拐角”。而目前仍在原址经营的就只有西北角的万隆火腿店了。


来到杭城,怎能放过美味佳肴?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现今的杭州菜肴南北口味交融,讲究"二轻一清",即轻油、轻浆与清淡。



在春暖花开的天气,坐在路边热热闹闹地吃一碗片儿川,最是快意不过。



酸酸甜甜的西湖醋鱼,让人一筷子就停不下来。



龙井虾仁,Q弹爽口。



色泽红亮,味醇汁浓的东坡肉,忍不住立刻尝上一口。


此时的杭城,恰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光方好,总要去亲眼看看杭州!

杭州旅游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杭州历史建筑,侵删



“小安心”安全防范提醒